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瑞鷓鴣(江頭日日打頭風)(1 / 1)

乙醜奉祠,舟次餘幹賦

江頭日日打頭風,憔悴歸來邴曼容。鄭賈正應求死鼠,葉公豈是好真龍?孰居無事陪犀首?未辦求封遇萬鬆?卻笑千年曹孟德,夢中相對也龍鍾。

【注釋】

這仍然是開禧元年秋奉祠西歸所作,不過,行程已近尾聲,是在江行抵達餘幹時的詞作。餘幹縣屬江東路饒州,在州東一百六十裏。打頭風,即逆風,頂風。漢代邴曼容,養誌自修,為官不肯過六百石,輒自免去。所謂六百石,漢代中級官吏包括人口過萬的縣令俸祿皆六百石,佩銅印。鄭人稱玉未理者璞,周人稱鼠未臘者璞。周人問鄭人是否買璞,出其璞視之,乃鼠。因謂眩於名不知其實的人叫鄭賈。此句自責未能識別開禧間主張北伐者並非真的要恢複中原的本來麵目。葉公子高好龍,龍聞而下之。葉公見後,落魄逃走。此言韓侂胄如葉公之好龍,僅用來標榜而已,此作者自傷其開禧間的際遇。犀首即魏國的公孫衍,為魏相。因無所事事,好飲。孰居句,言誰能陪閑居無事的犀首飲酒?自說不肯像無聊文人、閑客那樣去趨奉韓侂胄。

未辦,不能,未嚐。萬鬆指宋長萬、張伯鬆。宋長萬有勇力,因宋閔公辱他為魯囚,遂搏殺宋閔公。仇牧遇長萬於宮門,叱之,亦被長萬搏殺。張竦在王莽專權期間,因其從兄張紹與漢宗室劉崇謀反,夥同劉崇之父劉嘉上奏,欲掘劉氏家族宮室,彙成汙水塘。王莽大悅,封竦與劉嘉為侯。長安流傳民謠:“欲求封,過張伯鬆。力戰鬥,不如巧為奏。”張竦字伯鬆。這兩句是自辯,其晚年既不能靖君難而立功,也不曾媚權臣而求封。孟德,曹操的字。曹操雖有“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的詩句,然而在夢中相見,卻已老態龍鍾了。雖暮年壯心,無奈已老。是自傷自嘲的話。

【評析】

作者自鎮江歸來,將至鉛山,乃作詞一吐懷抱。詞中將開禧間的韓侂胄比為篡漢的王莽,譴責之語極為嚴峻。作者總結晚年再出的是非,表示自己除了恢複失地的大目標外,決不肯為了求取功名而諂媚韓侂胄等當權者。顯然,作者預料群小必對自己晚年的出處肆加汙蔑,故六用典故,或寄托或自擬,或借以嘲諷,從而劃清了與韓侂胄一黨的界限,此是其晚年詞中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