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來。3個月時光轉瞬即逝,我離開北京,到南寧參加了廣西全區藝術考試統測。就在這次全省的播音、表演排名考試中,我用所學到的知識,考得了全省第一的成績。這不但是藝考前一次寶貴的練兵機會,也是增強我信心的一針強心劑,並燃起了我再次衝擊藝考,努力考取北京電影學院的強烈願望。
進京趕考蕩氣回腸。
2009年大年初三,我又一次坐在了北上的火車裏,想象古人“進京趕考”的情景,心潮澎湃而又忐忑不安。這次藝考我不再像2008年那般心比天高,除了一些藝術名校外,也兼報了湖南大學的影視表演專業和上海同濟大學的影視配音專業等綜合性大學,還詳細地為自己做了一份考試行程表。到了北京,我在北京電影製片廠對麵租了間小房:一個用木板把整間屋子隔成四小塊的合租房,我那間占地僅幾平方米,一個狹小的空間,一張單人鋪,一個小書櫃,一張小書桌,這些將伴我度過一個多月的藝考。
從簡陋的出租屋走到北京電影學院大概20分鍾,校園的大門極富藝術氣息,是歪斜著開著的。當我還上進修班時,它曾多少次傾聽過我為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而暗下的誓言。而今我依然站在它麵前並再次發誓:下次,我將以一名北京電影學院學生的身份邁進這裏!
依然是那淩厲的北國的風,依然是那鵝毛般純白的雪,還有那一如既往的龐大報名人流。我了解到,這一年僅表演學院的考生便有5000多人,各係的考生、家長們把平時還算空蕩的校園擠得水泄不通。我放眼熙攘的人群,其中竟有不少熟悉的麵孔——都是去年考學時照過麵的。競爭的激烈可以讓人窒息,但我不再懼怕挑戰,報上名,找個校外略為空曠的地方,依然繼續著我每天的訓練:聲樂、台詞、形體,時刻用練習去刺激自己的判斷力、想象力、表現力的敏銳度,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去應對在考場中將要發生的各種不確定因素。
當然,有了一年複讀的經曆,我的心態要比大多應屆考生平和,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緊張。通過進修,知道了一試、二試老師主要考核的是考生的基本素質,以及是否具備學習表演需要的基本想象力和表現力。考試內容涉及即興小品、自備的曲目和舞蹈等,也就是平時所準備的聲、台、形、表。經過了兩輪考核,雖然感覺自己依然有不足之處,但發揮也都還算正常,能積極地在舞台上向老師展示我的長處,也用上了平時練習中的很多技巧。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審核,我同其他500多名考生一同闖進了殘酷的三試。
令人激動的三試。
到三試,便再沒有能自我準備的項目個人的自我才藝展示除外,考場上老師們會通過各種即興的題目,如視唱練耳、模仿舞蹈、即興小品、即興朗誦和考官問答等。這些臨場試題,考察著考生們是否具備當演員的基本綜合素質,相對一試二試更難以準備,全看個人平時的積累。所以臨到三試前,考生能做的主要是去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和積極的待考狀態。
三試共包括:一個上午的形體、聲樂考試,一個下午的台詞、表演考試,以及第二天的口試。所有這些項目加起來,三試曆時近8個小時,且全程都有3台攝像機對考生的表現進行全方位記錄。考場不再安排到小教室裏,而是換到大形體教室和中型放映廳裏進行。開闊的場地,眾多老師和攝影機,還有那熾熱的舞台大鎂光燈,一切都讓我有種說不出的激動和強烈的表現欲。
有意思的是,在我參加下午的台詞考試時,其中有這樣一項考試內容:由老師每人發一張題卡,上麵印著一段文字,有小說片段、有散文、有詩歌和笑話等,各不相同,要求在一定的準備時間後,進行即興朗誦。我在試後得知,這些題目是老師在初看考生形象氣質後分發的,假如你長得比較清秀便分你一篇需要爆發的文章 ,假如你長相相對大氣就給你一份如《桂林山水》那樣柔美的篇目。而我拿到一首關於雷鋒的詩,詩的內容慷慨激昂、氣勢磅礴,無論在情感上,還是嗓音的要求上,這首詩都很適合我,以至於我拿到題後還曾暗自竊喜。直至入學後與老師交流才知,當時老師們都覺得我長得比較文氣,就給了篇考爆發力的文字,孰不知這個題目正適合我。我就在這種極其放鬆而又亢奮的狀態下結束了三試。緊接著等待下發體檢榜的過程卻是無比煎熬的。發榜的前一天夜裏,在那狹小而黑暗的出租屋,我徹夜難眠,生怕因自己的努力不夠而在這已經看到希望的地方生生止住前進的腳步。終於熬到正午,草草吃過午飯,雖然未到放榜時間,但我已在發榜處所在的球場外焦急等候,頻繁地看著時間。
體檢榜出來,榜上有名。那天,我夜不能寐,但已不是昨夜的忐忑不安,而是因喜悅帶來的興奮,是努力後看到希望的興奮!
