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華爾街金融領主——摩根財團(5)(3 / 3)

j·p·摩根的這次行動挽救了美國財政部,同時也擴大了其在美國政界的影響。後來,作為對摩根的回報,克利夫蘭政府甚至派兵去伊利諾斯州,血腥鎮壓了摩根財團所屬的普爾曼車輛公司工人的罷工鬥爭,製造了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因鎮壓罷工導致的大規模流血慘案。

3,拯救華爾街

黃金危機的解決讓人們看到了處於權力頂峰的摩根的力量,同樣,當1907年華爾街發生崩盤危機時,人們再次大開眼界:已經71歲的摩根憑借自己對金融業爐火純青的操作和控製,幾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這場崩盤式的危機。

當時,美國經濟快速發展,銀行的貸款規模擴張得飛快,華爾街的各種投機生意也是空前繁榮。當時由於金融規範和管理製度的缺失,使得政府部門無法有效監管銀行貸款的質量、信貸規模和公司報告的誠實性,在這種背景下,銀行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的風險逐漸累積,泡沫化十分嚴重,而人們在歡呼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卻忽視了隱藏著的暗流。

1907年秋天,紐約華爾街金融市場上終於爆發了一場大風暴。

引發這場危機的投機者是商務信托公司的奧古斯塔斯·海因茨和他的同夥查爾斯·莫爾斯以及e·r·托馬斯。1907年10月,他們在聯合銅業公司股票上的投機失敗,結果引發了擠兌。當時,美國落後的銀行體係就像旱季叢林中的一堆幹柴,一旦發生擠兌,就會引發“火災”。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恐慌情緒開始蔓延,很多卷入這一事件的銀行和信托公司都出現了危機,公司高層們被迫辭職,人們開始紛紛從信托公司提出存款,擠兌潮隨之出現,危機全麵爆發了。

這場危機的傳播速度之快、破壞力之強超過了人們的預期,許多信托公司已接近破產,紐約市的不少銀行也發生了擠兌,而且恐慌還蔓延到了股票交易所,金融機構回收貸款使股票市場的現金回流受阻,企業貸款的利率一度達到了100%,股票交易所已麵臨關閉的困境。

到了這種境地,除了j·p·摩根之外已經沒有其他人能夠控製住局勢了,於是他又被請了出來。危機發生時,摩根正在歐洲,當他登陸美國時沒想到副國務卿兼財長布魯斯·科特已在碼頭接他,並交給了他一個信封。摩根回到辦公室後打開信封,發現是國庫的鑰匙,當時國庫僅存兩千五百餘萬美元。這時,窗外的大街上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在唱歌,歌名是《國王回來了》,歌詞的最後兩句是:“國王回來了,國王回來了,他就是j·p·摩根!”一個平民金融家在有生之年享有如此盛譽,可謂空前絕後。

事實上,摩根銀行在這場風波中並沒有多大危險,因為他的銀行沒有超額負債,但是,這場危機畢竟是國家危機的蔓延,恐慌會導致證券市場的崩盤,進一步說,如果美國銀行體係崩潰,摩根財團最終也逃脫不了厄運。因此,皮爾龐特準備全力以赴去解決這場危機。

首先,摩根在他的書房裏成立了一個以他為首的指導委員會,成員包括花旗銀行總裁詹姆斯·斯蒂爾曼以及第一國家銀行總裁喬治·貝克,由後來成為聯邦儲備銀行第一任行長的本傑明·斯特朗擔任委員會的秘書。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摩根和他的委員會異常忙碌,雖然年事已高,但摩根仍然每天堅持工作到深夜。他們召集那些信托公司、經紀公司以及清算銀行的高層管理人員,幫助他們籌集運轉所需的大量資金,借以有效支持當時已經非常脆弱的信用體係,恢複市場信心。在這一過程中,沒有人敢拒絕j·p·摩根的召喚或者就他所分到的任務與摩根爭論,這位華爾街的“朱庇特”是當之無愧的主角,而財政部長扮演的隻不過是一個配角,甚至連英格蘭銀行和法蘭西銀行在這場戲中扮演的也都是些小角色,

摩根以專製手段聯合紐約銀行家攜手拯救華爾街的事跡不僅贏得了美國人民的敬佩和愛戴,也贏得了整個歐洲的尊敬,在摩根的積極運作下,歐洲的銀行家們也加入了拯救華爾街的行列,上千萬美元的黃金開始從歐洲運往紐約。

1907年11月6日,在摩根的多方努力下,華爾街股市終於開始上揚,並呈現了良好的發展趨勢。同一天,第一批價值700萬美元的黃金也已經運抵紐約,使資金短缺的局麵進一步緩和,危機開始逐漸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