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成親王府(1 / 3)

不多日,舒穆祿雪梅一行到了京都,早有成親王府打發來的轎子和載箱籠(書生上京趕考背的帶棚的箱子)行李的車子候在碼頭。

清朝的轎子叫暖轎或帷轎,木製長方形框架,中部固定在兩根具有韌性的細圓木轎杆上,轎底用木板封閉,上放可坐單人或雙人的靠背坐箱,轎頂及左、右、後用帷帳封好,前設可掀動的轎簾,兩側轎簾多留小窗,另備窗簾。一般婦女出門所用的轎子為素帷小轎。

舒穆祿雪梅瞧著小轎子,她正在思索著要不要坐進去,走路觀景視野開闊,可是大家閨秀是不能讓外人看見的,這些仆人要是告訴了主子,他們會笑話的,但進了王府,以後出來就難囉。

紅杏看著小姐正在尋思著什麼,便向前一步說:

“小姐,上轎了,行李都放好了”

雪梅坐在轎子裏,掀開紅杏不在眼前擋視線的一邊窗簾,不時的往外看。

明亡後,清朝仍建都北京,整個城市布局無變化,唯有居住地段有變化,如將內城普通居民遷至外城,內門駐守八旗兵,設營房;內城裏建有許多王親貴族的宅邸,並占據很大麵積,屋宇宏麗,大都有庭院。

由於城內生活水平高於城郊,迫使閑散貧丁向外遷移,旗民外遷和漢族商賈內遷,形成了旗民混居的局麵,清初的八旗獨占,變成了八旗為主。

清代北京商業進一步發展,正陽門外大街一帶仍然是全城的商業中心,集大量的店鋪、戲園、會館、酒樓。會館的數量很多,由於清代運輸商品主要是靠大運河,所以很多倉庫集中在靠大運河的東麵,因此出現了很多地區性及建築性的會館,諺語到“貴西城,富東城”。

走了兩個時辰,過了什刹海(鑲黃旗居住地),忽見北街矗立著三間嵌著金黃色獸頭的大朱門,正門上懸著一塊朱紅色的匾額,匾上是康熙皇帝禦筆題寫的金黃色鬥大的“成親王府”四個大字,門下蹲著漢白玉雕刻的大石獅子,門前站著數個“八”字排開,威風凜凜的守門人。

轎子來到王府門下,從西偏門進去,在平坦寬敞的甬路上前行,一路上鴉雀無聲,甬路的盡頭是二進門(大門進去叫一進,再從一個門出來叫二進門),中間是穿堂,迎麵擺放著精美的大屏風,屏風後麵是花廳,穿堂兩側環抱的走廊直通花廳(大廳以外的客廳,多建在跨院或花園中),花廳的後麵便是一棟朱甍(meng)(屋脊)碧瓦的五間正房,這是明珠相爺在府內辦公、接待幕僚的地方。由正院的西耳門進去,又見一個大院落,院中坐北朝南建著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旁對稱的遊廊,掛著鸚鵡、畫眉、金鍾兒、鳳鳥兒等各式各樣珍貴的鳥雀;偏東北是一片園林,剛剛泛綠的林中幾株紅杏正盛開著花兒,舒穆祿雪梅暗想:“果然是天上神仙府,人間宰相家,終於去了首都園林”

正房指在住宅的院落中,位置處於正中(坐北朝南)的房子;廂房是正房前麵兩旁的房屋,東邊的房子叫東廂房,長子住,西邊的叫西廂房,次子住。後罩房位於正房後麵且於正房平行的一排屋子,它是四合院中最後一進的院子裏,其間數與倒座房相同,以盡量添滿住宅基地的寬度,等級低於正房和廂房,房屋尺度和質量相比而言較差,一般是女兒和女眷居住的地方。倒座房位於正房對麵,坐南朝北,其簷牆臨胡同,一般不開窗,光線不好,一般作為客人或下人居住的房屋,其最東為私塾,最西為廁所,中間的房子一般傭人住;二房是正房的兩側還有進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間,如同掛在正房兩邊的耳朵,故稱耳房,常用來放東西。

北京像這種大型四合院帶園林的宅子多得是,隻是返回清朝看,更原汁原味。

來到上房門口,轎子停下,候在門口的幾個豔妝麗服的丫鬟忙上來打起簾子,她們穿著黑領綠袍,扣著金紐扣,頭上飾翠花,並有珠璫(dang)(婦女戴在耳垂上的裝飾物)垂肩,湊進點兒,一股脂粉香。

