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泉低頭不語,臉上火辣辣的。

指導員看他很難受,拍著他的肩膀說:“對改正自己的錯誤應當有信心,隻要願意進步,別人是會幫助你的,羅萬濱也會改變對你的看法。”

指導員的話,給了李春泉很大的啟發。他想:千錯萬錯,隻怪自己。他想找羅萬濱談談,可是一看羅萬濱那冷冰冰的麵孔,嘴就張不開了。最後,他下了個決心:要在實際行動中做出成績來,讓羅萬濱看看。從此,他行軍中再累也咬牙堅持,不掉隊,還幫助扛槍;到宿營地,就搶著做飯,站哨出公差。同誌們都說他把剛入伍的那股幹勁又拿出來了,班長也表揚了他幾次。

羅萬濱雖說不理李春泉,可是李春泉的一舉一動,他還是觀察的很仔細。看到李春泉有轉變,他的態度也就好些了。同時,指導員也批評過他。他準備和李春泉好好談一次,承認自己的錯誤,恢複兩人的關係,不過,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如果說他倆之間原來像隔著一堵牆,那麼現在這堵牆已經變得像一張薄紙,隻是他倆誰也不好意思先把這張紙撕開。

一天夜裏,部隊奉命長途奔襲合圍一股敵人。濃密的烏雲遮住了滿天繁星,天黑得像鍋底。每個人隻能看著前一個人左臂上的白毛巾前進。隊列裏不時地傳遞著:“往後傳,跟緊!”“往後傳,肅靜!”的口令,李春泉這兩天拉肚子,但是,他沒有告訴任何人,正走間,他的肚子又痛起來,他隻好按著肚子,彎著腰,艱難地邁著步子。正在這時,一隻有力的手拿走了他的槍,又在他手裏塞了一包仁丹。他以為這是班長,可是仔細一看:是羅萬濱。頓時,他覺得渾身暖烘烘的,眼睛也有些濕潤,他一邊走,一邊吞下了那包仁丹,肚子馬上就不痛了。這時,他真想走上前去向羅萬濱說:“謝謝你!”但是,夜行軍不許說話,同時他想:羅萬濱也不愛聽這些話。他隻好在心裏說:“咱們和好吧,羅萬濱同誌,是我錯了。”接著他想:這次戰鬥後,向他承認自己的錯誤,再不能別別扭扭的下去了。

拂曉,部隊完成了對敵人的包圍。戰士們一個個躺臥在臨時構築的、潮濕的單人掩體裏,一麵注視正前方,一麵啃幹糧。周圍顯得十分寧靜,隻有冷颼颼的風卷著團團朝霧在山穀裏飄來飄去。偶爾從樹林裏還傳出幾聲悅耳的鳥鳴。一會兒,天色大亮了,太陽從東山頂上露出一副懶洋洋的、淡紅色的麵孔,它的光穿過朝霧射到戰士們身上已經沒有一點暖意。這時,天空升起了三顆紅色的信號彈,它打破了周圍的沉靜,驚醒了沉睡的群山,揭開了戰鬥的序幕。隨著一陣槍聲之後,各單位翻譯都扯開嗓子向敵人喊話:“喂——你們被解放軍包圍了,趕快投降吧!”“解放軍優待俘虜!”可是,回答喊話的卻是一聲聲冷槍。於是,我們的機關槍、八二炮開始發言,炮彈、子彈,雨點般地向敵人盤踞的山頭上飛去!接著,步兵開始向敵人衝擊。這次,李春泉和全班一起向山上攀登,剛爬到半山腰,敵人就從山頂往下滾石頭!李春泉隻顧往上爬,沒注意,一塊西瓜大的石頭直往他頭上滾來!離他不遠的羅萬濱看到這種情景,想喊叫已經來不及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衝過去,一把推開李春泉,可是他自己卻沒來得及躲開,石頭正好砸在他的肩膀上。他覺得一陣劇痛,隨之就失去了知覺……

昏迷中,他覺得耳旁有人呼喚,睜開眼一看:他正躺在李春泉的懷裏,李春泉的雙眼充滿了淚水,注視著他。

“你呆在這裏幹什麼?趕快往上衝!”他無力地說。

“羅萬濱同誌,你……”李春泉一句話沒說完,眼淚就泉湧而下。

“不要管我,快去消滅敵人!”

“我不能丟下你呀!”

“這是命令,李春泉同誌!”羅萬濱一下子又變得格外嚴肅,由於說話用力,他又昏迷了。正在這時,衛生員上來了。李春泉把羅萬濱交給衛生員,自己抹了一下眼淚,就提起槍向山上衝去!這時,他也不知道自己哪裏來的一股力氣,一口氣衝到全連最前麵!子彈在他身旁呼嘯,石頭在他身邊飛滾,他都毫不在意。在他腦子裏,隻有一個念頭:衝上去,給羅萬濱報仇!快衝上山頂時,藏在山窩的幾個敵人同時向他開槍,他立即向那個山窩裏投去一顆手榴彈,在手榴彈爆炸的煙霧中,他第一個登上了山頭。敵人看見上來的隻有他一個人,就向他反撲過來,他一扣扳機,一梭子彈飛出槍膛,前麵的幾個敵人被打倒了!正當他換彈夾時,又有幾個敵人向他撲來。“嗒!嗒!嗒!”子彈從他身後飛向敵人,他猛回頭一看是班長林正安,於是他倆並肩向敵人衝去……

戰鬥結束後,部隊開始評比,7班一致提出給李春泉立功,可是李春泉說:“我憑什麼立功?應當給羅萬濱同誌立功,要不是他,我早就完了。”

他的話充滿激情,同誌們都被感動了。

從此以後,李春泉和羅萬濱又成了一對親密的朋友,他們在新的基礎上團結起來。

選自《連隊文藝》1959年1月號

作者簡介:

王德明,男,生於1932年,宜君縣五裏鎮雷聲村人。1948年畢業於黃陵中學,隨即參軍。1980年調成都軍區政治部任專業文藝創作員。先後創作發表過詩歌、小說、散文、報告文學、戲劇、曲藝等文學作品40餘部,約80萬字。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奔騰的雅魯藏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