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管理者話語(1 / 1)

月度聲音

領導要有“灰度”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任正非

一個領導人重要的素質是方向、節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適的灰度。堅定不移的正確方向來自灰度、妥協與寬容。

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並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在一段時間和諧,這種和諧的過程叫妥協,這種和諧的結果叫灰度。

縱觀中國曆史上的變法,雖然對中國社會進步產生了不滅的影響,但大多沒有達到變革者的理想。麵對它們所處的時代環境,他們的變革太激進、太僵化,衝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們用較長時間來實踐,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麵,收效也許會好一些,其實就是缺少灰度。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但並不是一條直線,也許是不斷左右搖擺的曲線,在某些時段來說,還會劃一個圈,但是我們離得遠一些或粗一些來看,它的方向仍是緊緊地指著前方。

堅持正確的方向,與妥協並不矛盾,相反,妥協是對堅定不移方向的堅持。當然,方向是不可以妥協的,原則也是不可妥協的。但是,實現目標過程中的一切都可以妥協,隻要它有利於目標的實現,為什麼不能妥協一下?當目標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們妥協一下,繞個彎,總比原地踏步要好,幹嘛要一頭撞到南牆上?

隻有妥協,才能實現“雙贏”和“多贏”,否則必然兩敗俱傷。因為妥協能夠消除衝突,拒絕妥協,必然是對抗的前奏;我們的各級幹部真正領悟了妥協的藝術,學會了寬容,保持開放的心態,就會真正達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紮實。

焦點話語

“在沒有Google的日子裏,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在創造性上並不遜於跨國公司,激烈的市場競爭將使本土互聯網公司保持創新的持續性。”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認為,在穀歌退出中國市場後,一場本土搜索企業的擴張大戰已然開鑼。

“在每個行業,往往是先行者會保持很高的競爭優勢,後來者會出現落後的態勢,所以,不在紅海裏競爭,而是找一個新的藍海市場,事實證明這個策略非常成功。”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不在紅海裏競爭並不意味著不涉足,而是要“隱而不發”,即:保持適度的投入來熱身,等熟悉了這個市場、整個產業鏈更加清晰時,再考慮發力。

“合適的市場是第一位的,然後才是正確的人。即使一個很好的人,如果選擇了一個不太有前途的市場,也不太可能成功。看到和看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要深刻理解被投公司需要做什麼、他們想做什麼。最關鍵的事情是,不要好高騖遠,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風投教父莫瑞茨認為,對市場的深刻理解比知道市場在哪兒更重要。

“並購沃爾沃,不能光考慮‘輸血’,我們要形成‘造血’功能,總是‘輸血’是沒有前途的。隻有不再需要‘輸血’的企業發展起來,很多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不管是所謂的文化衝突還是扭虧為盈,最終歸結到底,就是一個問題:怎麼樣推動這個企業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