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炎黃大傳(節選)(2 / 3)

天老含嗔罵了聲:“傻小子,元後讓你去昆侖幹什麼來著?”

捷□猛然醒悟,忙說:“辦妥了,辦妥了。王母答應,立即啟程來橋山會盟。”

捷□仍然忘情地說:“那兒的姑娘們真多情,一直不舍得讓我走。”

眾君後聞言,哈哈大笑。

地典開玩笑說:“咳!你怎麼不請母後賞你一位姑娘呢?”

捷□若有所思地說:“我正為此事後悔呢。”又是一陣哄笑,捷□自言自語地說:“我要青月。”

軒轅吩咐說:“一路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軒轅又安排沮誦說:“你先到橋山,準備準備,我們隨後就到。”

橋山,是少典氏舊邑,山下一條清流,叫姬水,環山而過。

軒轅兒時是在這裏度過的,因此對橋山的一草一木,格外眷戀,常常思歸。

這裏山巒起伏,樹木蒼鬱,飛禽走獸俯拾皆是,不耕而食足,不愧為富庶之地。六年前,軒轅被推選為有熊君後,為了爭雄中原,南遷大河之南,建都有熊。

軒轅戀舊,無一日不思橋山。橋山鄉親聞訊,欣喜萬分,翹首以盼。

兩個月後,軒轅帶著少典諸君後,風後帶著少昊諸君後,前往橋山。留大填、閹冉、果童留守□邑。

臨別,閹冉深情地說:“元後早去早回。”

軒轅連連點頭:“一定,一定。”

軒轅告別大填,緩緩西去。大填望著遠去的車隊說:“咳!軒轅什麼都好,就是坐不安席,一個地方住不過半年,即思遷徙。”

閹冉說:“這叫遊獵習性,難以更改。”

大填擔心地說:“這一去,又不知要刮到哪裏去。”

閹冉放心地說:“能哪去呢?□邑暫都,還能不回來。”

大填最了解軒轅了,所以歎息地說:“難說。”

這天,軒轅、風後來到壺口,一同觀賞壺口瀑布。河水至此突然墜入深淵,聲如雷鳴,十分壯觀。風後麵對瀑布,雙拳緊攥:“但願有那一天,少昊有如此氣勢,直滅九黎。”

太山稽年齡大一些,聯想到人生,感慨地說:“人生也如此,時有跌宕。”

軒轅畢竟年輕,充滿了激情地說:“但是,一往無前卻是永遠不變的,總不會倒流。”

軒轅一行渡過大河,不幾日,來到橋山。沮誦帶著隸首、鬥苑、茄豐、象罔、□□、於則迎候於姬水之畔。

軒轅指點著鬱鬱蔥蔥的橋山說:“山上布滿了我兒時的足跡。生息之地,無論遠在天邊,還是地處僻壤,一日也不能忘懷。”

隸首說:“那麼,將來也要魂歸此山了。”

軒轅毫不猶豫地說:“自然,自然。”

風後讚揚橋山說:“南北亙長,縱橫天地,氣合雲霧,王氣鬱鬱;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怪不得少典氏人才濟濟,皆姬水橋山養育。”

這時附寶拄杖而來,軒轅遠遠看見,跪地拜見。自有熊之難以後,軒轅將母後送回橋山避難,所以軒轅不安地說:“孩兒不孝,讓母親僻居橋山。”

附寶撫著軒轅的頭說:“這正是孩兒孝道,我在此極安心。”

嫘祖、女節上前拜見母後,附寶笑盈盈地扶起說:“兒媳請起。”

一行又回到山澗洞穴。

軒轅風趣地說:“世上房屋已經由地下上升到地麵了,山中依舊。”

附寶滿意地說:“我還是習慣住洞穴,感覺安穩、踏實。”

□□獻上鮮桃紅杏,泠淪吃了幾個後,放聲歌唱:“萬物鴻濛,橋山神靈,時風時雨,欲開混沌,祥雲繚繞,蒼翠古今,虯柏萬枝,留世何勳?”

泠淪一邊擊磬,一邊吟唱。

軒轅和唱:“悠悠姬水,莽莽橋山,身在八荒,癡心眷戀……”

少典諸君後深情和唱,風後為之動容,想到淪陷的窮桑,不覺淚下。

封胡歎道:“你有橋山,我有防山,可惜遠在天涯。”封胡發狠地說:“蚩尤真該千刀萬剮。”

又等了幾日,王母乘著璨雲車,女豔、女宓、女繹、女莖、女苑、女□等騎著赤鹿,悠然而至。車後跟著一位男子,名赤誦,號赤鬆子,騎著一頭棕色的赤鹿,30多歲,黑須飄胸,舉止飄逸,聳綰,額上係著一條白帶子,背插一支青藤鞭,名分上是王母雨師,其實與王母情篤意深朝夕不離左右。三青鳥飛前飛後,往來傳訊。

軒轅、風後於橋山東麓迎接王母。王母披發戴勝,手執玉杖。不等王母近前,少□已飛到軒轅、風後麵前報:“王母駕到,快點迎候。”

軒轅、風後拱手迎候,王母笑容滿麵地說:“去歲才分手,今歲又相會。”

風後笑說:“你西我東,一河相係。這都是蚩尤相逼,誰叫我們命運與共呢?”

