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納就這樣一方麵在自然狀態下接受著外在的影響,同時,又在父母的有意安排中受到智慧的啟迪。
終其一生,父親對維納的影響和作用是巨大的。維納的母親在這期間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維納對親人的真正回憶是以母親為第一印象的。
他們住所的前院有個小花園,園中綠草掩映,母親常領他到那裏散步,她手裏常拿著本書。一有可能,她就興致勃勃地地給小兒子講裏麵的故事,最常講的是吉卜林《森林之書》中的精彩片斷,有時她還讓兒子隨她一起朗讀。小維納陶醉在那動聽的故事和母親優美的音調之中,那是一種如沐浴溫暖陽光般的享受。
母親還特別喜歡唱歌,花園中玩累了,或者念故事的興頭過去了,她就給兒子唱歌。小維納因此還形成了一個習慣,他要睡覺時,隻有聽到母親的歌聲,才能酣然甜美地入睡。母親那時經常唱的歌曲是《天皇》,這首歌的唱腔時時縈繞在維納對母親的早期回憶中。他那既嚴肅又溫和的父親,偶然也加入進來,但他喜歡的是俄國革命歌曲,它們反而不能讓他入睡,但他也得乖乖地躺在那裏。
母親給他讀《森林之書》的時候,維納3歲半左右,那時他已經能較順利地獨立看書了。他具體是怎樣學會認字和看書的,連他自己也弄不太清楚。常有的情況是,他常坐在父親寫字台前能容膝的地方,聽他父親和朋友們談論時局和某些問題,漸漸地他懂得了許多學術界的情況。他一有什麼想法,就在大庭廣眾中提出來,大家哄然一笑,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他有時還反駁幾句。平時讀書的時候,有什麼字不會的,或者有哪些問題不懂,當問到可怕的父親時,他還是溫和地答複了。
維納的父親,作為一個大學教授,卻沒輕視一個3歲小孩提出的問題,這是值得慶幸的。因為他明白:小孩的問題並非無稽之談。
小維納從小就對讀書有濃厚的興趣,因為他在其中享受了少有的樂趣。母親給他講了好些故事,聽時很高興,過後又總是覺得不過癮,就把那書拿出來自己看。他覺得看書的樂趣比聽故事更強烈也更紮實。
沒事時,他還小心翼翼地翻讀父親的藏書。父親的書特別多,種類也多,有的書他看不懂,就借助書中的圖畫去充分地發揮想象,在這幻想的馳騁中,領會到更大的樂趣。在父親的書中,他最喜歡科普一類,而且他努力把它們看懂。父親從來不約束他非得看什麼書,或者不要看什麼,隻是任著他的興趣來,在此基礎上提供更大的幫助。
那時,維納的父親有個叫霍爾的老朋友,是個律師,可他一隻眼睛瞎,一個耳朵聾,過著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維納3歲生日那天,他送來一本舊書——伍德《博物史》中的“哺乳動物”分冊——作禮物,那本書很破舊,父母不慎把它丟失了,為了免得霍爾以後提起來不高興,就又買了一本來代替。這本書的經曆特別引起了維納的興趣,加之書中動物學知識和現象的吸引,他很費力地翻讀著。書中的圖片還是深深地吸引了他。同時,禮物中還有一本不知誰送的初級科學讀物,書中談到了神秘的天體係統、有趣的行星係和新奇的光的性質等,他盡情地感受著、閱讀著。
與此同時,他還盡情地讀著李太太的著作。這位李太太是父親的一位朋友的妻子,她是一家兒童讀物的作者和插圖家。因為對她本人的熟悉,讀起來越發感到親近和溫暖。
由此可見,書作為禮物,對於孩子的價值不隻是禮物。因為贈與人比較熟悉,或者因為這本書對於孩子的特殊性——如李太太的作者身份對於小維納,這些都常常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神秘感和親切感,從此閱讀興趣大增,而且還能培養孩子尊敬他人、愛護圖書的良好品行。
一般情況下,我們給孩子的禮物都重實惠,或者金錢,或者衣物,而孩子麵對這些錢或者錢的代替物,將激發起一種怎樣的心理傾向呢?那激發的將是錢本位、物欲第一、自私自利等極壞的心理。而作為禮物的書,卻可以因其特殊情況,給孩子的生命中帶來一份驚喜、幾分營養!
維納的父親更深諳教育孩子的要義。1898年夏天,他到歐洲旅行。長時間旅行在外,思家之心常用信件往來傳遞。每給妻子寄信,總不忘給小兒子寫上幾句。小維納讀了這些信,那種感覺真是新奇強烈而美好的。他深切地體會,這就是溫暖綿長的父愛啊!而讓維納最高興的,還是父親單獨給他的明信片,除了殷殷囑咐以外,上麵常寫著自己的觀感,介紹許多歐洲風物。這讓小維納眼界頓開,從此知道了有那麼個廣大、優美、新奇的地方叫歐洲。對許多知識,他更感興趣,也正是從此以後,他開始大量翻閱一些動物學書籍和雜誌,對博物學興趣更濃了。
維納後來回憶,他這時正讀的《愛麗斯漫遊奇境記》,並沒能對它有深入體會,而是過了幾年以後,他才能領略到作家路易斯·卡羅爾的幽默風格。其實,某些書,孩子隻要有興趣讀,有的地方可能讀不懂,這時,我們也沒必要約束他。興趣是寶貴的,讓他從興趣中尋找興趣就是了。
維納喜歡到自然界中去玩,他熱衷有興趣地讀書,當然他更愛玩——玩具。
從他本人的回憶中我們得知,維納當年的玩具是很多的,他的家庭在買玩具上可以說是舍得投入。請看他的回憶:
(那時)有一樣玩具我記得非常清楚,那是一隻用繩牽著玩的小兵艦模型。當時正處在美西戰爭時期,玩具軍艦在少年中極為流行。到現在我還能想起,在無畏戰艦出現以前的一段過渡時期,那玩具戰艦上白色的油漆和筆直的桅杆,以及由副炮組形成的小甲板炮塔,而隻有少數炮塔裝有較大口徑的主炮。
可以說,小維納的玩具是複雜的,而不隻是一些簡單的布娃娃、會叫的小狗、上發條以後能跳的大公雞等。維納的父母清楚,玩具對孩子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方麵,它適應孩子愛玩好動的天性,讓他親自動手動腳,盡情地玩起來;另一方麵,玩具讓孩子做的不是為了玩而玩,不是一個機械保姆,而是讓作為科技結晶的玩具,引發娃娃的好奇心,培養對新奇事物的興趣,讓他邊玩邊想,在玩的鬆散自由的愉快中得到智力上的開發。可以說維納父母的想法特別正確。
一年以後,小維納隨家人到外地旅遊,坐在真正的火車上極目遠望,聽著火車有節奏的哢嚓聲,他幼小的心裏既緊張興奮,又幸福快樂,因為他覺得自己仿佛一下子長大了,而且深深地愛上了鐵道技術,大有來日獻身於此的味道。這次坐火車的經曆,之所以能讓他產生這麼強烈的感受,是因為他有一列功能比較齊備、外形極其逼真的玩具小火車,他熟悉它,喜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