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發揮聯合組織的作用,促進集體企業的改革與發展(2 / 3)

2.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和困難。

為集體企業辦實事,幫助會員單位解決具體問題,是聯合組織應當承擔的責任。聯合會本身不是主管權力機關,它發揮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代表企業反映要求和情況,進行協調商議,這項工作的難度是很大的,但隻要堅持不懈地去努力,還是能夠有所作為。1989年,聯合會先後為3戶會員企業解決了因客觀原因造成“工效掛鉤”函數不合理的問題;為3戶企業協調解決了因國家占地等原因的免稅事宜。為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的困難,聯合會為十幾戶企業用信譽擔.保,借貸了1000多萬元流動資金、技改項目貸款。

3.維護集體企業的合法權益,反映企業的要求和意見。

由於我國的經濟法規建設起步晚,關於集體企業的法規僅有一些原則性規定,至今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備的專項法規或條例。加上有的主管機關、部門工作人員的法製觀念不強,侵害集體企業正當權益的事情難免發生。對這類問題,聯合會有責任代表企業向有關部門反映、交涉,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有一個會員單位,在與上級主管部門簽訂承包協議時,主管部門規定每年要收5萬元的管理費,並告訴廠長,不要把承包協議書的全文與職代會見麵,原則上講講就行了,廠長感到很為難。聯合會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了意見,一是收取管理費既不合理也不含法,二是承包協議書應原原本本地交該廣職代會討論,這是集體企業職工應有的權利。經過聯合會的努力,說服了有關領導,使上述不妥做法及時得到了糾正。該廠的同誌講:多虧有了聯合會,敢於堅持原則,辦了我們想辦又不敢辦的事。對於企業在研討會及日常提出的一些共同的要求和意見,聯合會采取彙總、整理專題報告的形式,報給市領導和有關部門參考。

4.為企業提供谘詢服務,提高企業的決策水平。

在現實環境下,企業在一定範圍內有了選擇經濟政策措施和改革形式的餘地,但由於對外部一些相關情況了解不夠,企業對於哪些政策、哪種形式更適合自身的情況,更有利於發展,不一定能做出準確的選擇。為幫助企業決策,聯合會先組織自己的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了“工效掛鉤”、“計稅成本工資”等4種經濟政策,掌握了不同政策的特點和適應對象。然後,通過舉辦選準政策谘詢班等多種形式,開展了幫助企業選準“船”的政策谘詢服務。經過政府主管部門、會員企業與聯合會的共同努力,有9個集體企業簽訂了“技改目標責任製”,2戶企業實行了超收分成,32戶實行了“工資總額與企業經濟效益律鉤”的政策。由於企業在政策選擇上決策較為準確,實行後的效果都比較好。如北京互感器廠,根據“技改目標責任製”的政策,3年的實現利潤考核指標適度降低,使企業得到了技改項目上馬、增強發展:後勁的資金來源。此外,聯合會還在產品銷售、物資調劑、新產品開發、人才交流等方麵,為企業提供信息谘詢,牽線.搭橋,發揮了多方麵的服務功能。

5.組織專業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底子薄、基礎差、素質低,是集體工業企業普遍存在的句翅。這種狀況,顯然無法適應有II劃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兩年來,聯合會有計劃地組織了一些培訓,以提高企業廠長、管理人員的經營管理水平。如舉辦了“經營與市場”、“企業戰略”培訓班,在北京繼電器廠召開了“強化,管理,從嚴治廠”的現場會,組織部分廠長到外省市進行學習考察,組織管理專業人員到會員單位谘詢。通過上述方法,對企業經營者進行管理理論培訓和具體指導。去年,又在會員單位中開展了加強管理工作競賽的活動,起到了推動會貿企業普遍加強基礎管理,發揮管理效益的積極作用。承擔政府部門委托辦理的具體工作。

聯合會成立兩年來,在落實集體企業政策、專業職稱晉升等工作中,承擔了政府管理機構委托的一些職能工作。去年,根據市政府有關部門下發的通知,市機械局開展了對本係統集體企業的資產清理、劃分歸屬的工作。局裏下達了工作任務委托書,責成聯合會代表機械局承擔此項工作的組織和安排,並直接參與具體工作,進行指導。理清資產所有權,是深化集體企業改革進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今後製訂集體經濟政策和改革方案的重要依據。這項任務的工作量大,情況複雜,政策性強,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需要在實際操作中深入研究,積累經驗,為把工作做得紮實細致,先選定4戶企業進行了試點。目前,這4戶企業清理貨產、劃分歸屬的工作已經完成,並進行了公證。其中3戶集體企業劃歸企業集體所有的占全部資產的94劃歸國家所有的占3.8%,屬於更大範圍集體所有的占2.2%,劃歸企業集體所有的占68%,劃歸國家所有的占32%,現在這項工作已在機械局係統的其它集體企業,國合合營企業全麵鋪開,預計今年6月可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