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照在嶽凡身上。
這是一間不大的靜室,陳設十分簡單,幾上放置著一隻造型古樸的香爐,裏麵青煙嫋嫋,散發出一股淡淡清香味。這是“龍涎香”的香味,此香有安神靜慮之功,價格又不算太貴,幾乎有條件的修士都會在打坐時點上這麼一爐香,以更快收攝心神、進入修煉狀態。
嶽凡雙眼微閉,正在打坐練功。他盤坐在一張以白玉製成、較一般蒲團大一圈的蒲團之上,邊緣成五芒星狀還有五個孔洞,裏麵鑲嵌著靈石,冒出耀眼藍光。
嶽凡身周數丈靈氣明顯濃鬱許多,吐納間時見七彩光芒流轉,但一閃即逝。這是修煉《無相篇》到了一定境界才有之異象,象征著五行本源之力,但這隻是剛入門而已,所以光芒時有時無。據《心經》記載,當將法力凝煉到如匹練般的七彩霞光,《無相篇》才算小成,而當法力又由七彩轉為無色,是為有相轉無相,如此才算大成。
大約一個時辰嶽凡方功行圓滿,此時蒲團上藍光已經黯淡近乎白色,從孔洞中取出靈石,輕輕一捏便化為飛灰。
靈石是修真界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礦石,按蘊含能量的飽和度和其它礦物雜質的多少,可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靈石隻占總量的百分之一不到,中品百分之十左右,其餘全是下品。上品靈石能量飽和度高而雜質少,修士可直接吸取其中能量用以修煉,中下在吸取能量的同時雜質亦流入體內,長久下來會在體內積累礦毒,對修行有害無益。
為了利用占絕大多數的中下品靈石,修真界想到了種種變通之法,比如嶽凡這張蒲團內嵌“小聚靈法陣”,能將靈石內蘊含的能量轉化成氣態,也就是所謂的靈氣,為最常見的修煉輔助法器之一。這種法器的缺點是靈氣容易散逸,所以效果最好的還是服丹,經過精煉的靈丹藥效強又剔除了所有雜質,但價格極為昂貴,卻不是嶽凡能負擔得起的。
即便如此嶽凡也大是肉疼,當初買這玩意還覺得不怎麼貴,誰知原來消耗才是大頭,短短三個月此物竟已生生吃掉他四百靈石!更蛋疼的是哪怕室內靈氣之濃鬱已幾不下於三清峰山腳,而且還有蓮胎藥力加持,修煉進度仍如蝸牛爬似的,一年多了才堪堪突破練氣八層,這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練成《無相篇》?
嶽凡起身來到小院中,隻見他一舉手,雙掌竟冒出熊熊火光。接著左掌隔空一按,一團火雲噴湧而出,再右掌橫切,又一道弧形火光斜劈向前方。這是《炎龍訣》上記載的一門小神通,名為“火雲掌”。這是一套攻擊極為淩厲的掌法,其精妙處在於可以左右開弓施展各種火術,一旦將敵人困在火圈,其後攻勢將一波連著一波,直到將敵人燒成灰燼為止。
嶽凡將“火雲掌”從頭到尾演練了一遍,然後身形連展,其快有如鬼魅,同時掌中連發火球、火雲、火刀等各種火術。這是將“火雲掌”和“小挪移術”結合在一起,因法力耗費巨大,所以隻練習了片刻。之後他又練了一會“風刃術”、“土牆術”、“冰箭術”,因是為了配合參悟製符術而修煉,所以隻是淺嚐輒止。
相比功力增長緩慢,道術修行則進步快多了,但嶽凡毫無欣喜之色,因為他明白自己遇到了瓶頸。不錯,鶴仙所授《火龍訣》和《乾坤真火訣》的確是火係上乘法訣,練到出神入化即便沒有法寶也不懼任何修士,但那會是很久以後的事了。僅以現在而論,“火雲掌”精妙有餘,威力其實不夠看,若敵人有一件上好防禦法器,那就束手無策了。所以這門神通在爭鬥中還難堪大用,真正有用的是《小挪移訣》,但也隻堪堪能自保而已。
這也是所有散修的尷尬,那就是所學駁雜不全,故弱點重重。而名門高弟就不一樣了,以嶽凡所知,紫陽宗弟子從一入門就兼修多種神通,比如火修攻強守弱,那就一般會兼修風係或土係神通,防禦法器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此攻守兩端比同階散修何止強了一籌,若遇上這些天之驕子,嶽凡自知實難與他們一戰。
但嶽凡即便心中不甘,要想趕上他們卻不容易,其一上乘風、土二係法訣難求,城內罕有人願意傳授,有那也是天價。其二就是法器了,修真界將法器也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攻擊性的下品法器銳利相當於凡間神兵利器,起價至少一千靈石;中品在法力灌注下稍有增益,則要兩千靈石以上;上品則大有增益,那就要五六千靈石了。而防禦法器價格又是攻擊法器的一倍,一件上好防禦法器起碼要上萬靈石,他又如何買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