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我這樣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在校生談考學經驗6(1 / 3)

叩響夢想之門2009級美術係溫馨。

2008年7月,高中最後一學年就要開始了,我繪畫的啟蒙老師李老師打電話給我媽媽。在電話中,李老師把我成為藝術類考生考大學的優勢,選擇學校的優勢等說得很詳細,尤其“文化課成績要求不高”是最打動我媽媽的一句話。因為雖然我是北京市重點學校的學生,但我在高中前兩年成績並不突出,高考時很有可能考不上一本學校,但是李老師說如果我是藝術考生,就可以考上藝術類的一本學校,像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院、北京電影學院等。於是,2008年8月初,媽媽“通知”我去當藝術類考生。

為夢想努力。

2008年10月,在我18歲生日過完後沒多久,我就開始了藝考的準備,我開始了解到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藝考生是多麼的困難。畫室簡陋的條件、寒冷的氣候、對自己的能力感到難過等等,都成為我眼前的巨大牆壁,阻礙我前行的路。但是麵對這些巨大的牆壁我並不退縮,那時我很喜歡聽《十項全能》這首歌,因為它裏麵的有一句歌詞深得我心:“當所有代價不用問,所有夢想都可能。”為此,我經常從早上畫到淩晨4點,6點又被凍起來繼續畫。

當我得知北京電影學院一試今年是考半身像時,我慌了,因為我之前並沒有畫過半身像,於是我們畫室的校長為我請了央美的教授對我進行了一段時間專門針對半身像的輔導,老師孜孜不倦地教誨與傳授,再加上我努力而又堅強的意誌,終於在臨考前把半身像搞定了。但那僅僅是一試,北京電影學院招的學生對各方麵素質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我還要為二試三試做足準備。我要報考的是北京電影學院美術係影視廣告導演方向,針對影視廣告作品分析的考試和口試,我請教了我所在畫室之前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的學長,他們告訴了我很多考試時的實戰技巧,以及應該看哪些相關書籍、影視資料。在為專業準備的幾個月裏,我對廣告導演這個專業也越來越感興趣。

不誇張地說,藝考改變了我很多,它把我培養成一個不怕髒、不怕累、堅強、勇敢的女孩兒。在畫室裏與同畫室的考生相互廝殺,出了畫室與來自全國的考生相互競爭、比拚。這些使我從一個每天要哭3次的女孩兒蛻變到一個內心剛硬、堅強、自信的女孩兒。我相信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很好的考驗,這也是給我美麗的18歲最好的禮物。

目標:北京電影學院。

那天我永生難忘——2009年2月5日,天氣寒冷,但北京電影學院卻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因為一年一度的北京電影學院招生考試又要開始了。我當時的報考序號是一號,因此在一試中也是坐在第一排,我按照自己總結的經驗:“模特在時畫頭手,模特休息畫衣服。”在緊張忙碌中兩個半小時很快就過去了。2月9日是北京電影學院的複試,當天的考試內容是影視廣告作品分析,要求考生針對所播放的電視廣告片,進行切中主題訴求的創作分析,以書麵形式完成考卷。廣告一共看兩遍,在這兩遍中我集中精神,不斷地用筆記錄著一些細節、內容等,以防提筆時忘了內容。2月11日是口試,5位老師不斷地問我問題,還要搶答以及與對手合作。當得知我還兼報了其他院校時,老師問我:如果都考上了,你選哪一個?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的考試采取一輪淘汰製,一試不過就不能參加二試。一試發榜時我並不緊張,但二試發榜時我特緊張,我甚至在發榜前一小時就在發榜處等著。

