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機遇,創造機遇,這是人生成功的一條重要規律。
在人生中,變化無常,風雲際會,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機會和機遇,因而促成了人們的成就和成功。《把信送給加西亞》中的安德魯·羅文中尉接受了總統交給的一項一般人無法接受的任務:把信送給沒有確切地點,沒有任何聯係方式,隻知道在崇山峻嶺裏的加西亞。羅文沒有提出任何疑問,也毫無怨言,立即行動,全身心投入到行動中去。他徒步翻越了多少森林、山崗,越過了多少條河流,穿過了波濤滔天的海峽,躲過了西班牙巡邏艇的搜查,曆盡千難萬險,終於在古巴向導的引導下找到了加西亞將軍,出色地完成了這項任務。這是美國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他受到美國總統麥金萊的高度讚譽,被授予“傑出軍人勳章”。後人把他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送信人”。
送信是艱苦的,危險的,別人不去送,偏讓我送,這是不公平的吃虧的,或者說這是艱苦的危險的不公平的挑戰。但這隻是事物的一麵。而事物的另一麵是:這又是一種機遇,它使我建功立業,它使我脫穎而出!羅文如果沒有送信,能成為美國的“傑出軍人”嗎?能成為“最偉大的送信人”嗎?如果他一念之差說一句“我不能送”,他將永遠失去“送信”和“成功”的機會。
“每一次送信就是機遇”,這是送信人智慧的表現,它充滿著人生的辯證法。機遇不僅在於“藏器待時”式的等待,更在“勤思考,磨利器”式的創造。那些“有準備的頭腦”的人就是時刻在創造著機遇的人,就像牛頓時刻在思考“萬有引力”一樣,或者像一群精武苦練、絕技在身的戰士時刻在等待出擊的命令一樣。
然而生活也不乏有關機遇的遺憾:不少人因抓不住這些機遇而終生平庸終生,一事無成;更多的人是缺少“有準備的頭腦”,機遇來了,無“抓住”之本領,無施展之功夫,望“機”而興歎!
青年朋友們,你抓住機遇了嗎?你創造機遇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