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雜糧類6(1 / 1)

黃豆。

黃豆為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是人們重要食糧之一。當時的許多重要古書如《詩經》、《荀子》、《管子》、《墨子》、《莊子》裏,都是菽粟並提,其中的“菽”即為現在的黃豆,約有5000年的栽培曆史,在公元前開始向世界各地傳播,現在已遍布世界各地。黃豆在我國普遍種植,以東北黃豆質量最優。

營養分析。

黃豆在豆類中營養價值非常高,有“豆中之王”的美稱,含有蛋白質、脂肪和鐵、磷、鈣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其中所含鐵質不僅量多,而且易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中醫認為,有益氣養血、健脾寬中、健身寧心、潤燥消水之功效,可治療水腫、貧血、肝炎等疾患。

食療功效黃豆在豆類中營養價值非常高,有“豆中之王”的美稱,含有蛋白質、脂肪和鐵、磷、鈣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其中所含鐵質不僅量多,而且易於被人體吸收和利用。中醫認為,有益氣養血、健脾寬中、健身寧心、潤燥消水之功效,可治療水腫、貧血、肝炎等疾患。

安全選購。

黃豆呈卵圓形或近似球形,種皮黃色,選購時以子實均勻、飽滿、堅硬,金黃色,極少雜質者為佳,如果黃豆的子實大小不勻、軟濕、雜質較多則為次品。

放心貯存。

黃豆最好置於室外曬幹,再用塑料袋裝起來,置於陰涼、幹燥、通風處保存,並注意防鼠、防黴變即可。

黃豆中毒及預防。

黃豆營養豐富,能夠加工成多種食品,但必須充分加熱煮熟後才能食用,否則可引起中毒。生黃豆中含有幾種有害物質,中毒的主要表現是在食後1小時內出現頭痛、頭昏、惡心、嘔吐、腹痛等症狀,較重者出現腹瀉,在數小時內可恢複如常。遇到黃豆中毒的症狀時應該大量飲水,再口服活性炭100克,注意休息。

烹調應用。

黃豆的用途非常廣泛,可製醬豆漿、豆腐、腐竹及醬油等。黃豆直接烹製菜肴,可用燒、煮、燉、煨等方法,也可做成各種小菜;黃豆磨製成麵粉,可製作麵點、小吃、糕點等。

烹調提示。

黃豆通常有一種豆腥味,很多人都不喜歡。如果在炒黃豆時滴入幾滴黃酒,再放入少許精鹽,這樣豆腥味就會少得多。此外,也可以在炒黃豆前將黃豆放入淡鹽水中浸泡一會兒,然後洗淨,可達到同樣的效果。

友情鏈接。

黃豆按開花結果的習性可分為有限生長和無限生長兩種類型;依生長期分為早、中、晚三類;按種皮顏色和粒形又可分為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種皮為褐色、棕色、赤色等單一顏色的黃豆)、飼料豆(一般子實較小,呈扁長橢圓形,兩片子葉上有凹陷圓點,種皮略有光澤或無光澤)。

鯪魚黃豆粥。

原料:黃豆50克,大米150克,鯪魚(罐裝)100克,豌豆粒適量。

調料:蔥末、薑末各少許,精鹽、味精各1/3小匙,胡椒粉適量。

做法:

1.將大米淘洗幹淨,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鍾;黃豆洗淨,浸泡12小時,撈出後放入沸水中焯燙一下,除去豆腥味;豌豆粒洗淨,下入沸水中焯透,撈出瀝幹備用。

2.鍋中放入大米、黃豆及適量清水,先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慢煮1小時,待粥黏稠時,下入鯪魚、豌豆粒、精鹽、味精、胡椒粉攪拌均勻,撒上蔥末、薑末,出鍋裝碗即可。

黃豆酥海帶。

原料:水發黃豆100克,水發海帶250克,豬五花肉50克,紅幹椒丁20克。

調料:味精1小匙,白糖1大匙,醬油2大匙,老湯600毫升,色拉油750克(約耗50克)。

做法:

1.將海帶洗滌整理幹淨,切成菱形塊;豬五花肉洗淨,切片備用。

2.坐鍋點火,加油燒至八成熱,下入海帶炸酥,撈出瀝油待用。

3.鍋中留少許底油,先放入五花肉、紅幹椒略炒,再加入醬油、海帶和黃豆,添入老湯,用中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燒50分鍾,待海帶和黃豆酥爛後再用旺火收汁,出鍋裝盤,晾涼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