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討論正式開始吧!”劉老師又把話重複了一遍,便在教室裏慢慢地來回走著,眼神中帶有少有的鼓勵和微笑。這使得課堂氣氛為之一振,大家經過簡單的分化,每個自然組的八個人分成兩派,就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了討論。
張依曾的心裏原先還七上八下的打著鼓,校外打工這件事可大可小,而且這一次周圓圓和楊子彤差點都打起來,如果校方堅決追究,自己這一次很可能會受到處分。可聽剛才劉老師提出“少年打工、勤工儉學”這樣的話題,張依曾知道這是劉老師在誠心幫她,到時候自己非但不會受到任何責難,還可能成為現在學校正在提倡的樹新風的典型。
事態正朝著好的方麵發展,那麼自己和好友不會被這件事拖累進去,張依曾的心情像冬日久違的陽光一下子晴朗起來,她麵帶感激的看了劉老師兩眼,劉老師也對她微微的點了點頭。
楊子彤見老師就這樣把沸沸揚揚的一件事,輕而易舉的化解了,心裏有些不服,可又不敢對劉老師有什麼意見,隻好把求助的眼光看向了劉燁。
劉燁這人平時很驕傲,可她並不是一個愛嚼舌頭的女孩,她喜歡競爭,喜歡和人對抗,可並不喜歡私下說人壞話,搞小動作的人,可楊子彤和她住在一塊,從小玩到大的,對她真是無可奈何!
劉燁也很快的就看出了劉老師的意圖,劉老師想把這件事情壓下去,沒準還會表揚張依曾,何苦在這個時候死死糾纏,要抓住不放呢?對楊子彤哀求的目光,她隻有搖搖頭。
楊子彤立刻失去了主心骨,又有些不甘心的憤憤的怒視著,正在得意洋洋望著她的周圓圓一眼,然後眼珠一轉,也不參加討論,就低頭匆匆在紙上寫著什麼。
到了快下課的時候,劉老師把最後收上來的答案看了一遍,上麵的內容出奇的一致,“校外打工、勤工儉學,既鍛煉了我們的意誌,又陶冶了我們的情操,讓我們這新一代深深體會到了上一輩人的艱辛,我們一致認為這種行為是正確的。”
“同學們,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這件事也就到此為止,可是在這裏我也要奉勸各位同學,作為一名學生,當然是以學業為主,在不耽擱學習的基礎上,可以適當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要看個人情況而定,不是一概而論。”
放學後,周圓圓和張玉秀興致勃勃的談論起,楊子彤聽到劉老師決斷時的失望表情,心情極為舒暢,兩個人嘰嘰喳喳的鬧個不停。玉秀更是大聲的朗讀起,她這幾天剛在周圓圓家看到的蘇東坡的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哇!玉秀,你念出來的詞很有味道?”周圓圓故意滿臉崇拜的望著玉秀,可一雙眼睛了卻閃現著狡黠,玉秀還在那裏自我陶醉著,“那還用說,我最喜歡蘇東坡詩詞的狂放,像我的性格,大刀闊斧的跟敵人進行戰鬥,看著把她打倒那一瞬間,心裏真是痛快。我這樣聲情並茂的念著,當然會有味道了。”玉秀有些得意起來。
張依曾有些啞然失笑,周圓圓父母給她買了許多書,可偏偏她就不是讀書的料,一看見書就頭疼,這倒便宜了依曾和玉秀,依曾大概翻了一下,除了這本《蘇東坡詩詞》之外,多是一些作文之類的書,沒有多少意義,就把前生自己很喜歡讀的這本書推薦給玉秀,還真難為玉秀能夠看懂,這時候居然還能有感而發,念出這篇詩詞。
“玉秀,我還沒有說完呢?我說的是蘇老夫子的腐朽味道,你學的還真像!”周圓圓說完,就咯咯笑著跑了,玉秀一聽這話,難免不依不饒的追過去,兩個人又打鬧成一片。
張依曾隻有在一邊看著笑,以她二十多歲的心理年齡來說,是不可能和一些十幾歲的小孩子打鬧到一塊,所以大家就隻看到了她文靜的一麵,她在心裏哀歎著,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在楊子彤的告狀事件消聲密跡後,玉秀和周圓圓倒是風風火火的起了幾個大早,可很快她們的興致就過去了,隻有張依曾每天堅持下來,這倒讓周德福夫婦始料未及。一個月下來後,他們堅決按當地的工資,每個小時三角錢給張依曾付了工資。張依曾開始死活不要,圓圓媽正色的說道:“小曾,雖然你在我們心裏就像自己的孩子,可你付出了汗水,就會得到回報,我們是不會沾你的這點光,要是你堅決不收,以後我們也就不敢再麻煩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