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懸崖上的花朵(3 / 3)

隻要無愧於心,那麼,即使被攻訐、被刺殺、甚至是被遺忘,在他那顆溫柔又剛烈的心中,也並不會在意。

真正的君子,應該就這樣的吧?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對弱小不會欺淩,對強大也毫不懼怕。然而,無論對於世情多麼隨和,在他的心裏,卻堅守著屬於自己的原則。這樣的原則,錢財打動不了,抵毀打動不了,什麼都打動不了……哪怕最終被消滅了肉體,他的精神,千百年來,卻仍然站在那裏。

就像這些淡白的花朵,那樣纖美、柔弱,依它們的模樣,分明應該深藏於溫暖的花室,卻偏偏綻放於這樣險峻的懸崖。

令李師道沒有想到的是,武元衡雖死,卻更堅定了唐憲宗平叛的決心。元和十二年,曾與武元衡同時遇剌,但因為衣帽厚重而大難不死的裴度,自願奔赴前線,九月平息吳元濟叛亂,吳被殺。李師道十分懼怕,曾向朝廷有短暫的投誠,但終於再一次反叛。這一次,朝廷大軍壓境,李師道內部分崩離析,元和十三年七月,他最終被其屬下——時任都知兵馬使的劉悟所殺。

此時距武元衡離世,隻有短短三年又零十餘天。武元衡地下有知,當含笑於九泉。

多年後,武元衡有了一個外孫,名叫段成式。段成式的父親,為大唐淩煙閣功臣排名第十的段誌玄之後,與武氏的門庭倒也相配。段成式的駢文,可以與李商隱和溫庭筠媲美。這三人,在家中排行均為十六郎,在當時名重一時,並稱為“三十六”。段的詩詞,卻比不上李和溫,因此影響了他的名氣,至今世人也很少聽聞。

但在今天看來,段成式堪稱是唐代最有才華的奇幻小說作家。他寫了一部很有名的書,叫做《酉陽雜俎》,講述仙佛鬼怪之事,類似於《太平廣記》,但比後者更為奇異詭麗。此書對後世影響極廣,甚至連《西遊記》中的很多故事,比如悟空的名字,比如盤絲洞的來曆,比如孫悟空與三個妖精化作的道士在車遲國鬥法,其原型均來自《酉陽雜俎》。車遲國中,羊角大仙等妖道與唐僧鬥法,就是脫胎於《酉陽雜俎》中的唐憲宗時,國師羅公遠與密宗大師不空的鬥法。

出身名門的段成式,為什麼最後竟然會寫了《酉陽雜俎》?外公武元衡的猝然遇剌,家族的鮮血和哀傷,會不會在他心底留下什麼?然而看遍全書,我沒有找到武元衡的影子。是段成式為尊者諱,還是其他的原因?這些已不可知了。

不過,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有這樣一個鬼故事。可讀來並不可怖,反讓人油然而生哀傷之意。故事說,有一個士人,在遊玩某處時,遇到一個自稱十九郎的少年,言談明快,與士人十分投緣。十九郎曾吟詩道:“流水涓涓芹努芽,織烏西飛客還家。荒村無人作寒食,殯宮空對棠梨花。”士人十分喜歡,十九郎便笑著說:“那就讓我為你抄錄下來吧。”

二人分別不久,士人按照原來十九郎所說的住處尋訪去,卻是一所荒涼的房舍。一位老仆接待了他,士人問及十九郎,老仆答道:“十九郎是我家主人,他早已離開人世多年。”士人不由得摸向自己的行囊,那裏放著十九郎為他親手抄錄的詩句。那是一首多麼美的詩啊。“荒村無人作寒食,殯宮空對棠梨花。”

據說武元衡的墓前,便是一片棠梨林。每年春天,棠梨花開勝雪。我更願意認為,段成式的這個故事、這首鬼詩,或許是在遙寄自己的一片哀思。

重陽雖為陽數之重,但古人又以清明為小清明,以重陽為大清明。前者為踏青,後者為辭青。所以在這重陽佳節,我雖沒有菊花茱萸來供奉,卻有這首應和的小詩,向著千年之前,那淡然而又堅強的武元衡,向著華夏數千年來,所有為了堅持理想無懼無畏的仁人誌士,致上我一片敬意:一江青碧映紅芽,長風送誰歸故家?無須聲名耀千古,懸崖臨水自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