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嶽家村(1 / 2)

大盛國雲州府境內,有一座名山,此山並不甚高,然景色秀美,尤其當春夏之交,漫山遍野野花盛放,處處姹紫嫣紅,令人如步入畫屏之中,故得名“畫屏山”。大盛舉國上下敬慕玄門,曆年來又在山上興建了無數大大小小的道場,故山上一年四季遊人信眾絡繹於途,為大盛最著名的勝地之一。

在後山一處山坳有一個村落,從高處看可見此村並不大,大概隻有百來戶人家,但格局卻異常規整,明顯是高人所設計。時當初夏,隻見村中綠蔭下屋舍連雲,各色奇花異卉點綴其間,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偶有迷路遊人從此經過,見此氣度無不以為是世家大族的山間別院,所以無人敢貿然進村打擾。

此村名叫嶽家村,村民自大多姓嶽,祖上據說是為躲避戰亂來到此間,何時遷來已不可考。但嶽氏並不是什麼名門大姓,就在二十年前村民還以務農為生,兼做打獵采藥等副業,不過此後境況是蒸蒸日上,蓋因村裏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此人姓嶽名世泰,小時候那是頑劣不堪,整日裏偷雞摸狗,實在是不成器之極。到了十六歲那年,許是在村裏呆不下去了,嶽世泰忽然離開了嶽家村,這一走就是十五年杳無音信。

村民都以為嶽世泰死在了外麵,誰料二十年前他又突然回來,在回村的第一天,他就每家每戶拜訪,並邀村民次日清早到村口大槐樹下,說是有事宣布,但什麼事又不說。當時正是農閑,村民左右無事,倒有大半到場。

村口那大槐樹粗有十圍,高十丈有餘,底下有一塊一人多高的大青石。嶽世泰閉目盤坐石上,有先來的村民問他究竟何事,他卻充耳不聞,好似睡過去了一般。村民見他行止怪異,倒也不敢靠近,到人差不多到齊,忽然隻見他眼一睜,那目光竟好有一股莫名魔力,村民們目光與之一接隻覺心一緊,情不自禁紛紛後退。

等村民們回過神來,才發現圍繞著嶽世泰的人群已空開一大圈,當時無不駭然。嶽世泰仍二話不說,一舉手從大青石邊緣生生抓下手掌大的一塊,雙手一撮,石塊便化為齏粉,從他指間飄灑落下。這還沒完,接著隻見他足尖輕輕一點,再看人已站在大槐樹頂上,看的村民們目瞪口呆。

村民都知此種山中青石質地極為堅硬,刀砍斧斫連條痕跡都難留下,要以手掌將之生生碾成細粉,這需要何等神力!至於一躍而上十多丈高的樹頂,那也絕非凡人所能做到——山村消息再閉塞,也多多少少聽過仙家傳聞,當年這人憎鬼厭的浪蕩子,這十五年居然不知走了什麼****運拜在了仙家門下,學了一身仙術回來了!

村民當時一片嘩然,紛紛問嶽世泰這身仙術從何學來。嶽世泰與少年時卻仿佛換了個人似的,謙遜的簡直不像話,微笑說這不過微末小技,根本不算真正的仙術。至於從何處學來,更是不便明言。接著嶽世泰不待眾村民追問,直言我這次回來是歸隱,有生之年再無出山之日。想我少時頑劣,多蒙各位叔伯照顧,在外時就久有回報鄉梓之意。但我也沒別的能耐,無非是在外多年學了一些微末小技,若各位不棄,可將家中六歲以上、十六歲以下子弟送來我處,我必傾囊相授。但事先聲明,微末小技就是微末小技,絕非什麼仙術,還請諸位切勿以訛傳訛雲雲。

嶽世泰雖一再說自己所會的隻是“微末小技”,但對沒什麼見識的嶽家村人來說,這已經是他們平生未見的神術了,自家孩兒就是學到一點“微末”的“微末”,那就是天大的好處了。此後村中適齡少年盡集中於嶽世泰定的教授地點——嶽氏祠堂,每天習文練武,無一日或綴。

嶽世泰離村前鬥大的字都不認識幾個,可是現在不僅武藝高強,就連學問也極為淵博,其中對道家典籍又尤為精通,受他熏陶村中少年個個都至少初通玄理。大盛朝野都極愛談玄論道,而且還常常公開辯論,如山下畫屏鎮每月初一都有一場“論道大會”,勝者還有獎勵,說來無非是些土財主附庸風雅罷了。有時候村中少年到鎮裏辦事,見到這種場合難免見獵心喜辯上幾句,鎮裏那些個士紳懂些膚淺玄理就不錯了,居然讓他們屢屢獲勝。因畫屏山來往遊人信眾眾多,所以短短幾年就連府城裏的士紳都知道嶽家村即便是三歲兒童都是談玄好手,嶽家村算是名聲在外了。

到了嶽世泰回村的第四年,一日朝廷天使忽然駕臨這偏僻山村,聖旨封嶽世泰為三品雲騎將軍,即日啟程進京麵聖。誰料嶽世泰竟一口回絕,表示自己無意仕途,隻想在家鄉授徒為業。村民見他居然拒接聖旨,當時都捏了一把汗,天使卻一點也不惱,取出另一封聖旨,這封內容大意是為表示皇家對仙門之敬仰,特授嶽世泰“興國縣子”爵位,免嶽家村一切賦稅,並給予嶽氏子弟三個進入國子監名額雲雲。嶽世泰這才接下聖旨,天使又賞賜了一大堆錢物,然後返京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