門內門外的強烈對比。
考完北京電影學院已是3月初,回到報了名卻因進修表演沒上過幾次的高考文化補習班,一切都很陌生,課堂內容不再是聲、台、形、表,距高考還剩不到100天,在離北京電影學院大門還差一步之遙的時刻,我不敢怠慢。作為柳州市重點中學的一名普高生,文化課方麵我有一定的優勢,高考也就在一種相對零壓力的心態下結束,最後取得的成績也遠超了表演學院要求的分數。
兩年兩次高考,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又一番等待過後,終於等來了夢寐已久的北京電影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它和傳說中的一般模樣,金燦燦的表皮,火紅的院章 ,如秋實般在汗水與淚水澆灌後沉甸甸地壓在手上。可看著這金色的一紙通知,我並沒想有象中那樣興奮和激動,更多的是欣慰。我沒看那如人們所說的黃金般的前程,看到更多的是那滲透紙背的汗與淚,這不僅是努力奮鬥後的一次成功,也是一條我為自己選擇的、將為之奮鬥的人生道路。
如今,我在北京電影學院的門內學習已經一年有餘。回顧兩次藝考經曆著實讓人感觸良多。在這個殘酷的優勝劣汰的考場,單有自信和滿腔的熱血是不夠的。努力、堅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這些才是能夠使你高人一頭的砝碼。當你一旦邁入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再回頭看看曾經的那份苦與累,突然會感覺輕了許多、淡了許多,因為苦與累在你進門的那一刻起才剛開始。在表演學院的學習生活,其實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並不大一樣。人們崇尚明星,更多的是看到了他們表麵的浮華與光環,往往忽略了那光環背後的辛苦。入學之初,我的老師便告誡說:我們所選擇的是人世最艱難的職業——演員,並要我們有為之奉獻生命的覺悟。
表演學院裏的苦累不在於我們每日閉關於排練場裏艱苦的排練,更苦的是我們時刻要改變自己,讓自己死於角色而後生。藝考也是如此,隻有你願意去邁過自己那道坎,努力以自身為工具來不斷磨礪自己,才會有可能為你將要麵對的考試、為未來一生所要從事的職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又將是一年藝考的時節,又一個鳳凰花開的路口。今後還有連綿不斷的學弟學妹們來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衷心祝願他們能實現自己心中的藝術之誌。
在此,借我們班班訓作結,願能與君共勉——同舟藝海踏浪行,挽臂學涯苦樂中!
