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我這樣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在校生談考學經驗4(1 / 3)

起點是一個幸福的偶然。

這一段曆程的起點,是一個幸福的偶然。

從小就學習鋼琴的我,是一個和音樂結緣的孩子。小學時期,我的音樂成績在班裏就一直領先,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慢慢發掘出了愛唱歌的“好毛病”。說和音樂結緣,主要體現在彈琴上。雖然我一直不喜歡練,但無論如何也不會完全丟下這不可缺少的生活的一部分。而初中考完十級以後,我也並沒有放棄鋼琴,而是逐漸真心喜歡上了它,會利用空閑時間主動摸索、練習。第一次自彈自唱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依然很美妙。

家裏人一直希望我能考上一所名牌的大學,可是麵對山東100萬考生的競爭,想成功並非易事。不過我倒沒在意這層無形的壓力,還是一邊“學習”,一邊執著於自己的“音樂事業”。高二下學期的一個周末,回家之後看會兒電視,電視上再一次說到現在高考形勢嚴峻,這種壓力使藝術考生的數量急劇增多。我一直都很羨慕那些從藝術院校畢業的人,他們在大學生活中繼續著自己執著的事,我突然有一個念頭:我也要考自己喜歡的大學!說到喜歡,那自然是跟音樂有關了。我開始了在網上瘋狂搜索。在諸多跟音樂有關的藝術院校中,有個名字讓我眼前一亮:北京電影學院,錄音係。

經過簡單的了解,我知道錄音除了要喜歡音樂,還需要關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對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判斷與認識。對我來說,一切仿佛都要從零開始;而我卻根本沒有想這麼多,隻覺得從現在開始努力,一切都有可能。經過與父母商量之後,第二天,我就開始了視唱練耳的學習。

音樂,喜歡歸喜歡,終究還是愛好而已,自己並不了解與此相關的理論知識,更沒有經過正規的學習。第一次上視唱練耳課,看著條目眾多的術語,我也體會到想要成為一名藝術考生,甚至想成為北京電影學院的一員,要經曆許多意想不到的挫折。隨著課程的進行,挫折接踵而至,可越來越多的挫折卻不斷點燃了我的激情!大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吧。

有興趣,有信心,就不會放棄。

距離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可這種生活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周一到周五住在學校,我會抽出一部分晚自習的時間溫習與專業考試有關的內容;周日去上輔導課。轉眼間,到了高三第一學期末。有一天上網,偶然發現北京電影學院錄音係開設輔導班的消息,這讓我原本接近於冬眠的積極性重新調動了起來。由於快到期末了,如果進京上課勢必會對文化課造成影響,不過在權衡利弊之後,父母還是支持我去上輔導班。那一年的冬天,我在母親的陪同下,前往京城,開始了3天的輔導班學習生活。

下了飛機,我沒有時間去留戀周圍的新鮮氣息,直接到達了北京電影學院。在拿到課表之後,除了視唱練耳,其他課程的名字讓我有些困惑:聲音基礎、電影聲音、錄音工藝、視聽語言……我所了解的原來是這麼膚淺,似乎又要重新開始了。不過幸運的是,信心一直沒有被我丟棄,我拿好課表,拿好筆記本,進了教室。對我來說,有興趣,有信心,就不會放棄。

經過3天的學習,我對自己說:你感覺到了嗎?你已經脫胎換骨了。是的,我離成功又近了。

聲音基礎課上,老師從簡單的物理規律開始講起,讓文理分科的我們都能夠深入了解聲音的形成原理,以及一係列其他的物理定律。聲音,已不再那麼抽象,我們已學會如何分析與計算不同的聲音,掌握了錄音最基礎的一些知識。視聽語言課上,老師先讓我們在不看畫麵的情況下猜測畫麵中出現的聲音,想象其中的場景,將其結合描述出來;在教會我們如何用正確的術語與方法描述後,又開始給我們講解畫麵和聲音的基本聯係,讓我們對視聽結合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也讓我們今後更會看電影,更能看懂電影。視唱練耳課上,老師講解了唱和聽兩方麵的基本方法和自己的心得竅門,讓我們以後在考試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在放鬆的情緒下做得更準確、優秀。其他的課上,我們大致了解了錄音的流程和基本要求,也了解了電影聲音近百年來的蓬勃發展。錄音,似乎就在我們身邊。我要努力學習,我要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有一天上午,老師講得起勁,以至於耽誤了一些時間,可同學們並沒有因此而抱怨,而是饒有興致地聽著這些新鮮事——我們都有一顆執著的心,對自己向往的專業、學府抱有無限的激情。

離開學校之時,我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北京電影學院!

