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對我國試行股份製的思考(一)(1 / 3)

經過幾年的周折,股份製作為中國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改革的一種目標模式,終於被理論界的大多數同誌所承認,這是企業改革理論和企業製度建設的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我國試行股份製之際,對諸如股份製究竟是一種什麼製度。它曾經在西方經濟中起到了什麼作用,我們要通過股份製解決哪些問題,已有的股份製試點中還存在什麼弊端,下一步試點應掌握哪些康則這類的問題,看來有必要作一番冷靜的思考,以求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清晰的思路。這對避免盲目地一哄而起,促進股份製在我國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盼意義。

股份製是一種財產製度和企業組織形式,它的特點是由若幹個不同的所有者以投資入股或認購股票的方式組建企業,股東的收益按其出資的比例進行分配。

股份製的雛形最早出現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社會中。到15世紀,歐洲的一些城市出現了一批邀請每個市民入股的商業經濟組織。這時的股份經濟組織,已經開始擔負經濟職能,即為出資人謀利了,但它還遠非現代意義上的股份公司。比如,當時的股份不能轉讓,但出資人可以收回投資。17世紀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現代股份公司製度才開始逐;形成。

現代股份公司製度最鮮明的特征,是作為出資人組織的股份公司取得了獨立於出資人的法人地位,它可以自然人擁有對其私有財產的所有權一樣,擁有處置公司財產的⑩權力,而出資人股東,則無權處置公司財產;股東入股資金的所有權演變為股權,即任意處置其手中股票的權利和憑借股票領取股息、參加股東大會並進行表決的權利,與此相對應的是,股東所承擔的責任也以其出資額為限,他對公司的債務,不承擔其他個人責任。

正因為現代股份公司製度具有上述特點,才使它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沒有現代股份公司製度,就沒有近二百年來資本主義經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具體講,股份公司製度在西方市場經濟中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麵的作用:

(一)集聚資本

正如馬克思所說:“積累,即由圓形運動改為螺旋運動的再生產所引起的資本的逐漸增大,同僅僅要求改變社會資本各組成部分的量的集中比較起來,是一個極緩慢的過程。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鐵路的程度,那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馬恩全集”第24卷第688頁)生產規模的擴大,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使開辦企業所需的資本額越來越大,單個資本越來越難以承擔起經濟發展的任務,而股份公司這一發明,使單個資本的局限性得以突破,使需要巨額資本的企業得以建立,也為新技術的采用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礎。隨著公司製度的不斷完善,股份公司的集資功能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據.估計,美國各種公司的持股人目前已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如果沒有比較健全的股份公司製度,這麼多的人把自己口袋中的貨幣直接變為資本,是不可想象的。股份製在一定意義上解決了財產私人占有帶來的資金分散和社會化大生產所要求的資本相對集中的矛盾。

(二)增加企業的穗定性

在公司法人製度建立之前,企業的組織形式主要是獨資和合夥,這兩種形式的企業都屬於自然人企業。自然人企業的壽命一般是依出資人的情況而定的。獨資企業的出資人如果死亡或不願再經營下去,企業就倒閉了;合夥企業的幾個合夥人之間如果出現了分歧與不和,不管與經營本身是否有關,也往往能導致企業的散夥。另外,作為自然人企業,它們的出資人都要承擔無限經濟責任,合夥企業的出資人還要承擔連帶責任,一旦破產,出資人麵臨的將是傾家蕩產的結局。可以看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這兩種形式是不大穩定的,它們一般隻適合中小企業。

股份公司製度把公司法人從出資人那裏獨立出來,使其一旦成立,就不再把命運寄托於出資人身上。隻要公司本身不破產,任何出資人死亡或退出公司,都不會影響公司的存在。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這兩種股份製企業普遍采I的形式,把股東的經濟責任有限化,以其出資額為5.這就使得大大小小的股東可以放心地對公司投資,而不必擔心有傾家蕩產的危險,其結果,公司的出資人增加了,資本額增大了。由於股份公司的經營一般都是以龐大的資本作為後盾,其承擔經營風險的能力相對於獨資、合夥企業也大大提高,從而使股份公司在保持企業以致整個經濟的穩定性方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造就企業家階層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積聚和生產規模擴大,使經營管理的重要性和複雜性日益提高,使經營管理本身越來越成為一種專門的技術0因此,由一批受過正規訓練、掌握現代經營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專家擔負起管理的重任,躭成為一種客觀需要。股份公司製度決定的兩權分離、法人資產獨立和股份的日趨分散化,為非股東的職業經理掌握整個公司的經營管理權創造了條件。從實際情況看,一方麵,大多數投資者購買股票的動機僅在於從公司取得較高的收益(包括股份收益和股票本身的增值)而不是掌握公司的控製權,從獲得高收益的目標出發,股東一般傾向於把企業交給專家去經營而不是自己直接參預經營管理;另一方麵,市場的健全和法律的完善,使掌握公司控製權經營權的職業經理也難以做出有悖於多數股東意願的事情,事實上,這些經營者的自身利益同所有者(股東)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這就使得股東親自掌握公司的經營權成為不必要。企業家職能的獨立、企業家地位的確定和企業家階層的崛起,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的是一場革命,它加速了傳統管理方式向現代管理方式的演變,大幅度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了企業的效率,為經濟注入了活力。如果說西方經濟近幾十年內的較大發展是由於有了什麼“新”的生產要素的話,那麼可以說,這些生產要素就是大量的新技術和大批現代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