我是怎樣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的2009級表演學院褚正亮。
我是來自大連的女孩兒,從小就喜歡看電視,看電影,覺得演員可以演不同的角色很有意思。在我12歲生日時,親戚朋友歡聚一堂。我當時坐在大舅的旁邊,他給我講了他年輕時的一個夢想。1978年,他當時是知青,在鄉下,回城後知道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招收本科生的消息。那時隻能通過書信的方式報名,雖然他知道報名已經結束了,還是抱著一線希望,把自己的資料和照片郵寄到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電影學院招生部門便給回了一封信,我大舅心裏很高興,也感激他們。他至今還留著那封回信。他對我說他感到很遺憾,就鼓勵我:“你一定要報考北京電影學院。”
多次參加比賽積累了經驗。
長大後我對影視表演有了更多的認識。我的高中生活是在中學藝術班度過的。學校有形體室、表演室、鋼琴室。高三期間,我們上午上文化課,下午就自己練習專業。我每天抽出4個小時練習台詞和表演,每周用兩天時間練習聲樂和舞蹈。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安靜、良好的環境。聲樂會有學校的專業老師給我們上課。形體我就先練習基本功然後再練習考試的舞蹈,學校外請了各科的專業課老師給我們上課,還請了名校的老師和同學們給我們講課和交流。使我們受益匪淺。
課餘時間,我經常參加一些比賽。2006年我在報紙上看到了“第33屆環球國際小姐”比賽的消息,我和父母商量,決定報名參加。從初賽、複賽,到總決賽,每一場比賽都會涉及到自我介紹、形體、聲樂、英語和才藝表演這幾個項目。這使我能更多地接觸到台詞與表演。進入全國總決賽後,組委會請了專業老師給我們上課。最後,我拿到了全國總決賽“十佳”和“最具活力小姐”的獎項。2007年和2008年,我參加了“世界小姐”的比賽。記得2008年總決賽前一天的彩排,我們一直排到淩晨,在這其中我學會了堅持。2007年“第57屆世界小姐”大賽和2008年“第58屆世界小姐”大賽大連總決賽我都獲得了“十佳”和“最佳上鏡小姐”的稱號。正是這些比賽,使我有了較多的舞台經驗。於是在2009年,我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
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師。
在“第七屆蒲公英大賽”中,我遇到了一個對我一生都有益的恩師——呂明老師,他是大賽的評委,是大連藝術學校教表演的老師。下台碰到,老師主動和我說了我的不足。之後每周二和周四上午一下課我就坐車到他的學校,老師利用中午的一點點時間給我上課。從台詞、表演到聲樂形體,但主要的還是台詞和表演。就這樣,我和老師學習了兩個半月。老師教我台詞時,他讀一句,我學一句,什麼地方該動情,什麼地方正常敘述就好,他都會給我指出。表演課,因為隻有我一個人,所以,很難進行多人小品的練習,隻有老師把題目給我,我自己回去想象、練習,就這樣我的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帶著老師的鼓勵和支持參加了藝術考試。每次考完試,我都會和老師通電話,說今天考了什麼內容,我是怎麼發揮的,老師就會給我指出問題,告訴我下一次考試時,應該怎麼做。
聲樂方麵我不是很專業,幸運的是,歌手孫楠的父親在考前親自輔導我,我跟他學習了近一年的時間,有時唱不好,老師就說“你氣得我肝疼”。我感覺不能這樣了,就回去狠練,每天晚上都抽出兩個小時練習。
老師們都始終不收我的學費,他們對我的幫助我會永遠銘記。
2008年,我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寒假培訓班,每位授課老師都很認真,每一節課我都有收獲,他們傳授的專業知識讓我折服——怎樣準備考試,怎樣放鬆心態,我都是從這個班級裏學到的。老師會給你聽台詞、聲樂,逐段逐句幫你分析;會給你看舞蹈,告訴你怎樣更好地編排;教你怎樣去表演,理論和考試時的幾個小插曲。
實踐相結合。這確實很有用。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還可以谘詢老師們,他們會給你很好的建議。老師們說過:“藝術就是要把人類情感中最美好的一麵展現出來,讓觀眾的情感得到熏陶和升華”,“調動自己真實的情感,培養自己正確的人生觀,把生活本來的麵目展現出來”。
記得考初試的時候,我們那一組是下午的最後兩組之一,而喊考號又喊得特別的早,於是我們就在候考室裏等了比較長的時間,有些同學昏昏欲睡,師哥師姐們就提醒,說一會兒要考試了,睡個兔子眼考試怎麼辦。於是大家相視而笑,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還真有這樣的事,一個和我一起考試的同學,她就是在候考時睡著了,叫名時,第三遍才聽到,她用大連話說:“在這兒。”就迷迷糊糊進了考場。結果出來後她跟我們說:“完了,考砸了,考官都笑了。”
媽媽還告訴我這樣一件事,在我們都按時進去備考時,有幾名考生已經來晚了十多分鍾,應該在C樓考試他們到了A樓,有一位女老師一看他們的考證,說:“你們走錯考場了。”當時他們臉色都變了。於是老師就像百米衝刺一樣帶著這幾名學生跑向C樓,我媽媽也在後麵跟著跑,看著他們順利地進入了考場。還有一位考生,晚來了20分鍾,老師說:“按考試規定,你已經不能進入考場了,明年再來吧。”我媽媽對她說:“你早來5分鍾還能進入考場。”那孩子無語,含著眼淚走出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所以我要告誡考生們,一定要把握好考試的時間。要提前到考點,落實好自己考試的樓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