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淡定者不悲觀,悲觀則棄(3 / 3)

4. 要快樂,就要把精力放在好事上

人生中的好事總比壞事多,不要隻注意到壞事,要把精力集中在好事上,才能夠快樂。

一個杯子從側麵看會是個長方形,從上麵看會是個圓形。同樣,每個人的生活也正如一個杯子一樣,很多時候隻要換一個想法、換一種心情或者是換一個角度,那麼,同樣的際遇就會給人帶去不一樣的影響。

安娜是一位年輕美麗的美國女人,剛結婚不久就隨著丈夫到沙漠腹地參加軍事演習。她獨自一人留守在一間集裝箱一樣的小鐵皮屋裏,這裏天氣酷熱,四周生活的也都是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他們都不懂英語,所以無法和安娜進行交流。安娜感到十分孤獨無助、焦躁難安,於是她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的父母,告訴他們自己想要離開這個地方。

很快,安娜的父親就給她回了信,信上隻寫了一行字:“兩個人同時從牢房的鐵窗口向外看,一個人隻看到了滿地的泥土,而另外一個人則看到了滿天的繁星。”

剛開始的時候,安娜並沒有理解父親信中的含義,在反複讀了好幾遍以後,她才感到十分慚愧,於是決定留下來在這片沙漠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一片“繁星”。安娜不再像以前那麼悲觀消沉了,她開始積極地和當地人交往,學習他們的語言和風俗文化,她非常熱愛當地的陶器和紡織品。由於安娜待人十分熱情友好,所以當地人都願意將自己珍藏已久的陶器和紡織品送給她作禮物。

這一切,都讓安娜十分感動,同時也讓她的求知欲與日俱增。她開始積極地投入研究沙漠植物的生長情況,甚至還掌握了有關土撥鼠的生活習性,並觀賞起沙漠的日出日落情況,等等。

如此一來,原先纏繞著安娜的那些悲觀和孤獨也開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積極地冒險和不斷地進取。後來,安娜將自己的一些新發現和感觸寫成了一本書,兩年後,這本名叫《快樂的城堡》的書出版了,安娜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一片“繁星”。

其實,原先的沙漠沒有變,當地的居民也沒有變,變的隻是安娜個人的人生視角。視角不同也會讓一個人變成另外一個人,並讓人生也跟著不同。

有一對孿生的小姑娘一起走進了一座玫瑰園,沒過多久,其中一個小姑娘哭著跑了出來,對媽媽說:“這個地方壞透了,雖然裏麵有很多花,可是每朵花的下麵都長有刺。”沒多久,另外一個小姑娘也來到了媽媽的麵前:“媽媽,媽媽,這個地方簡直太棒了,每叢刺中都長有許多美麗的花。”

樂觀的人說:“夜色越是黑暗,星星也就越發明亮。”悲觀的人說:“星星愈是明亮,說明夜色愈是黑暗。”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存有多麵性的,既有好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關鍵就是要看你會從哪個角度去觀察。假如你看到的是事物積極美好的一麵,那麼你的心情就是快樂的;相反,你總是看事物中不好的一麵,那麼你的心情也會是痛苦和沮喪的。

古語有雲:“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和打擊,但是隻要保持一種樂觀開朗的態度、積極向上的想法、心平氣和的心境,換一個視角去看待問題,那麼你的生活將會呈現出一副晴朗明媚的局麵。

英國文學史上最頹廢的厭世主義者約拿丹·史威佛特每次在過生日的時候都會穿一身黑衣,並在餐桌上擺滿了素食,以此表示對自己的出世感到遺憾。即便如此,他也依然熱情地讚美幸福與快樂是促進健康的重要力量。

傑克和皮特是認識多年的好朋友。傑克如今住在紐約城內,曾經是皮特的演講經紀人。一天,傑克在芝加哥碰見了久未見麵的皮特,就好心好意地帶皮特回到了紐約的一座農場。途中,皮特問傑克如何才可以消除憂慮,於是傑克就給皮特說了下麵這樣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

“我曾經是一個非常憂慮悲傷的人,”傑克慢慢地說道,“但是,10年前的一個春天,我走過紐約城內的一條街道時,有個情景讓我一下子消除了所有的憂慮。整個事情發生的過程隻有短短十幾秒鍾,可就是在一刹那,我對生命的意義有了全新的了解,這一切要比前些年所學到的還要多。最近這兩年,我在紐約城內開了家雜貨店,由於經營不善,不僅花光了我所有的積蓄,甚至還為此欠下了一大筆債務,估計要花上五六年的時間才可以償還。我剛剛在上個星期六停止了營業,準備去銀行貸款,以便在芝加哥再重新找份工作。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人,失去了所有的信心和鬥誌。

“忽然間,我看到有個人從街道的另外一頭走了過來,那個人沒有雙腿,隻是坐在一塊安裝著溜冰鞋滑輪的小木板上麵,兩隻手各用木棍支撐著前行。他慢慢地橫過街道,輕輕地提起小木板打算登上路邊的人行道。就在那一刹那,我們的視線相遇了,可是他對我抱以坦然的一笑,並非常有精神地向我打了聲招呼:‘早安,先生,今天的天氣真好啊!’我看著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富有啊。我有健全的雙足,可以到處行走,為什麼還要這樣悲觀呢?這位失去了雙腿的人都可以過得如此開心,我這個四肢健全的人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我打起了精神,原本隻打算去銀行借100元的,可是現在我改變主意了,我非常有信心地表示我要到芝加哥去尋找一份工作。最後,我借到了錢,也順利地找到了工作。”

從這個故事裏我們能夠體會到,很多時候,我們眼中所謂的痛苦和不幸其實算不了什麼,隻要你肯換一個視角去看一看周遭,你就會發現你並不是最不幸的那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一個士兵在戰爭中被炮彈的碎片刮傷了喉嚨,流了很多血,於是,他寫了張紙條問醫生:“我還能活下去嗎?”醫生回答說:“可以的。”他又接著問:“那我還可以說話嗎?”醫生還是很肯定地回答了他。最後,這個士兵在紙條上寫道:“我還真幸運,那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是啊,看完這些,你完全有理由停止自己的悲傷和憂慮,並勇敢地對自己說:“我還有什麼好憂慮的呢?”最後,也許你就會發現,你現在所遇到的事情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不值得你去擔憂。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在自己一帆風順時,覺得生活美好幸福,而一旦遇到了挫折和困境,就會覺得生活充滿了黑暗,甚至還會悲觀消極得如同世界末日來臨了一般。所以說,個人的主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事業。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擁有大量的優點,而隻存在些許的不足。但是問題的關鍵點是,你要如何發現並正確對待這大量和些許之間的關係。當你拿著自己的大量的優點和別人些許的不足進行比較時,你會由衷地發出感歎:原來我有這麼多的長處,是這麼幸福的一個人啊!

艾迪·瑞肯貝克和朋友一起在太平洋上悲觀絕望地漂流了21天之後,說道:“我從中學到了一點——人隻要還有淡水可以喝,有東西可以吃,那麼就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會有大量的事情是好的,而另外少許的事情是不好的。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就該學會轉換視角,把精神放在這大量的好事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