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灃 高博
導讀:
《炎黃大傳》是依據先秦史籍、神話傳說、考古成就、民風民俗、曆史研究等寫成的。炎黃時代是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時代,人才輩出,群星燦爛,開啟了光耀千秋的中華文明。這是社會在劇烈變革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曆史現象,值得我們探討。當時,農業、牧業、冶煉、製陶、文字、舟車、絲織、曆法、宮室、衣飾、音律、禮儀、醫藥、繪畫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競相迸發,璀璨奪目。本書展現的正是這一時期中華文明從起源到形成的狀況。
節選內容《橋山會盟》描寫九黎之族以力稱雄,打敗少典少昊之後,軒轅、力牧、風後等商量對策,提出炎、黃、戎、夷必須結盟,才能共抗九黎。遂在軒轅母後歸居之地橋山會盟,並請炎帝和太歲協洽到橋山主盟,軒轅主祭。同心一誌,共抗九黎,血注鼎中,以鑒蒼天。
七橋山會盟
10日後,軒轅、風後等回到□丘。初冬時節,草黃葉枯,潔白的蘆花在風中瑟瑟搖動,周圍到處是淒涼、殘敗的景象。
雲車馳到□邑時,角號聲咽。人們驚恐不安地迎接元後。泠淪一言不發,坐在小丘上深沉、悲壯地低唱:“汾水南回,吾子焉歸,六獸倉奔,四鳥驚飛,眾力不敵,欲將何為?”
少昊氏少典氏反複和唱,令人垂淚不已,且又慷慨悲壯。
大填帶著眾人迎接二位元後。今日不同的是沒有歡樂,沒有笑語,隻有擎旗執戈者的沉悶、肅穆。
母霏一見風後,飛撲過去,扶著風後放聲痛哭。母霏身著素衣,圓圓的臉龐上,淚如泉湧,發髻上插一柄象牙雕花梳子。悲憤地訴說:“失去協樸,我可以承受,失去窮桑,這怎麼得了?”
封胡已經得知二子均戰死,緊攥著拳頭,猛擊身邊一株棗樹,鮮血從指縫中流出。
女節抱住剛剛走下雲車的風後,流著淚說:“都怪我,父後,我不該出頭露麵啊!”言畢,啼哭不已。
風伯顫巍巍地走過來,撫著女節的秀發說:“不能這麼說,蚩尤奪取窮桑的心,從少昊之前就產生了。早在太華山時,我就卜到這場災難了。一切都是命運。”
封胡咆哮著說:“這麼說,黃、夷二族就該遭此劫難?”
風伯抖著身子,搖著頭說:“我可沒那麼說。”他有點懼怕封胡,懼怕他的蠻橫,懼怕他的魯莽。
太山稽凝視著眼前這一切,一言不發。
軒轅跳下雲車,以他特有的洪亮而略帶沉悶的聲音說:“到家了,先歇息,其餘的事,以後再說。”
眾人湧進□邑。
□邑建在汾水河岸上,汾水嘩嘩地南流,仿佛訴說著什麼。風後指著汾水對太山稽、風伯、封胡說:“汾水畢竟不是泗水,何日才能再歸泗水?”言畢,淚流滿麵。
封胡猛擊自己的頭,發狠地說:“夷、黎將不共戴天。”
是夜,軒轅於合宮設宴,宴請黃、夷君後。所謂合宮即茅茨不剪、采椽不砍的茅屋而已,比起有熊的合宮差遠了。
眾人圍坐在四周,中間是一堆篝火。軒轅舉爵致詞:“黃、夷二族自太華山祭以來,先後有有熊、窮桑之敗,我們都是逃難至此。值得慶幸的是眾後都在,請為大家健在而幹。”
眾後一同舉爵。風後起跪至力牧前說:“此次脫險多虧了壯士,請受我一爵。”
力牧謙虛地說:“不敢當,不敢當。”風後誠摯地舉爵相敬,力牧隻好舉爵而飲。
力牧已經摘去貂首,綰發於頭頂,髻上束一黃色帶子,濃眉豹眼,身披軒轅親手係上的黃色披風,顯得英姿勃勃。
眾人為力牧歸黃慶賀。
天老卻憂鬱地說:“九黎以81人逐有熊,72人驅少昊。真不可思議,但又不得不正視現實。今後,將更加坎坷、更加艱難。”
容成始終是樂哈哈的。他滿懷信心地說:“放心吧,□丘遠離中原,蚩尤不會追蹤而來。”
力牧望了大家一眼說:“據我看,會的。少典、少昊均是禮儀之氏,勤儉之族,是善者;九黎背義為虐,恃力逞強,是惡者,不能大意。不過為惡者必敗。”
軒轅捧著牛脊,邊吃邊說:“話雖這麼說,九黎畢竟力大無窮,以力稱雄,不敢大意。少典、少昊就缺你這樣的人,能都像壯士就好了。”
力牧微微一笑說:“氣力是從小練就的,可以訓練,不過時間要長些。”
“時間長不怕,願壯士賜教。”風後說。
“好說。”力牧手握半隻羊大嚼。
大填手裏撫著一隻玉龜,慢騰騰地說:“九黎以力稱雄,我們應根據自己的情況,以智取勝,以智克力。”
軒轅眼睛為之一亮,讚成地說:“說得是,智力並舉,智士和力士、賢者和能人,廣為招納。”
風後分析說:“少昊這次慘敗,還有一個教訓,就是孤立無援。九黎進犯河瀆。凡大河諸氏如果一起行動起來,共禦九黎,我想結局就會大不一樣。”
軒轅覺得心裏亮堂起來了:“對呀!”扔下牛脊,指劃著說,“西有西戎,東有東夷,北有黃族,南有炎族。此大河四族也,倘若成盟,何懼九黎?”
