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
作者:張軍瑜
張藝謀說,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是他碰到的最好的劇本。
拍成電影後,這也是張藝謀最好的電影。
這部電影讓張藝謀把自己前期電影情節、思想見長的特點和後期電影色彩、場麵見長的特點真正融合到了一起。於是,我們看到了《金陵十三釵》;於是,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嶄新的張藝謀。我不知道張藝謀以後還會不會有超越《金陵十三釵》的作品,但此時此刻,《金陵十三釵》讓張藝謀站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座教堂,一個假神父,一群教會學生,十三個風塵女子,外邊還有一座淪陷的廢城,已經犧牲或者還活著的在拚死抵抗的中國士兵,不知道有多少的日本鬼子。愛著,恨著,猜疑著,信賴著,依靠著,善良著,凶狠著,生存著,也死亡著。當這所有的一切,都集中在一個教堂內發生的時候,除了順著教堂內那座漂亮的彩色玻璃窗向外張望,沒人知道自己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我注意到了教堂內漂亮的彩色玻璃窗。這是影片反複出現的色彩特寫。
這樣的一種彩色,和窗外戰爭的灰色,形成了一個鮮明的視覺和象征對比。張藝謀把自己在以往電影中所有能把握到的色彩技巧,全部給壓縮到了這樣的一塊彩色玻璃窗上。在教堂內發生的許多故事,都曾經拿這個彩色玻璃窗做背景;這許多的故事也把自己的背影投影在這個彩色玻璃窗上。所以,美到極致,也痛苦到極致。
這塊彩色玻璃窗會告訴你,最痛苦的感覺不是黑色的,也不是灰色的,而是七彩色的。
戰爭,或者國難,會打碎許多東西。在教堂裏,那群女學生和十三個風塵女子沒有誰比誰更高貴或者低下,她們此時都隻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被異族屠城後的中國人,女人。所以,你會看到那個叫豆蔻和香蘭的風塵女子,躲避著滿街的日本兵,結伴兒從教堂摸回自己以前的翠禧樓。豆蔻是為了尋找自己的琴弦,好給那個快要死了的叫浦生的男孩子彈奏《秦淮景》聽,她能這樣做也隻是因為浦生長得像她弟弟;不同於豆蔻的“為了別人”,香蘭冒著這麼大的危險,隻是為了找回自己的一個漂亮的耳墜兒。沒人說她們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戰爭會把一切美好都給破壞掉,隻剩下一堆碎瓷片,然後讓你按照著記憶能拚起來多少是多少。
沒人會責怪你。
這部片子之後,新一代的謀女郎倪妮應該是會徹底火起來。鞏俐、章子怡之後,謀女郎雖多,但還沒有一個可以達到鞏俐、章子怡的高度。倪妮會做到,這個出生於1988年的影片第一女主角玉墨的扮演者,在影片中的表演表現出了極強的張力,她可以是風情萬種的青樓女子,她也可以是情竇初開的女學生。倪妮讓我想起了當年的湯唯,她會和當年的湯唯一樣因為一部影片迅速火起來,但是她卻完全沒有湯唯的那些負麵爭議和負麵效應。鞏俐成鞏俐阿姨了,章子怡也在阿姨的邊兒上徘徊,以後會是倪妮的天下。
金陵十三釵,十三個風塵女子。在侵略者瘋狂的獸性麵前,她們穿上唱詩袍,懷裏揣著刀子,代替教堂裏的女學生,去赴一場和野獸與魔鬼的宴會。你會猜到她們的結局是什麼,你又不想承認她們的結局終究會這樣。
開放式的結尾,可以讓我們的善良暫時寄養。
在充滿了江南風情的《秦淮景》彈唱中,你會記著她們精致的旗袍,你會記著那些美麗的麵孔,你會記著一個古都被毀滅的塵世繁華。你還會記得戰爭,死亡,以及到底要不要寬恕的過往。 【責編/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