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遇樂(千古江山)(1 / 1)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注釋】

此詞作於開禧元年(1205)春。據詞中“神鴉社鼓”句,知此詞當作於是年二月春社期間。時作者知鎮江府。孫權於建安十三年(208)自吳徙治丹徒,號京城,在京口開基創業。漢末,曹操以英雄自詡,又稱劉備為英雄,又讚歎生子當如孫仲謀。仲謀,孫權字。舞榭歌台等三國人物的風流遺跡,都已被曆史的風雨吹打淨盡。尋常巷陌,平常小巷街道。寄奴,宋武帝劉裕小字。劉裕故宅在城南丹徒宮。劉裕於東晉義熙五年(409)、十二年兩次率師北伐,先後攻破鮮卑南燕慕容超、後秦姚泓。金戈鐵馬,極寫軍容的雄壯。氣吞萬裏如虎,寫其氣勢如虎,可吞並萬裏之外的敵人。元嘉,宋武帝子文帝劉義隆年號,共三十年。元嘉草率從事北伐以致失敗,指元嘉七年(430)十一月,命征南將軍檀道濟北伐,敗於滑台。草草,草率從事。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漠北,漢霍去病出塞外二千餘裏,與匈奴左賢王接戰,左賢王敗遁,乃封狼居胥山而還。封,祭天的儀式。劉義隆於北伐前曾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其第一次北伐時,因滑台陷落,又曾作詩,有“惆悵懼遷逝,北顧涕交流”句,“贏得倉皇北顧”指此。此三句所指,是作者自紹興三十二年正月奉表南歸,至開禧元年春,為時正四十三年。當年正值金帝完顏亮南侵兵敗,身殞揚州,金軍相繼北歸。作者一行人自楚州南下,經揚州到建康府行宮,朝見自行在前來視師的宋高宗。烽火揚州路,蓋四十三年之後追憶的紀實語。可堪,怎堪。佛狸,後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佛狸祠在真州瓜步。元嘉二十八年,因王玄謨北伐失敗,後魏大舉渡河,十二月,拓跋燾兵進瓜步,欲自此渡江。南宋時,瓜步山絕頂尚有元魏太武廟。神鴉,社日祭祀引來覓食的烏鴉。社鼓,每年立春立秋之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社鼓謂祭神的鼓聲。憑誰,由誰。趙國良將廉頗,晚年住在大梁,趙王思複用廉頗,派使者視廉頗是否可用,廉頗之仇人郭開賄賂使者,讓他詆毀廉頗。趙使回報說:“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評析】

作者平生誌在率兵以平中原,及至晚年,以六十五歲高齡,登樓懷古,猶欲效少年英雄孫權、劉裕,北拒強敵,長驅入洛。上片“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語極雄壯,令人神往。下片以劉義隆草草北伐以致慘敗,警示當時急欲北伐的韓侂胄。其後,回顧南歸四十三年間往事及現實,從烽火揚州路到神鴉社鼓,指出南宋尚未有戰勝金國的準備,心情沉重。結句以廉頗能飯的詰問收尾,極寫烈士不老,雄心猶在。可以說,作者一生事業,盡數包括在此詞中,此當是稼軒詞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