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融寡頭之首——洛克菲勒財團(5)(1 / 3)

這場風波最終還是被聯邦軍隊平息下去了。然而,賓州鐵路公司卻遭到了慘重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公司股票在交易所裏也是一落千丈。

走投無路的賓州鐵路公司最終隻有向洛克菲勒求和,並全麵停止了煉油業務。為了融通資金,斯科特還將一大筆資產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了標準石油公司,其中包括洛克菲勒一直想得到的煉油廠、儲油罐、輸油管線以及裝貨碼頭等。

洛克菲勒成了這場戰爭的大贏家,從此之後他便牢牢的控製了美國的三大鐵路網,同時,匹茲堡的石油界也徹底落入了洛克菲勒手中。洛克菲勒接收了斯科特在新澤西建造的大型儲油槽之後,便把新澤西作為進出口的橋頭堡,用以開展世界性的經營活動。

而斯科特,最終也被洛克菲勒收入到了自己旗下,成為標準石油公司的一員得力幹將。

在競爭中,洛克菲勒確實是一個地道的“大蟒蛇”,但是與其他商業巨頭相比,他最終目的並不是想將競爭對手打垮,而是盡量選擇停戰並尋求聯合。洛克菲勒有一個很重要的商業原則:隻要可能就盡量和解,與昔日的競爭對手聯合起來時,力量就會變得更加強大。

到了1879年,在美國市場上出售的全部煉製石油中,標準石油公司占了90%。

2,與泰德沃特公司之戰

與鐵路運輸相比,采用輸油管道運送原油的成本較低,而且更快更便捷。鑒於管道運輸在石油業中的重要地位,19世紀70年代後期,洛克菲勒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輸油管道的建設和爭奪上。

憑借強大的實力,標準石油公司鋪設了一個遍布賓州西部的巨大油管網絡,控製了那裏全部的輸油管係統。隻要有新油田發現,標準石油公司就會以閃電般的速度將管道接到對方的油井。這樣一來,那些原油生產商不需再為運輸問題傷腦筋,但同時他們也別無選擇的相信,隻有依賴標準石油公司才能生存下去,因為如果沒有標準石油公司的管道而采油商又缺乏資金購買儲油罐的話,那就隻能眼睜睜的看到自己的財富流失掉。所以,對於原油生產商來說,標準石油公司握有生殺大權,掌握著他們的命運。

麵對標準石油公司的控製,那些獨立的原油生產商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終於團結起來了。他們決心鋪設一條直達海邊的輸油管道,以擺脫標準石油公司的控製。此舉對於洛克菲勒多年苦心經營建立起來的複雜的秘密回扣和壟斷體係而言,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老謀深算的洛克菲勒自然不會袖手旁觀,他通過權錢交易,買通了議會裏的許多官員,由此得到了獨家經營這條輸油管線的特許權,使那些原油生產商們的計劃宣告破產。

然而,這些“造反者”們並沒有放棄。為了避開標準石油公司的特許經營權,他們計劃修建一條全長110英裏的輸油管,以連接布拉德福德與賓州中部的鐵路。經過艱苦努力,這項工程終於開工,並以每天兩英裏的速度向前延伸。

為了阻止這一計劃的進展,洛克菲勒不惜代價實施了高壓措施,甚至包括非法手段。他警告那些儲油罐生產商,不許他們與泰德沃特公司合作。同時,標準石油公司還大量收購地產,高價從農民手中買下一長條一長條的土地,以阻擋泰德沃特公司工程的進展,許多農民因此在一夜之間成為當地的富翁。標準石油公司還雇用記者和評論家在報紙上撰寫文章,警告那些將土地賣給泰德沃特公司的農民,說他們的莊稼將被通過那裏的石油毀掉,這讓許多農民產生恐懼,無形中增強了泰德沃特公司鋪設管線的難度。

為了達到目的,洛克菲勒還利用自己在鐵路方麵的影響力,與鐵路公司密謀,不許任何輸油管線跨越他們的鐵路。洛克菲勒還常常花巨資買下整個山穀,而泰德沃特公司則隻好改變方向,越過周圍的山頭繼續前進。

盡管受到了標準石油公司的種種阻撓,泰德沃特公司依然堅持不懈的將工程進行了下去,在這場鬥爭中,他們顯示出了非凡的意誌力。可是,就在他們即將取得勝利之際,標準石油公司又一次大規模的行賄立法人員,他們拚命的遊說政府,要求議會長期實行發放輸油管線獨家經營權的做法。因為很多州都通過了自由鋪設輸油管線的方案,這給了標準石油公司的競爭對手們挑戰其地位的機會。現在,賓夕法尼亞州政府也正在討論實行這一方案的可行性。

洛克菲勒對這個新法案深感不安,為了造成一種公眾對這項法案極為不滿的聲勢,標準石油公司花錢請了許多律師和農民,讓他們衝到賓州政府去鬧事,要求維持輸油管線獨家經營權的做法。同時,標準石油公司向每位議員送了3,15萬美元的賄金(大致相當於現在的30萬美元),最終讓賓州的法令草案變的麵目全非,胎死腹中。

很多資料顯示,洛克菲勒和標準石油公司參與了大量的行賄事件,一旦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感到吃力,他們相信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賄賂政府官員,以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