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戴·洛克菲勒是美國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他創造了美國曆史上聲名狼藉但同時也是最強大的公司——標淮石油公司。標淮石油公司曾經代表了美國的石油工業,而洛克菲勒則在美國工業中扮演了統治者的角色。他的名字同義於財富,他的家族以及家族曆代所領導的財團在美國工業、商業、金融業以及政治領域都牢牢的站穩了腳跟。
在世界上的諸多財團中,洛克菲勒財團無疑是最具有實力的一個,位列金融寡頭之首。該財團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製金融機構,把勢力範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淮(原譯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製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製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製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裏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斯佩裏·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等。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製著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給洛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采取各種措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麵。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裏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麵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第一節)“大蟒蛇”的雛形
“當人們看到天上掉餡餅時,你總能發現約翰已經在拿碗接著了。”
——露西·洛克菲勒
1,貧寒家庭的孩子
1839年7月8日深夜,紐約州,僻靜小鎮裏奇福德。
簡陋的木房子裏,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這個嬰兒就是後來影響整個世界而被眾多美國人所稱呼的“大蟒蛇”——約翰·戴·洛克菲勒。
約翰·洛克菲勒祖籍法國南部,祖父是哈格諾宗教改革派激進分子。為了躲避政治迫害,曾逃往萊茵河畔安家,後來移民到北美新大陸,落戶紐約州。約翰·洛克菲勒3歲時全家搬遷到摩拉維亞城,後來其父威廉·愛夫裏·洛克菲勒又於1853年將家安置在離克利夫蘭市隻有十幾英裏的小鎮斯特朗斯維爾。
威廉·洛克菲勒十分好酒,生活不太安分,曾經因涉嫌施暴家裏的女傭而被法庭起訴過,他也沒有正經生意可做,偶爾販賣一些木材、毛皮、鹽等雜貨。為了養家糊口,威廉經常撇下妻兒到外地經商或四處遊蕩、行醫行騙。而且一出去,常常幾個月才回家一趟。
由於父親不安分的個性,同時也受到北美當時所處的大時代的影響,約翰·洛克菲勒一家幾乎沒有過幾年安定的生活,總是懷揣夢想,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以尋找他們理想的生活。這種漂泊的經曆讓年少的洛克菲勒見多識廣,早早的領略到了生活的真麵目。同時,作為長子,父親的離家外出使得約翰·洛克菲勒得到母親的特別信任,他的個性也因此得以自由發揮,主動承擔起一個成年男人的角色。他小小年紀已經將家裏的事務看成是自己的責任,經常對弟弟妹妹發號施令,要求他們聽從他的指揮。這種經曆成為他日後成功的保證,而且也養成了他終身難以改變的習慣,總是不自覺的把自己視作一個救星,專門處理那些別人對付不了的難題。
洛克菲勒在課餘時間砍柴、購物、擠牛奶、整理菜園,同時,作為家裏的男子漢,他還承擔著另一個角色,那就是管理家裏的開銷。他盡職盡責,精打細算,將家裏的收支安排的井井有條。這種家庭的影響使他具有了一般孩子所不具有的才能與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