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學武藝(1 / 3)

湛藍的天空,雪白的雲兒,輕輕的微風拂過四周的柳條兒,一塊三裏見方的草坪,綠油油的,雪梅經常閑暇時帶著紅杏來這兒躺著,欣賞看得見星星的夜裏。

在納蘭容若牙牙學語的時候,明珠專門為兒子在自怡園一角鋪設了這塊草坪,給兒子練武用,納蘭容若滿十四歲的時候,便跟著父親練習武功,容若學得很認真,忽的懷中抱月,白雲蓋頂,忽的野馬分鬃……

明珠不僅要接待幕僚還要終日侍奉皇上,哪有那麼多的精力教兒子練武,再說,自己的這點兒看家本領,連個蟊賊也防不了,如何將兒子培養成才,當年滿族入主中原,靠的就是馬上功夫,可是單憑馬上功夫也保不了大清江山,萌生了為兒子請武夫的想法,從大內中挑選一名武藝高超的侍衛做納蘭容若的師父,恐皇上不準,武林高手出自江湖,又擔心教壞了兒子,經朋友介紹,重金聘請了一位叫禪真的武僧來教兒子功夫。

晚飯後,雪梅留在了書齋編輯《雜識》,容若獨自去了習武場跑馬射箭,今天,他畫了一個比昨天還小一圈的靶心,吊在一根埋在武場北端的木樁上,,然後飛身上馬,在草場上遛了幾圈,再由南向北,搭弓引箭,屏住一口氣,瞄準靶心,“嗖”的一聲,不偏不倚正中白色圓圈內,他再撥回馬頭返回原處,兩膝一撞馬肚,馬蹄加速,容若再搭弓引箭,一箭又中靶心,一連射了三箭,全部中了靶心,容若為自己的射箭功夫沾沾自喜。

“哼”傳來不屑的嗤鼻聲。

納蘭容若一驚,環顧四周,從樹林裏穿出一名僧人,容若撥著馬頭,麵對著僧人,說:“你是誰,為何擅自來這兒”

禪真師傅雙手合十,念著:“阿彌托福,小公子,箭法太糟,大不可得意太早”

容若聰慧過人,一直在讚揚中長進的,這個不知從哪兒冒出的和尚盡敢譏笑他的箭法,滿臉不悅的喝道:“你過來”

和尚踏著矯健的步伐,說:“公子,有何吩咐”

“甭說大話,你也射三箭,讓我瞧瞧你的箭法如何”

雪梅折騰了一天,垂著胳膊,伸著懶腰,準備早點兒回去,路過草坪時,看見表哥跟一個和尚站在那兒,好奇著躲在樹後偷看。

和尚接過納蘭容若的弓箭,飛身上馬,喊道:“小公子,瞧仔細囉”

和尚挽住韁繩,揚鞭策馬,跑到南麵又急調轉馬頭,隻見他滾下鞍鞽,一隻腳踏在馬鐙上,蜷曲著身子,搭弓引箭,馬兒風馳電測的跑著,“嗖”的一聲,箭頭插在箭洞裏,和尚又撥回馬頭,搭弓引箭,忽的急轉身,“嗖”的一聲,箭又中了靶心,馬兒又跑回了南麵,再次踅回來,那和尚飛起身子站在鞍鞽上,“嗖”的一聲,又中了靶心,容若看得目瞪口呆,心裏暗暗佩服和尚的馬上功夫了得,自己也大開了眼界,躲著的雪梅也心想:這麼厲害的功夫,怎麼現代人就丟了呢。

容若依然不服氣,他要跟和尚格鬥,他怒視著和尚,說:“我要跟你格鬥”

“我不跟你打,你根本就不堪一擊”

容若聽到這麼損自尊心的話,更是一肚子氣,喝道:“和尚,看拳”

容若叉開兩條腿,成蹲馬步式,屏住一口氣,一個衝天炮打了出去,和尚不慌不忙的將頭一歪,便閃開了,容若衝上去,縱身來個頂心捶,和尚樓手束身一閃,轉到了容若的身後,和尚看出容若使的是少林紅拳,但套路不熟,功架不精。

少林紅拳是基礎拳,有“十八拳之母”之譽,凡少林功夫,一般都要從少林小紅拳開始,它的特點是動作樸實,攻防嚴謹,架勢小巧,用力短促,剛柔相濟且多使暗勁。

容若趁和尚不備,又來一個旋風腳,和尚見容若將紅拳都打散了,累得夠嗆,和尚又見容若打得眼紅了,心生一計,伸出兩拇指朝容若的右肩輕輕一點,右臂立馬脫了臼,耷拉的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