認真應對每一次考試。

新年過後,我再次踏上了進京的旅程。報名這天,無數考生簇擁在一起,他們與我一樣,是來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麵對這番場景,我並未感到緊張,而是滿心的激動。數目眾多的考生,反映了大家對北京電影學院的向往,更反映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優秀。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考生一起競爭,我同樣感到非常榮耀。北京電影學院的特點是報名的時候家長禁止跟隨,這就要求每名考生要自己準備好報考所需的一切物品,從某種程度上說,報名是專業考試的第一關。不料,我第一關就中招了——照片帶的數量不夠。無奈之下,隻能先去照相館照了。照相館也排滿了長隊,看來這些排隊的學生跟我的經曆是相似的。

第一場考試終於等到了。帶好各種證件,我終於走進了考場,拿到卷子一看:前麵一部分是與電影發展有關的基礎知識,中間是邏輯推理,後麵是數理知識。經過短暫的考慮,我果斷地將邏輯推理題放到了最後做,不在10分鍾得1分的題上花太多時2間。在做題的過程中2,我慶幸自己認真看了4考前輔導書,很多考題都與上麵的例題有關聯。整個考試的過程都比較順利,隻是留給自己做推理題的時間已所剩無幾;我也沒有因此而影響情緒,還是盡快做完幾道自己有把握的題,剩下為數不多的題,就由運氣說了算吧。

下午沒有考試,放鬆之餘要開始準備第二天的第二場初試了。聽說第二天的考試會考一部分聲音試題,還會考一些與電視廣告有關的試題。考前輔導書上有一些與此有關的例題,讓我對題型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吃過晚飯,我走出賓館,去北京的街道旁,閉上眼睛,傾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提前適應考試的環境。心態平靜,聽見的汽車喇叭聲、樹葉聲、風聲,都是如此和諧,如此耐人尋味。這些與平日“不一樣”的聲音,也似乎在悄悄地鼓勵我——明天的考試一定會成功。

第二天的考試,考場從教室轉到了標準放映廳,這是方便讓考場的每一個考生都能清楚聽見播放的聲音。看看周圍,同學們的麵孔是熟悉的,然而有些麵孔的表情卻是陌生的——顯然,忐忑不安,不知所措。我不會被這些“不良氣息”所傳染,微笑麵對考試,集中自己所有的注意力。考試第一部分是聽寫單音,雖然題目簡單,但我還是嚴格按照標準音與之的音程關係,認真地在五線譜上畫著“圓圈”。下一大題是連續放出兩段聲音素材,讓選擇兩段素材有什麼不同。隨後的題目是放一段素材,之後有4個選項,由我來選擇哪一個符合題麵要求。隨後的大題有挑戰性:放一個電影的聲音片段,在沒有畫麵的情況下,讓我們用文字描述出可能發生的情景,以及聽到的所有聲音。我迅速找到了昨天晚上閉上眼睛,傾聽四周的那種幸福感覺,用最純淨的思路、最清楚的耳朵串聯了這些“看不見”的聲音,用流暢的文字記錄了下來。最後一題是視聽語言題,放一段有畫麵聲音的廣告,然後回答幾個與聲音有關的問題,最後讓考生設計一個聲音的廣告創意。

第二天發榜,我等到大隊人馬退散後才上前查看。看到自己的考號張貼在榜上時,我馬上著手明天的麵試——我擔心麵試時與考官老師無話可說,我擔心答非所問,我擔心目瞪口呆。晚上臨睡前,我還對著鏡子做了幾遍自我介紹,也考慮了很多老師可能會問到的問題。由於報名時間較晚,我被安排到了下午麵試。走進考場向所有老師問好之後,我先彈了一首肖邦的樂曲;之後抽取了一份降B調視唱譜演唱。隨後就是與老師交談的環節,老師問了我許多有關電影的問題,會的問題我就盡力詳細回答,不會的問題就很堅定地說“不知道”。經過了大約10分鍾,老師們終於把我“放”出了考場。

終於回到了自己的高中,與同學們一起備戰高考。誠然,文化課對於我的壓力比同學們要小得多,可我還經曆過專業課考試這一段難忘的旅程。想起這段旅程,我會更加拚盡全力,爭取一個滿意的文化課成績。

考試並不可怕。

高考結束了,我也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文化課成績。幾天後,我的手裏第一次握著金光閃閃的錄取通知時,我的激情終於從心裏迸發出來——我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我的摯友!當時的那聲呐喊,早已成為了自己最美好的記憶的一部分。

生活在北京電影學院,回想起這段曲折而又幸福的經曆,真的是感慨萬千。我想要把自己的這份獨有的經曆與大家分享,也希望對今後的考生有所幫助。

廣大的考生們,你們一定要知道,考試並沒有那麼可怕。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是必要的,無論處在何種境況,在家複習,公共場合,報名,考試,都要有這種信念。在考試前的晚上,不要大量複習,但也不能完全不複習,要讓身心在獲得足夠放鬆的情況下,適應考試的緊湊氣氛。複習的時候,多試著感受一下“耳空一切”的感覺,讓耳朵試著不接受任何外界的聲音,讓自己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這種狀態,非常有利於在進行聲音考試時,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受他人的幹擾。考試的時候,不要因為題目不會做就自亂陣腳,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困難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

每個成功的人,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難忘經曆。成功之時,你們一定會微笑著說:一路走來,信念支撐我,走到了最後。

廣大考生們,祝你們成功!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為你們而開!