眾人圍坐在一棵巨柏之下,黃、夷二族君後紛紛拜見王母。王母笑盈盈地說:“黃、夷多俊男。”

王母讓女□等拜會軒轅、風後。軒轅起身攔住:“姐姐們免了,軒轅不敢當。”

嫘祖偎坐在王母身邊,一刻也不離開。女□等姐妹們用手指劃臉羞她,嫘祖笑著用拳猛捶女□。

軒轅說:“蚩尤自去歲突入中原以來,日漸猖獗,眼看就要危及吾華了。特請王母、風後二位與本元後一起共商抵禦蚩尤一事,聯盟抗黎,請二位鼎力相助。”

赤鬆子插言:“炎族是吾華最大的一支,炎帝應該來。”

軒轅解釋說:“是應該來,我曾派閹冉前往空桑邀請主盟。炎帝斷然拒絕,還不準我等締盟。”

赤鬆子好心地說:“炎帝太仁慈了,不識蚩尤真麵目,九黎凶狠。日後恐怕要吃虧的。”

風後說:“吃虧以後,能明白過來也不錯了。”

王母追述說:“去歲太華山祭時,蚩尤就暴露了豺狼本性。等締盟之後,我去空桑走走,勸說勸說炎帝。”

接著,三元後商議祭祀之事。

這一夜,嫘祖睡在王母身邊,竊竊私語,足足談了一宵。

丙日,沮誦、柔兆早在橋山山頂上築土為壇,壇上並排聳立著戎、黃、夷三族族旗。三元後並立祭祀,壇上七鼎六簋、六爵。由軒轅主祭,一祭昊天,二祭祖山,行九獻大禮。然後軒轅盟曰:“昊天在上,戎、夷、黃三族共祭,以明心跡,同心一誌,共抗九黎,血注鼎中,以鑒蒼天,誓不背盟。”

祭畢,持玉刀割臂出血,血注鼎中,王母、風後依次刺血鼎中。

風後身材高大,皮膚皙白,風采奕奕。隴山氏女宓自來到橋山,目不轉睛地盯著風後已兩日。見風後血流如注,情不自禁地“哎呀”一聲,好像割在自己身上。眾君後一齊望去,女宓自知失態,臉色刷地一下紅了,雙手急忙捂住臉,似乎誰也看不見她了。

王母心裏明白,淡淡一笑。

柔兆從鼎中盛出三樽血酒,分別遞給軒轅、王母、風後每人一樽。三位元後望壇祭飲。沮誦將剩下的血酒埋在橋山之上。

軒轅慷慨陳詞:“三族抗黎,不勝即死。沮誦記住了,我萬一戰死,一定要埋在此處。姬水即日改為沮水。”

沮誦一拍胸脯說:“記住了,我如果死在你前頭,還有我兒子、孫子,世世輩輩一定牢牢記住。”

王母止住說:“別扯得太遠了。”眾人一陣哄笑。

風後踱著步說:“我三族共五千餘氏,五六十萬人,一定能戰勝九黎!”

王母提醒說:“不要大意,九黎也有十萬餘眾。”

來到橋山東麓,青青萋萋,蒼鬆翠柏聳立,遠看山巒,綿亙起伏,不時有麂鹿、羚羊出沒。王母盛讚:“真美!這裏是一塊寶地嗬!”

軒轅謙遜地說:“比不得昆侖,聽捷□說,那才是人間仙境,如有機會,必往拜謁。”

王母高興地說:“那麼,我將延頸相望,期待元後光臨了。”

王母突然有所發現:“橋山柏樹,別有風采,蒼勁、挺拔、粗獷、凝重,有如元後氣質。”

風後驚異地說:“喲,還是王母細心,我咋沒注意到。”

軒轅一擺手說:“過獎了。哦!我有個主意,各位元後、君後每人種一棵柏樹,以示今日之盟萬古長青。”

風後拍手稱讚:“好主意,快,沮誦,取柏樹苗來。”

沮誦立即帶十幹神從山間挖出10多株柏樹苗。軒轅、王母、風後、力牧、天老、倉頡、沮誦、泠淪、容成、風伯、太山稽、封胡、嫘祖、女苑、女豔、女莖、女繹、女宓、女□每人一株。軒轅一株種在最東邊,苗最壯。象罔提著瓦罐單澆軒轅這一棵。

風後笑著說:“象罔莫偏心,別隻澆那一棵樹。”

象罔嘴上答應說:“澆,都澆。”可是,仍就是隻澆這一棵。

軒轅望著柏樹,祝曰:“翠柏蒼蒼,四方吉祥。”

王母接著說:“勃勃英姿,他日棟梁。”

這時一隻小鹿悠然走過,風後取箭在手,說:“他日參天,以奠中央。”言畢,嗖地一箭射去,一會捷□抱回這頭小鹿。女宓手裏舉著一朵金蓮花,金黃色的花朵,十分醒目,走向風後說:“好箭法,百步之外,能不能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