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從“信天遊”透視陝北民間文化藝術的特征(2 / 3)

信天遊節奏自由,曲調隨心所欲,質樸純正,隻要是陝北人,誰都能唱幾句。在陝北流傳這樣一句話,“信天遊,你想咋唱就咋唱,你想咋遊就咋遊。”它是牧羊人的隨想曲,腳夫們的調侃調,農夫們的談情歌,它粗獷豪放,自由舒展,回旋在黃土地的溝窪裏,張揚於沙灣草灘。歌者在酣暢淋漓地情感宣泄中,實現了由生理快感向藝術美感的轉化,在“一個酸曲唱出來,滿肚子的高興翻出來”的俠義暢吟中,將陝北人的個性特征、感情色彩、生活方式等抒發體現得淋漓盡致。

“信天遊”是陝北人自由天性的結晶,是陝北人敢說敢幹、咋想咋說、咋說咋唱天性的真實展示。

二、“信天遊”凝聚著陝北人民的抗爭意識

陝北人民的自由天性包含著普遍的抗爭意識,它在信天遊中同樣表現得強烈而具體。信天遊是陝北人民生活中有感而發的產物,歌唱者通過切身感受、觀察,把生活在周圍的人和事,特別是自己的悲痛境遇,在這種自然的歌唱中吐露出來。生活艱難,官府地主盤剝,封建的倫理道德、觀念更像無形的繩索,但陝北人民不甘於這種肉體和精神的痛苦壓榨,即使扭轉不了乾坤,難以實現生存的願望和心理追求,也不願屈辱忍耐,而要以粗獷豪放的歌喉,將它酣暢淋漓地“吼”出來,在精神上獲得自我解放和超越。

這種抗爭精神更多地表現在他們對自由愛情生活的歌唱中。信天遊中的情歌在當地稱為“酸曲”,在信天遊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愛情是生命之花,是生活之焰,璀璨明媚;情歌本應溫柔、甜美、極富韻律。但陝北地處荒僻,經濟發展緩慢,買賣婚姻現象非常普遍,多少有情人難成眷屬。獨特的生活使信天遊中的情歌甜中帶酸,酸中含苦,苦中蘊辣,酸甜苦辣諸味俱全。如“大河流淩小河裏轉,你把哥哥心擾亂。三十三顆蕎麥九十九道楞,妹子再好是人家的人。”又如“想你想你實想你,想得眼淚常淌哩。想你想你實想你,變成蝴蝶跟上你。”“等不上哥哥上了房,手扳住煙洞淚汪汪。拉住哥哥親了個嘴,才把冰疙瘩化成水。”這是陝北女性大膽、潑辣的求愛心態,但這種追求,常常受到多種環境以及當地習慣勢力的製約。盡管如此,這些富有理想、追求的女性依然是“雞蛋殼殼點燈半炕炕明,酒盎盎量米不嫌哥哥窮。”而且為了抗爭包辦婚姻,求得婚姻的解放和自由,發出了斬釘截鐵的誓言,與封建傳統勢力進行堅決的抗爭:“羊羔羔上樹吃柳梢,拿上死命和你交。”情哥哥們也不示弱:“隻要和妹妹搭對對,鍘刀斷送也不後悔。”並發誓“我壞良心毒蛇咂,你壞良心變驢馬。”這是真摯熱烈的愛情,堅定忠貞的情操,同時又是強烈執著的追求和抗爭。有許多女性出於無奈,身不由己,被迫成婚但她們的抗爭和對愛情的追求,卻能延續到婚後生活中。“爹媽生我九菊花,給我配了醜南瓜”;“大大媽媽心眼瞎,給我尋了個猴娃娃”等等,這些對包辦婚姻的譏諷和咒罵,使人們難以忘記。這種為封建禮教所不齒的情和愛,在他們的眼裏卻是山中清泉,海上初日,至美至純,真情詠歌。對現實的不滿,對封建禮教的不滿全在一聲聲的歌裏了。最為典型的要數《蘭花花》,歌中首先讚美了蘭花花美麗動人的形象,“青線線藍線線,藍格瑩瑩的彩,生下一個蘭花花實實愛死人。”接著敘述了財主家逼娶蘭花花的過程,蘭花花一個孤身弱女子難擋財主家的迎娶,“撇下我那情哥哥抬進了周家。”當“蘭花花下轎來從西望到個東,照見周家的猴老子好比一座墳”時,難以控製胸中怒火,立刻詛咒“你要死來早早的死,前晌死了蘭花花後晌走,”蘭花花要“手提上羊肉懷裏揣上糕,潑上性命往哥哥家跑,”追求那“我和我的情哥哥有拉不完的話,咱們二人死死活活常在一搭”的理想愛情。

信天遊浸透著陝北人的抗爭精神,伴隨著陝北人民從昨天走到今天,並將從今天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