藝術類考試結束了,還有3個月就要迎來高考,我報考的北京電影學院美術係影視廣告導演方向,不僅要看專業課成績,還要看文化課成績,雙方各占百分之五十,可謂實力相當。為了能實現我的目標,我回學校後還要努力學習文化課知識。在離開學校之前,我的語文成績經常考全班前幾名,可是由於專心準備藝考,回到學校複習文化課時,我的語文一度不及格,這讓我遭受了不小的打擊,數學也因為長時間不練習,成績差得讓我難過不已,但是我沒有因為這些打擊而一厥不振,反而更加努力,因為我知道夢想成不成功,全看高考了。我在學校上課時努力學習,下課後還要進行家教補習,每天生活都圍繞著學習,很是充實。不久後我的一模成績很不令人滿意,於是我更加努力。二模成績提高了近100分,令我欣喜不已。最終的成績證明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又想起了那句歌詞——當所有代價不用問,所有夢想都有可能。

考試心得。

從我親身的經曆,我認為報考美術係影視廣告導演的學生需要為藝考做的準備是多方麵的:

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美術係影視廣告導演專業,一試的考試不外乎是兩種:一種是素描考試,一種是分鏡頭的考試。到底要考哪一個,就要看考生報考那年的《北京電影學院——專業介紹與考試輔導》。如果今年考到素描,那就是說廣告導演專業的考生會和整個美術係的考生一起考一試,這就需要考生要在畫半身像的考試中脫穎而出。我相信對於大多數藝術生來說,這一項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在考前要注意的是,不管哪個角度的半身像都要去大量練習,因為考生報考時的序號決定了你考試時的座位,如果你的座位被安排得很靠前,那你有可能就畫仰視的半生像;如果座位靠後就有可能得站著畫,那你畫的可能就是微俯的半身像。座位序號考生是不可能預測的,這就需要考生自己的繪畫基本功要紮實,無論是在180°以內哪一個角度,都能畫才行。

一試的第二種是影視廣告導演專業才有的分鏡頭考試。考試內容是命題創作,即要求考生寫出創意文案並繪製不少於10幅的鏡頭畫麵。這個題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對影視廣告創作的構成、創意文案寫作以及繪製分鏡頭畫麵的基礎能力。所以不論你報考美術係哪個專業,考前都要勤畫,即使你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美術係,在大一、大二都有美術課,你的畫畫水平直接影響到你的學期成績和未來的專業成績。比如,你報考的是廣告導演專業,那麼分鏡頭是最基本的,分鏡頭的優劣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你對分鏡頭的設計、構思,另一部分是你的繪畫水平。但是即使你的分鏡頭構思巧妙,卻因為你的繪畫水平不夠,不能夠準確表達你設計的巧妙鏡頭,就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舉個例子:假如我設計了一個俯視鏡頭,但因為我的畫工不到位,我表現不出這是俯視,甚至讓人誤以為是平視,這就很糟糕了。我想大家可以看明白一些北京電影學院美術係對考生的要求了——不僅要畫得好,而且要腦子靈活、構思好。

二試,美術係影視廣告導演方向考的是影視廣告作品分析,要求考生針對所播放的廣告片進行切中主題訴求的創作分析,以書麵形式完成考卷。這部分的備考就需要大量看廣告,看廣告的渠道有:土豆網、優酷網、買碟等,再推薦一些值得看的:Shots、龍吟榜、影視廣告作品集等。考生對於考前看過的廣告要有所研究,至少要明白廣告語、廣告訴求以及產品。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美術係影視廣告導演方向的考生就需要大量的廣告積累,現在多看點,不論是對於二試、三試而言都是有利的,而且未來真的上了這個專業對你也是很有幫助的。

三試是麵試,需要考生體現綜合素質。綜合素質包含很多內容,像應變能力、創造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等。麵試時考生一定要有禮貌!這是很關鍵的,體現個性不代表對考官隨意、甚至不禮貌。在考試之前至少要把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能買到的《文藝知識小百科》背下來,還可以看看像《一個廣告人的自白》《怎樣創作廣告》等。考生盡量要有特長,並在現場表演。根據你的特長考官可能問你相關問題,也就是說考試內容不僅僅限於美術作品、影視作品、還有音樂、舞蹈等各個方麵,這就需要考生在考前要做足準備,這樣考試時才能表現得自信。

如果考生的畫室或者學校有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的學長、學姐,考生可以尋求他們的幫助,比如讓他們出題考考,讓學長、學姐說說心得,還有就是幫著講講廣告等,既然有這方麵的資源,當然要懂得去利用。