光·影2008級攝影學院陸倩。

高考之前,我對自己的未來有些說不出的困惑,不想投身高考把自己淹沒在江蘇50萬考生大軍中,所以我另辟蹊徑,準備了一門專業課——攝影。選擇這個專業之前我的水平也就是拍個“到此一遊”的風景照,但我喜歡到處玩。日子久了,我發現了攝影的樂趣與魅力,我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於是我開始尋找學校,最終,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

一年充實的備考生活。

今天回想起來,我對那一年的備考生活仍舊感覺到“恐懼”,但不可否認,它是我人生中最充實的一段。周一到周五,我白天要上課做試卷,聽老師誨人不倦的教導,晚上要看電影,看攝影方麵的書籍。那時的我簡直就是一個陀螺,嚴重休息不足,超負荷工作……由於我是在同濟大學找老師教授攝影課程,所以我有一係列的攝影作業要完成,周六周日還要去上海上課,24小時除了睡覺就是忙。整整半年加上可愛的暑假我都是這樣忙過來的,不過我忙得很快樂。當別人每天埋首在試卷堆、書堆裏的時候,我可以看電影,我可以畫素描,我可以出去拍東西,那時我覺得自己是自由的,至少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老師看來,我該好好念下去,準備高三衝刺,但我卻經常周六周日請假去上海上課,每次老師給我開假條都很無奈地勸我,我可是不曾動搖過。人的潛能是可以被激發的,現在看來,我覺得正是當年的那種小衝動給自己帶來了自信,這種自信可以給自己加分很多。

無意中從網上得知北京電影學院有假期輔導班,我猶豫著報了名——我必須在一模考試和輔導班之間選擇,爸媽也是在考慮良久之後把選擇權給了我。很慶幸,上課的結果證明我又做了一次正確的選擇,如果說我之前的專業課是造房工程的第一步——奠基,那這次的10天課程就是在蓋第一層樓,我以前學的東西開始變得係統,而且很有針對性。

時間易逝,以前期盼著專業課考試的到來,似乎考完就解脫了一般,但隨著這一天的臨近,內心莫名地為這種不確定因素極高的考試忐忑——每年都有一萬多人報考,但才錄取寥寥三四百人,我能行嗎?我惴惴不安地上了飛機,到北京的親戚家安頓下之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到北京電影學院報名。還好,之前來過這裏,才沒有對如此人潮湧動的報名隊伍過度吃驚。我知道有些人為了考北京電影學院不惜花上兩三年的時間去複讀,這就是北京電影學院的魅力。

令人煎熬的考試。

考試來臨了,我試圖讓自己興奮起來,這是我第一次有那麼大壓力麵對一個考試。

一試,是專業知識和攝影作品分析考察。作品分析是一項綜合了專業知識和個人對攝影藝術感悟的考題,在考場裏一坐就是兩個小時,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一試是一場分數戰,不能為了一篇作品分析而將小題拋棄了,它們分值相加的力量不容小覷,所以就算是難題費時間,我也不放棄,自己滿意的答卷應該是毫無保留的完整,如果是一分的差距讓你與夢失之交臂,那當初青燈黃卷換來的也就隻能是雲煙一場。

接下來的兩天,我急切等待著結果,雖然一直告訴自己你做得很好,但畢竟對手都不是等閑之輩。考圖片專業的,一試將被刷掉一半人。“無論結果如何,我在做對自己負責的事,而且我盡力了”,這是我在看榜單之前跟自己說的,直到今天,我也一直用這句話來要求和寬慰自己。站在榜單前,細細地從頭看起,就算知道自己的考號,內心也硬逼自己從頭看起,生怕落下什麼。001、005、008……085、087、088,是我,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幾秒,現在想想覺得當時的那種感覺有點大喜過望。身旁的父親抓著我的手一陣握緊,似乎比我還緊張、還興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學有所成吧。據父親後來說,還好順利,不然他和母親肯2定會很後悔。他和母2親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8的,當時填江蘇省的高考意向書時,我填的是文化與藝術兼報,我將為此付出選修課必須達B的代價,否則沒有高考資格。雖然我填寫的時候認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父母不這麼想,中國式的傳統思想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