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場給小諾爾曼也帶來許多困難,那時,他已經是13歲了,是個高年級的學生了,學校的功課越來越多,而田裏的活也需要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他雖然經常是幫助祖父幹活,但是,這一段時間,祖父看到亨利的活實在太多,就讓諾爾曼幫助父親幹活。父親是個體格健壯的人,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是個吃苦耐勞,不知疲倦的人。每當春、夏、秋三季,他總是頂著星星下地,一直幹到月亮升起才回家,勞動的時間之長,簡直令人難以置信。諾爾曼秉承了父親的血統和體質,體格健壯,動作敏捷,很有力氣。由於經常從事挖溝鋤地、扛麻袋裝車、揮斧劈柴等農活,使得他兩臂長得粗壯有力,兩肩很寬,肌肉發達。在農田裏幹活,顯得很順手。他腦筋靈活,還時常有些小竅門,走些捷徑,提高了勞動效率。
祖父看到小諾爾曼喜歡在地裏幹活,不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不是去釣魚,就是去打雀,或者去洗澡。他不貪玩,不怕髒不怕累,感到相當滿意,但與此同時,心裏也多少有點憂慮,因為他始終認為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農活這樣忙,把孩子拴在田地裏,影響了孩子的遠大前程,可就是得不償失了。所以,每當收獲季節來臨的時候,老人家總是密切注視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他看到諾爾曼同父親、叔父、表兄弟以及親友們坐在叮叮當當直響的老式收割機後麵的拖車上,一麵喊著一麵唱著到下一個農場去幫助收割。看他那高興的勁頭,看他那濃厚的興趣,老人家的心情越來越憂慮:難道這個孩子真的要和土地打一輩子交道嗎?
小諾爾曼看到地裏有那麼多的農活需要做,他的父親又是多麼希望有一個好幫手啊!於是,他想,自己已經長大了,放下農活去學校裏學習,讓父親一個人在地裏忙,有些與心不忍,孝順的孩子應當替父母分憂。因此他萌生了不再去上學,一心一意在農場幹活的想法。
有一天,他和父親在地裏忙了一天,傍晚匆匆吃完了飯,就走到父親身邊,輕聲對父親說,他是否可以不再上學而留在家裏幫助父親幹活。父親聽了諾爾曼的話,睜大了雙眼,足足看了兒子半分鍾,心裏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十幾歲的小孩子,就有這樣的孝心,能夠體貼父親的辛苦,不禁使他樂滋滋地伸手摸著孩子的頭,理順那蓬亂的頭發,搖了搖頭,堅定地說:“這是絕對不行的,爸爸再苦再累,也要供你上學。”
亨利在對知識的看法上,與他的父親納爾斯是完全一致的。別看亨利說起話來很實在,談吐之時並不帶有多少漂亮的字眼兒,但他平時非常酷愛讀書,隻要能看到的書籍,他都是抽出時間認真地加以閱讀。有一次,全家都在地窖裏躲避龍卷風,為了不讓冷風吹進來,亨利用那寬闊有力的背脊緊緊地頂住地窖的門,即使是在這樣的時候,在倚門而立的情況下,他仍然借助昏暗的燭光,專心致誌地閱讀著《星期六郵報》。至今,他還在悔恨自己沒有讀完那個商業專科學校的課程。
別看平時亨利少言寡語,實際上他是一個很有頭腦、善於思考、思維縝密的人。他並沒有簡單地拒絕兒子的要求。他想到,兒子一旦有了這種想法,就可能影響學習興趣,分散精力,成績下降,那樣的話就會兩頭都誤事,而更主要的是耽誤孩子的前途。他認為這種思想苗頭一定要重視,不能一兩句話就解決問題。於是,亨利安詳而沉著地對兒子說,如果你留在家裏幹活,固然可以幫很大的忙,減輕父親的負擔,父親當然是非常高興的,也體會到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但是因此而不上學,那麼損失就更大了。爸爸自己怎麼吃苦,也要供你上學,你念好了書,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風度的人,將來幹點大事,那爸爸就心滿意足了。你隻有好好學習,將來有了出息,才是對爸爸的最大的報答。這些細心而誠懇、充滿愛心和希望的話語,從父親嘴裏說出來,諾爾曼就感到越發實在,越發真切,越發令人動心。
老納爾斯聽說了這件事,立即放下鋤頭,向亨利家奔來。他猛地推開房門,一腳門裏一腳門外,氣喘籲籲朝兒子吼起來:“怎麼回事?是怎麼回事?你昏了頭了嗎?”亨利立刻站了起來,低聲下氣地向父親說明了原委。老納爾斯這才平靜下來,走到孫子身旁,摸著諾爾曼的頭,親切地說:“諾姆,我的好孩子,你爸爸說得對,等你年紀再大一些,你就會明白你父親的意見是完全正確的。假如你希望將來自己的肚子能吃得飽一些,吃得好一些,那麼現在你就應該讓自己的腦袋多裝一些知識。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啊!”在小諾爾曼聽來,父親的話實在真切,而祖父的話則富於哲理,說服力要更強一些。他明白了知識的重要,更知道祖父和父親的苦心。自此,他徹底打消了要放棄上學的想法,集中全部精力學習知識,他的學習更好了。老師明顯地感到,諾爾曼的成績越來越好,他的堅韌不拔的品格在發揮作用,他的聰明頭腦和善於思考的潛能在逐漸釋放出來。她隱約地預感到,將來這個孩子一定會有出息,一定會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
小諾爾曼在學校裏是個好學生,在家裏也是個好孩子。每天放學回到家裏,總是放下書包,急忙跑出來,不是幫助祖父幹活,就是幫助父親幹活。有時他還拿起砍刀和繩子,奔到山林裏去,砍伐枯樹枯枝,為家裏弄回燒柴。手磨起了血泡,臉被灌木枝上的尖刺劃出血口子,他都不在乎。冬天臉凍得通紅,幹得累了,滿身是汗,濕透了棉襖棉褲,消了汗,變得冰涼,他不聲不響,背著大捆的劈柴,樂哈哈地堆到院子裏。祖父的院子裏堆成一個小柴垛,自家的院子裏也同樣堆了一大堆。兩家人全年燒的木柴,基本上都是小諾爾曼弄回來的,減輕了祖父和父親的負擔。好在山林離家很近,他每次背不回來多少,但是小諾爾曼就是有個韌勁,看著柴堆一天一天高起來,他心裏就越來越有奔頭,越來越有希望。細水長流,積少成多,家裏的燒柴是不用大人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