在北京電影學院的日子。

在北京電影學院已經度過一年了,在這裏我最遵守的就是“三個尊重”,這是開學師生見麵會時院領導講的話。“三個尊重”中第一個“尊重”就是“尊重你自己”:也就是尊重你自己的選擇,要尊重你所選的專業,要潛心鑽研,勇往直前。第二個尊重是“尊重你的家長”:感謝父母的教育和幫助。第三個尊重是“尊重你的老師”:不論是以前教過你的,還是正在教你的;不論是專業課的老師還是選修課的老師,都要尊重。在北京電影學院,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很“複雜”,不僅是師生,也是朋友,還有行業前輩對後輩的幫助、關心和愛護。

在北京電影學院還有一項學習就是如何與人交往。電影是合作的藝術,在大一期間,我已經深深地感覺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在拍作業時,我是導演,還要找攝影、製片、錄音、美術、場記、燈光,而這些在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中都能找到。而怎麼去找、怎樣合作,這就是學習、實踐如何人際交往的過程。

在北京電影學院的一年使我更快樂的就是沉浸在電影的海洋裏——我每天都會去看好幾部影片,看完後都要去拉片子、研究所看的片子。我在上北京電影學院之前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多電影,而現在每天都是在電影中學習。

尾聲。

在求學之路上,我經曆了很多坎坷、挫折,我感謝使我遭遇坎坷、挫折的一切,因為是它們教會了我什麼是生活,是它們使我蛻變,使我成長,使我變得完美。

上了北京電影學院,你就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我相信我會飛得又高又遠。

我推薦的參考書:《大眾傳播學》《市場營銷》《龍吟榜》《怎樣創作廣告》《廣告文案寫作》《廣告心理》《影視製作者指南》《廣告媒體研究》。

當引力遠遠大於阻力2009級攝影係王亞南。

喜歡上電影完全是因為我的心裏有種不安分的東西。在我內心叛逆的青春期裏,兩點一線的中學日常生活常常令我窒息,是小說和電影給了我一種生活在別處的可能。漸漸地,對於我,電影變成了自然而然的習慣,不可缺少的支點。通過電影,我仿佛親身經曆了許多在現實中不能做的事情,有時則在屏幕上不經意遇到了自己的身影。

我預謀已久地為北京電影學院瘋了。

那個時候隻是熱愛看電影,並沒有深想電影是怎麼拍的,心裏卻隱隱約約種下了一顆想要考北京電影學院的種子。我中學6年所在的學校是太原外國語學校,非常重視外語的教學,而我又很喜歡看原聲電影、聽外國的音樂,還常常翻翻外語雜誌。在這樣的氛圍裏,盡管不知不覺中在英語學習方麵取得了小小的成績,但我反而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性格裏很多感性和不羈的成分,並不適合翻譯、外交官這樣的職業方向。

雖然我表露過自己的想法,卻沒有得到什麼理解和支持。家人、老師、朋友都覺得我不過隨便說說而已,最終還是會順理成章 地在高三上半學期時爭取保送北外,直到我在保送資格考試時鎮靜地交上一份白卷,大家才驚訝地說我是真瘋了。哈哈,可能我確是預謀已久地“瘋”了吧!那時候我自私到眼裏隻有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顧不得我的“瘋狂”帶給爸爸媽媽的壓力。就在我自得於這場付諸實踐的“瘋狂”的時候,大家都來好心地勸我回頭——“女生招得少,女孩兒考不上”、“第一年考不上”……他們說可以先上一個其他的綜合類大學,等到上研究生時再考……可我哪裏聽得進去!管他三七二十一!那個時候的自己無比堅信“決定最終的不是其他因素,而是你自己”,“如果連考試的決心都下不了,那以後還拍什麼電影呢”?“如果這個時候猶猶豫豫先上了別的大學,那麼4年後要放棄的東西更多,又怎麼能再翻回頭來下決心呢”!我總是用果斷的反問來結束選擇所帶來的糾結。而那些“考試太難啦”、“淘汰率太高啦”、“電影太累人”的聲音非但沒有嚇跑我,反而加固了我的決心。每當麵對外界的壓力而自己的信心不足時,我總是在沮喪中找出《天堂電影院》的光盤放進我的小小移動DVD機裏,從電影中汲取力量,來對抗因為選擇電影而產生的壓力。後來大一的時候在學校有托爾那托雷的影展,當這位在高三的日子裏給我巨大精神支持的電影大師被問到“對中國想要做電影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的時候,他說:“如果你不是真正愛電影,千萬不要走進這個行業,太辛苦了……”聽著他真誠的建議,台下的我們都會心地笑了,在笑的同時我想起了考學前很多人跟我說過與後半句同樣的話,隻是他們不能理解前麵的半句。

