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吧。我覺得成熟的標誌應該…至少有你這般…的想法,嗯!隻是起初階段!”
“哦…”
我說完她隨口應說了個哦,拖得長長地,就像她思考問題時連續攀升,而這聲音卻漸漸壓低直至消失地難聞點滴聲息。
老師似是有事,文學委員和課代表都去了好幾遍,結果是悻悻焉一無所獲。至於理由在他們似老師忠實粉絲的想法中找了個不損師德的理由便搪塞了同學。
總之,無論什麼理由對絕大多數同學而言無所謂,隻要自由空間有,任何理由皆可,想幹任何事都行隻要你不離開教室。
莎莎還在畫圈圈,不知道她在想什麼。我也沒去打擾。
環顧四周,起初陽光降臨下的虹橋帶來了一陣樂,這會兒氣氛漸漸地開始下降,彼此互相討論問題才是王道——無外乎討論一些緋聞——關於有的沒的。
當視線抵達小林位置時才不得不讓我啼笑皆非。
嬌嬌正不斷拉扯著小林,在同學中還算中等個的她卻隻能高過坐在座位直起身的小林一點點。
此時,駝背書生依舊趴在桌上,眼熟黏著書頁。在愛搗亂的嬌嬌的魔手中被拉直身子坐的端正,茫然不解的盯著他坐直身子隻高自己一點點的嬌嬌,目光透著生氣,轉而又趴在桌上,之後又被拉起坐直。
如此往複不停。
在嬌嬌不斷的歡聲笑語中駝背書生的臉越來越黑,越來越木納。
我笑了笑,當視線接觸到另一角落時,兩人換了座位,倒是預料之內,不過卻也覺得出乎意外。
於是,我便思考起今天早晨的事來。
誌銘和夢妍現在嫣然一副死水不怕活水燙的姿態,哪怕鬧得多麼沸沸揚揚,即使人盡皆知也似乎無關緊要了。畢竟本就人盡皆知了。
起初,隻是驚天動地都談不上的小兒科交集的料理故事一般,現在卻成了被越描越黑越扯越大的灰點,這使他們也煩不可耐。
如今又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風景了。吃瓜群眾永遠沒有自我鑒定的能力隻能成為吃瓜群眾,也不可能成為焦點被關注討論。
而被煩的主事人也成就了觀眾的興趣。似乎就像莎莎說的“衝動與不顧後果”的嚴重性早已浮出水麵,而當事人毫無知覺地扮演著看客心裏想像的角色。
————————————————
那時初二,英語課多讓人“感動”。夢妍與誌銘順理成章地成了最佳搭檔。
英語課老師多會讓同學之間挑選自己稱心如意的對話者——英語搭檔。
那感覺像極了現在的相親——完全不同於老一輩選擇伴侶的風格。
這不亞於一場遊戲般卻存在著風險的選擇。很多時候遊戲往往會變成現實,這類例子比比皆是。
在課堂上唯獨男生們不同,因為老師要求男女搭配,這對於一些人來說簡直是幸福開啟的一道門,因為有些人眼裏放著光。
選擇過程很有趣,結果不盡人意——對於某些人而言。
尤其在那句玩笑似得話中便決定了“精彩絕倫”的開場後的結局。
當時依稀記得是這句:
“你寧可選擇他而放棄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