康熙時,規定平民、聽差及書吏(官吏),隻準用匹綾、紡絲棉、細繭、葛芋、梭布、狼狐、羊皮等,不得用狐膁(qian)(狐狸胸腹部和腋下的毛皮)做皮帽,器飾上不能用金;奴仆、優人(以樂舞、戲謔為業的藝人)、皂隸(衙門裏的差役)隻準用紡織棉等,不得用緞紗及各種精致皮衣。

舒穆祿雪梅在她們的簇擁下,出了轎子,從房子裏頭又出來幾位丫鬟,笑著說:“瞧,這不是來了嘛”,迎過來又說:“夫人嘴裏一直念叨著姑娘呢”,她們中有的掀著上房門簾,往裏頭傳報:“舒穆祿雪梅姑娘到了”。舒穆祿雪梅衝著這些姑娘笑著,心想:這惡婆子才不會念叨雪梅姑娘呢,迫害她還差不多,不過我盧小月可是腹黑女,眼光遠著呢。

舒穆祿雪梅讓紅杏在外頭候著,自己隨同丫鬟們進了屋,屋內還有一道門,舒穆祿雪梅剛步進去,迎麵由四個丫鬟陪侍的夫人,隻見她身著黑領金色團花的褐色袍子,外加淺綠色鑲黑邊並有金繡紋飾的大褂,襟前有佩飾,梳著高高的發髻,上麵插滿了各種名貴簪子,容光煥發,眉宇間有一股威儀,體態很豐盈,果然是一品夫人覺羅氏。

雪梅愴然淚下的喊著:“舅母”,立馬撲進她的懷裏。

這貴婦人哽咽道:“我那苦命的孩兒”

舒穆祿雪梅聽她這麼淒涼的喊著,努力的擠著淚水,心想:知道我命苦,後來還把我逼死。

丫鬟們也跟著哭,接著怕夫人和舒穆祿姑娘哭傷身子,忙過來安慰著,攙扶著,雪梅擠不出來那麼多淚水,趁著還沒撤出夫人的懷裏,連忙用手掌沾著儲滿口水的嘴巴,往臉上抹著,兩人緩和下來後,覺羅氏攜著雪梅和眾丫鬟來到了靜怡軒,這是一品夫人的寢宮。

地麵鋪著花斑石,上麵蓋著厚厚的提花大地毯,屋頂中間掛著精美的大吊燈,靠東西兩壁,立著紫檀木高幾(高足的桌子),幾上擺著宋代的瓷花瓶,插著時鮮的牡丹花,北壁擺著四把紫檀木雕花大椅,搭著梅紅繡花椅搭,並配有圓墩形的軟緞椅枕,中間放著紫檀木雕花長形茶幾,上麵放著瓷茶具,氣派,奢華。

覺羅氏夫人坐下,兩側各站兩名剛才隨她迎出來的四名丫鬟,這四位是從府裏三百多名奴仆中遴選出來的,個個長得都水靈,雪梅站著睥睨一眼四位丫鬟的麵龐,尋思著哪位是茜茜。

夫人瞅著雪梅,指著身旁的椅子讓座,雪梅上前施禮,退回坐下,丫鬟們麵顯喜色,雪梅眉頭上揚著心想:肯定是在誇我教養好,豈不知就是個草包。

一位丫鬟斟好了香茗,端給夫人,覺羅氏夫人揭開杯蓋,吹著漂浮的茶葉,呷了一口,說:“家裏的事兒可料理妥善了?”

雪梅腿部用力蹬地,身體上提,稍離座位,為欠身禮,謙恭的答道:

“承蒙舅舅,舅母派安總管相助,一切善後都料理好了”

“安圖辦事倒是讓人放心的,從今兒個起,這裏就當作你的家,不要見外,要吃的,喝的,用的,玩的,盡管說,讓下邊人去取來,要是他們怠慢,任你責罰,頑劣的交給安圖處置“

雪梅心想:嘴裏說是家,還不是把我當遠方來的客人,安圖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雪梅道:“外甥女聽憑舅母安排”

“你帶過來幾個仆人,貼心不”

“一位貼身丫鬟,她平時照顧我的起居生活,很貼心”

覺羅氏夫人將杯子輕輕放下,溫和的說:“我再差個丫鬟給你,一個丫鬟怎麼伺候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