風後茅塞頓開,站起來興奮地說:“時至今日,炎、黃、戎、夷必須締盟,才能共抗九黎。”
軒轅用手指敲著額頭,想:對,應該有個聯盟。到哪結盟?軒轅母親已歸居橋山,此時軒轅思念母後,立即想到橋山。
軒轅提議:“到橋山去結盟,那裏絕對安寧、清靜,又離昆侖近一些。”
不久,進入未歲孟春,軒轅派捷□:“速往昆侖,請王母前來橋山盟約。”臨行,贈以信圭為憑。
又派閹冉說:“速往空桑,請炎帝和太歲協洽到橋山主盟。”
軒轅對少典諸君後說:“風後有治世之才,今後黃、夷合一,由風後治理兩族大事,各君後不得違命;力牧治軍,仿少昊建師旅。”
各君後拱手聽命:“是。”
閹冉奉軒轅命,即速啟程,乘汲雲車,不幾日即到空桑。閹冉先拜會了太歲協洽。
未神協洽又黑又瘦,邋裏邋遢,羊首之下滿臉汙垢,同閹冉的高大挺直、白淨麵皮相比,相形見絀。閹冉心中暗暗好笑:“這等模樣,也配當太歲?”心裏這麼想,但還是恭恭敬敬地獻上一對玉樽,稟報軒轅之意:“諸華在劫難逃。為確保諸華,懇請太歲、炎帝到橋山主盟,共抵九黎。”
未神協洽一聽就火了,說:“本太歲為年中天子,軒轅豈能號令本太歲,不去!”
閹冉早就聽說協洽脾氣怪異,吃軟不吃硬,吃捧不吃請。遂靈機一動說:“軒轅元後說:‘諸太歲中,就數你英明、果斷,有見地,今歲當有所作為。’”
協洽連連點頭:“這還差不多。”
閹冉繼續捧:“萬靈之中,唯有羊最有靈性,最吉祥,味道最鮮美。”
協洽聽得閹冉盛讚氏徽,更是喜不自禁:“太對了,你看看,鼠卑微,牛性慢,兔子膽小,虎凶殘,龍滾沼澤,蛇竄草叢,馬兒隻會狂奔,猴子不穩重,雞就會啼叫,犬隻能看家護院,豬麼,蠢透了。”
閹冉聽了,差點笑出聲來。再激他說:“軒轅元後說:‘此次主盟,非太歲莫屬。’”
協洽樂滋滋地說:“理應如此,理應如此。”說完一想,不對,還須稟報炎帝。便說:“我現在就帶你去見炎帝。”
協洽帶著閹冉來到紫宮。閹冉對著三輔五宮、十二支神一一作揖,然後跪見炎帝。說:“臣乃軒轅屬下君後閹冉,奉軒轅命求見炎帝。”
炎帝冷冷地說:“講。”
閹冉從容地說:“軒轅元後說自太華山祭以來,蚩尤頻頻作難。蚩尤亡華之心,已經暴露無遺。諸華劫難在即。當此危難之機,諸華必須同心協力,奮起抗黎,炎、黃、戎、夷結盟,迫在眉睫,所以懇請炎帝親往橋山主盟。”
炎帝榆罔聽罷,赭鞭一頓,怒斥閹冉說:“荒唐!現在隻能是息事寧人,怎能火上加油?有熊、窮桑之戰,不能全怪蚩尤,軒轅、風後也有不是處。今後不準軒轅惹是生非,擴大事態。回去告訴他安分守己,好自為之。”
閹冉聽得炎帝說出這幾句話,一時不知說什麼好,腦子都亂了。還是協洽把他拖出大庭對他說:“炎帝的話聽明白了嗎?他不去主盟,你們看著辦好了。炎帝近來什麼都嫌煩,終日無所事事。”
閹冉歎口氣說:“以前我把炎帝看作吾華的象征,不料他竟如此糊塗,是非不分,危難不見。看來,炎帝之世,去日無多了。”
協洽急忙捂住他的嘴:“休得胡言。炎帝一生求是務實,謙和寬容,隻求安守,厭惡動亂。炎帝之後,將政歸十二支神輪流主歲了。”
閹冉似有所悟,說:“怪不得不管事了。既然這樣,還不如早點退居山林,免得礙手礙腳。”
協洽急忙製止他說:“別嚷,別嚷,這是我的分析、推測,是不是炎帝之意,還不清楚。”
閹冉搖搖頭,拱手告辭,乘汲雲車速返□邑。
10日後,閹冉回到□邑。
閹冉如實稟報了麵見炎帝一事。風後歎道:“炎帝明於農事、醫藥,昏於政事,目光短淺,禍事不遠了。”
軒轅無可奈何地說:“也罷,他不來,我們結盟自救。”
又過20餘日,捷□從昆侖返回,一見軒轅等,興致勃勃地說:“這次真是大開眼界,巍巍昆侖,方百裏,高萬仞,橫貫天際,氣勢浩宏。山上有瑤池、醴泉、傾宮、旋玉、縣圃、樊桐,美如仙境。周圍有河水、赤水、弱水、洋水,四水環繞。王母居住的石室,珠璣鏤簾,煥若神宮,三青鳥隨伺左右。眾多女子,又多情又俊美。”說罷,半晌還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