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華爾街金融領主——摩根財團(2)(2 / 3)

這一時期摩根家族的事業已基本走上了穩定發展的階段。到南北戰爭結束時,皮爾龐特已經從企業界的一名新秀成長為華爾街銀行家的一員。而作為皮爾龐特堅強後盾的父親也在事業上達到了頂峰。1864年喬治·皮鮑狄從他的銀行退休,而皮鮑狄沒有子嗣,於是公司就留給了j·s·摩根,並改名為j·s·摩根公司。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侖三世被俘。成立於法國西部波爾多的臨時政府首腦梯也爾派密使會見j·s·摩根,希望他答應承銷約合5000萬美金的政府公債,以幫助臨時政府鎮壓巴黎公社起義並使法國從這次戰敗中複興。j·s·摩根欣然答應,同時希望能把這5000萬美元的一半在美國消化掉。2500萬不是一個小數目,父親建議集合華爾街的所有大金融公司,成立辛迪加(企業聯合),皮爾龐特也是第一次聽到“企業聯合”這個名詞,這確確實實是一個大膽而創新的構想。皮爾龐特雖然年紀輕經,卻也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他很快成立了“聯合募購組織”,並成功的消化了這筆巨額的法國國債。

1871年,皮爾龐特與更具實力的銀行家德雷克歇合作成立了德雷克歇·摩根商行。1878年,在父親的支持下,皮爾龐特和德雷克歇通過組建企業聯盟,成功承購了美國財政部5000萬美元的國債。18由於承銷法、美兩國的這兩批國債,j·s·摩根一躍成為倫敦金融界巨子,皮爾龐特在華爾街也是聲名鵲起,摩根父子盡人皆知。

總之,到19世紀70年代,而立之年的皮爾龐特已經功成名就。在雲集華爾街的金融巨頭中,皮爾龐特的目標是要戰勝所有的對手,成為華爾街的主宰。事實上,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他早已把目光瞄準了正在迅速興起的鐵路事業。

(第二節)稱霸美國鐵路業

1,華爾街的鐵路熱

美國的鐵路熱要比英國晚大約30年。進入19世紀50年代,美國鐵路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尤其是內戰期間,商業上的繁榮加上西部淘金潮的湧現,使交通運輸的發展到了狂熱的程度,美國鐵路總裏程從1830年的73英裏增加到了1850年的8879英裏!南北戰爭以後,國會又給予許多鐵路公司大量的公共土地,並賦予他們修建鐵路的權利。經濟的客觀需要和政府的支持使得鐵路成為美國19世紀60年代最重要的投資,美國每一家大銀行都在考慮如何為鐵路公司融資,而華爾街的興趣也完全轉向了鐵路投機方麵。

銀行家為鐵路融資這種模式是美國鐵路史上的重要一頁,但此時皮爾龐特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鐵路業將對他事業產生的影響,也沒有意識到他將在鐵路業中發揮巨大作用。盡管他已經注意到鐵路股票的買賣可以為經紀人提供許多發財的機會,他的商行也從買賣鐵路股票中獲利不少,但是為了安全起見,皮爾龐特還是盡力抵製鐵路股票的誘惑,而寧願去做外彙交易。

對皮爾龐特而言,南北戰爭結束後,尤其是當幾家大的鐵路公司開始聯合時,鐵路在他心目中才開始變得重要起來。

19世紀60年代末,發生了著名的“伊利鐵路爭奪戰”,事件所圍繞的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鐵路和公司之一——伊利鐵路公司的股權爭奪。主要參與方一個是在華爾街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傑伊·古爾德,另一個則是實力強大的而且在金融市場上有著多年經驗的老手範德比爾特。雖然範德比爾特在整個過程中實施了足夠的報複性破壞活動,致使伊利鐵路在古爾德接手的時候已經成了一件“破損的貨物”,但最終的勝利者是古爾德。

由於當時的金融市場還不完善,古爾德通過一係列的投機行為瘋狂的破壞競爭對手安逸的經營方式,最終獲得了伊利鐵路的控製權,古爾德在後來的實踐中多次運用了這種投機策略,而且屢試不爽。這件事對後來的鐵路運營和投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成為19世紀最後25年裏美國鐵路經營的一個典型特征。

盡管皮爾龐特還沒有插手鐵路業,但他還是密切關注著這段時間發生的一係列事件,並敏銳的觀察到了鐵路投機的巨大商機和利潤,開始蠢蠢欲動,等待著進入的時機……

2,薩斯科哈那鐵路之戰

在伊利鐵路爭奪戰中,傑伊·古爾德大獲全勝。取得了伊利鐵路的控製權後,古爾德又看中了另一條鐵路線:薩斯科哈那鐵路,並打算吞並它。於是,又一場鐵路大戰拉開了帷幕。華爾街再次成為戰場,一方是傑伊·古爾德和他的惡棍幫手菲斯克,另一方則是以凡德畢爾特為後台老板的原鐵路公司總裁拉姆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