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縣域經濟發展整體論(1 / 3)

內容提要:本文應用係統整體論的觀點,闡明了縣域經濟的內在整體觀,論述了縣域經濟發展的整體運作觀和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整體操作方略觀。

關鍵詞:縣域經濟統整體論整體操作

An Integral Discussion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owns and Counties

Abstract:The author expounded integrall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owns and counties with the viewpoints of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And also discussed integrally the fun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owns and counties。

Key words:county economy, the theory of systematic integration, integral operation view

1 縣域經濟的整體觀

縣域經濟——縣級行政區域經濟,是按照自然地域、經濟內在聯係、商品流向以及社會、政治發展需要,在長期演變中形成的,它既是相對穩定的基本行政單元經濟,又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在我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國度裏分布著2000多個縣,縣域經濟的興衰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對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縣域經濟涵蓋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即工業、農業(農林牧水等)、商業、交通運輸業與郵電通訊、文教衛生科技、城建、金融、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等,在國民經濟的運作中它們有機地聯係在一起,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成為國民經濟網絡的基本網絡(單元)。這個整體(係統)內部有著相互聯係、相互作用、相互製約的關係。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不僅養活著12億中國人口,為人類提供了糧食、油料、蔬菜、肉奶蛋等基本生存資料,而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原料,為工業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是資金積累的主要來源和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唯一生產部門和重要生產部門,它為國民經濟提供燃料動力和科學實驗手段,為農業、運輸業、通訊等提供了裝備。商業以“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為宗旨,搞好流通,從市場需要出發,幫助國民經濟生產部門生產更多更好的適銷對路商品,保障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的先行官,是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生產和消費之間經濟聯係的紐帶,是生產發展的基礎條件。郵電通訊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為社會傳遞信息的部門,通過提供快速、高效、優質的各種通信手段,縮短空間距離,節省社會勞動時間,把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各個環節有機聯係起來,為經濟建設和人民服務。城鎮和村落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活動集散地,是城鄉聯係的紐帶和橋梁。教育為國民經濟發展培養勞動後備力量和不同水平的各種人才。科技為工業、農業等部門發展提供支撐和先進技能。衛生為勞動者提供保健和醫療。政府機關作為上層建築,肩負著管理經濟社會的重任。上述縣域經濟各個部門不是簡單的機械堆積,而是一個有機聯係的整體。

縣域經濟還是一個獨立進行生產力布局和獨立進行生產和再生產運動的基本單位,它自身也是一個多層次的地域組合整體。它一般由縣城——一般建製鎮——集鎮——村落等經濟活動中心組成。縣城是全縣人口、經濟、科學、文化的空間集聚活動中心,建製鎮和集鎮是鄉(鎮)域範圍或更大範圍的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村落是村域經濟和庭院(農戶)經濟活動中心。這些中心作為興辦工業的集中地,農副產品交易的集中地,工農業產品的集散地,使生產和流通銜接起來,從而使整個縣域經濟得以持續運轉,成為具有生命力的經濟有機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