現在想來,當初的想法還是幼稚得可愛。做電影其實並不意味著從前想象中那樣完美的生活,它和其他任何一個行業一樣,在你做成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之前,都要把該做的事情一一搞定。這些東西可能是龐雜瑣碎的,這個過程可能是艱苦漫長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愛,很難堅持。很多人沒有把該做的事情紮紮實實做好,沉湎於幻想,失去了成全自己的機會;也有很多人在完成該做的事情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丟掉了最初的虔誠和夢想,沒有往更遠的地方前行。真正能經過時間和現實的考驗,把夢想照進現實的人少之有少。也隻有這些人最懂得其中激動人心的挑戰和探索、值得回味的痛苦與快樂。路漫漫其修遠,如若決心上下而求索,便顧不得是跑著走著還是滾著爬著,都要把這條自己選擇的路走下去。藝考隻是其中第一步而已,邁過去了再回頭望去,它不再是當初仰望的高山,而不過是個小土坡罷了!

方向要找準,速度要把穩。

在決定是否要藝考的時候,應該首先了解你所想要選擇的專業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內容以及畢業後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應該考慮到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所帶給你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你所期望並接受的。最後,根據自己的性格、興趣以及能力綜合考慮,做出選擇。對專業方向的了解和對自我清醒的判斷是做出決定的前提。

在決定大方向之後,便是針對考試的準備。可以參考“北京電影學院專業介紹和考試輔導”,或者是跟在校的師哥、師姐聊聊天。這樣能夠更好地了解不同的專業。每個專業的專業考試側重點有很大不同,了解專業的方向、專業考試的項目是怎麼設置的,以及為什麼這樣設置都是很有必要的。我現在所學的專業是攝影係從2006年開始新增的專業方向——多媒體影像創作方向。這個專業方向對於專業考試的考察較其他方向要容易很多,隻有一次麵試。但是文化課的門檻就相對比較高,要求考生至少達到當地的一本線,在此基礎上全國排名,擇優錄取,錄取人數隻有10個。這是因為多媒體影像創作這一專業以後的發展方向是在對拍攝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之上更偏重於調光配色等後期處理,這需要比較高的文化課基礎。也就是說,根據這樣的考試要求,如果你把目標重點放在這個專業上,那麼投在文化課方麵的複習時間就應該比較多。記得我報考時就有些盲目,隻是奔著電影而來,來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電影”是個很大的概念,與電影有關的每個環節、每個專業都很有研究,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臨時抱佛腳是不行的。

在掌握大體方向之後,主要就是把握好複習進度的問題了!要形成良好的習慣,循序漸進,厚積薄發。很多人抱有臨時抱佛腳的心理,功利心很強地進行考前的突擊強化。但是各種名目繁雜的藝考突擊培訓班魚龍混雜,需要謹慎選擇。畢竟藝術類考試考的是一個人的積澱、視野、想法,看的是一個人的態度、性格和創造力等方麵的潛力,這些都是長期形成的。對電影的理解是建立在一定觀片量的基礎之上的。對社會、人生的理解也是長期閱讀、觀影或者在現實生活中得來的。那些短期內突擊可得的技術、技巧等因素並非考試中老師們關注的重點。在考試的過程中炫耀自己捉襟見肘的專業知識、自以為是地套用考場技巧隻會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