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大自然的兒子(2 / 3)

屋外真是又一番天地,大地飄香,鳥語蟬鳴,暖洋洋的太陽照射著大地,一層層地氣徐徐上升。園子裏的果樹已經開花,養的小雞在奔跑覓食。人們哪有心思看這司空見慣的景象,心裏隻是惦著小諾姆。耳朵裏聽著孩子的哭聲,心裏希望哭聲停止才好。不知不覺,雞叫聲,鳥叫聲,蟬鳴聲,傳進了大人耳朵,而那令人煩躁的嬰兒哭聲卻沒有了。這時三雙眼睛一齊投向小諾姆,奇跡出現了:孩子咧著小嘴正在笑呢。兩隻小手上下擺動,不時抓住爺爺的胡子。好半天,老納爾斯才覺得下巴有些癢,再看小孩已經安靜多了。老納爾斯笑著說:“農民的孩子嘛!看到大地和田野就不哭了。老太婆,怎麼樣,按我說的做沒錯。”

接著,三個大人眾星捧月一樣,簇擁著祖父懷裏的小寶貝,在院子裏走來走去,小家夥更歡實了。又走出院門,祖父一手托著小諾姆的雙腳,一手扶著腰,讓孩子看看長勢喜人的田地。小諾姆小腿上下亂蹬,小手不停地搖擺,笑得更甜了。這時,大人們別提多高興了。這幾個月來,孩子又哭又鬧,沒想到一到外麵來,就立刻變了樣。

這回老納爾斯就有些神氣了,是他的主意使孫子高興了。老頭子更堅定地對兒媳說:“到外麵經點風雨,孩子得不了病,就像小苗一樣,總是在溫室裏是不能長大的。今後每天都要把我的大孫子抱到外麵來玩。”

從此,吃完了早飯,收拾完碗筷,母親就把小諾姆抱到屋外去,看大自然的風光。隻要一到屋外,小諾姆就顯得格外高興,不哭不鬧,手舞足蹈。由此也養成了孩子的一個毛病,隻要是悶在屋裏,看不到陽光,看不到田野,看不到綠樹,他就不自在。整個夏天,小諾姆都是經常在戶外活動,在大自然中成長。

轉眼又到了春季播種的時節了,小諾姆的祖父和父親在去年秋天又開墾了幾畝荒地,今年春天的活就更忙了。兩個男人起早貪黑地在田地裏施肥,平整土地,收拾麥茬。新開墾的幾畝地,草根樹根特別多,需要清理出去。要使原來板結的荒地鬆軟起來,要三番五次地打碎土塊。地裏的活實在太多,眼看到了播種的時候,老納爾斯隻好讓老太太也到田裏去幹些輕微的活計,家務活和照看小諾姆就隻好由兒媳一個人來承擔了。

三個人每天天不亮就要到田裏去幹一陣活,家裏兒媳就忙著準備早飯。這時小諾姆正在熟睡。全家人匆匆吃了早飯,三個人都忙著去幹活,小諾姆也醒了。母親隻好一隻手抱著兒子,一隻手忙著收拾碗碟刀叉。這時,小諾姆已經會走路了,他似乎很懂事,每當母親忙這忙那的時候,就自己掙紮著要下地。母親把他放在地上,他就邁著不太穩當的小步,前後左右跟著母親踱來踱去,稍稍減輕了母親的負擔。有時當屋門開著的時候,就走到屋外,在院子裏玩。小諾姆一到院子裏,就高興起來。母親唯恐兒子受涼,總想把他弄到屋裏去。而小諾姆會走路有了活動的自由,母親一眼照顧不到,就偷偷地又到外麵去了。後來,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母親也實在太忙,索性任由小諾姆在外麵玩,自己忙活計,倒也輕鬆了許多。

這一年小苗的長勢非常好,到了五六月份時,小麥已經有一尺多高了,綠油油、粗壯壯。納爾斯父子看著麥田,心裏實在高興,忘卻了苦累,心情更暢快了,蒔弄莊稼更來勁了。這一天,小諾姆的母親正在洗換下來的一大堆衣服,還要不時到灶前看著火,鍋裏煮著全家的午飯。這些天來,小諾姆十分懂事,自己在院子裏玩,從來不打擾母親。

晌午田地裏幹活的人都樂滋滋地回來吃午飯了。老納爾斯的習慣是,每回到家裏來,必先抱起孫子親熱一陣,這才能吃飯或幹別的。今天也是一樣,納爾斯沒等進到院子裏來,就大聲嚷起來:“小諾姆,小諾姆,看爺爺給你帶回來什麼好東西了!”

他連叫了幾聲,小諾姆也沒有出現。進到屋子裏也不見孫子的影子。急忙問兒媳,兒媳說:“小諾姆很懂事,在院子裏玩呢!”納爾斯說:“院子裏沒有哇?”父親和祖母也沒有看見小諾姆。立時四個人一齊放下手中的活計,在屋裏和院子裏尋找。找遍了各個角落也不見小諾姆的影子。大人們開始著急了,兩三歲的小孩子,能到哪裏去呢?一旦碰到摔著或讓牲口踢了,那可不得了。全家人又在屋裏屋外仔細地邊叫邊找了好一陣子,仍然沒有蹤影。鄰居們聽說老納爾斯的孫子不見了,也都放下飯碗,過來幫助尋找。過了半個來鍾頭,大家垂頭喪氣地回來了。這時已經聽到祖母和母親的抽泣聲、外祖母的埋怨聲,男人們的歎氣聲。大家齊集院門口,神情緊張起來。

還是老納爾斯有些主見,在院門口,告訴大家不要緊張,孩子不會走得太遠,還是要在附近仔細找一找。大家一聽也覺得很對,不自覺地四下張望。小諾姆的父親眼望麥田,目光呆滯,心裏沒了主意。突然,他發現不遠處麥田裏有一塊兩三米見方的麥苗矮了許多,缺了許多。幾乎是天天看著麥苗長大的父親,立時感到異常。他要去看個究竟。他獨自走到麥田裏,“爸爸,你們快過來呀!”亨利·布洛格一到那塊缺了苗的麥田附近,就大聲地喊了起來。大家急忙奔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