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鍥而不舍才能成功(1 / 1)

耐心耕耘,鍥而不舍才會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是古往今來的人生哲理。

美國有一個女作家叫努倫·艾麗絲,她17歲開始寫小說,可她的作品一直被打入冷宮。但她一直不灰心,不氣餒,她抱著這樣的信念:“寫作、寫作、再寫作”,直到她52歲,也就是她投身寫作35周年之際才獲得成功——第一部小說出版,受到讀者歡迎。

隻有辛勤“耕耘”,才能得到“收獲”;隻有執著追求,才能獲得“正果”。隻要你努力奮鬥,就會有成果、成功。英國作家華茲華斯說:“一個崇高的目標隻要不渝地追求,就會成為奇跡。”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執著奮鬥,終成正果”的例子數不勝數。《紅樓夢》這部偉大著作是怎樣寫出來的?是曹雪芹忍著貧困和饑餓,寫了十年才寫出來的,其中經過5次重大的修改,可謂嘔心瀝血,曆盡艱辛。偉大的科學家居裏夫人放棄一切安逸的享受,日日夜夜勞作在陰暗簡陋的實驗室,經過數不勝數的挫折和困難,才發現“鐳”和“釙”這兩種放射性元素,才有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偉大成功。世界著名作家歌徳經過整整65年創作和修改,才寫出《浮士徳》這部世界名著;元代劇作家高則誠,寫元劇《琵琶記》。寫作的時候,他邊拍邊唱邊寫,他總用左手拍著幾案,用右腳踩著地板打拍子,夜以繼日足足用了三年。《琵琶記》寫成之日,隻見他書桌下右腳踏拍的地方給踏穿了一個窟窿,書桌手拍的地方,指痕竟有一寸多深……

我國著名金屬學家,材料科學家師昌緒師昌緒,就是一位耐心耕耘,鍥而不舍獲得人生輝煌的典範。幾十年來,他博覽群書,潛心研究冶金金屬,盡管他多次受到政治衝擊和人生挫折,但他始終誌存高遠,在高溫合金研發中不拋棄,不放棄,耕耘不止。當他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時候,已經是91歲了。令人感動的是,在他退休的三十年間,這位在高溫合金領域奮鬥入迷的他依然是按時上班,樂而不疲,不知老之將至。

你想成功嗎?那你就得用熱心、精心、耐心的耕耘來填充你的希望。耐心耕耘,鍥而不舍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