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難忘小幹兵(1 / 3)

那一年,我在邊防部隊某團當新聞幹事。新兵連查出一名不合格的貴州籍小兵,團首長叫我去核對查實,酌情處理。於是,那名小兵便如冬日的小樹,哆哆嗦嗦地站到了我麵前:他又黑又瘦,寬大的新軍裝像龍袍似的套在瘦小的身上,顯得滑稽可笑,怎麼看也不協調。這哪像人民子弟兵?簡直是小叫花子!

我擺出“欽差大臣”的架勢問:“你是怎麼來的?”小兵一個收腹挺胸動作,脫口而出:“報告首長,坐車來的!先坐汽車,後坐火車,又坐汽車,坐了七天七夜!嘿嘿,我以前隻坐過牛車,木軲轆,咯吱咯吱響。首長,我家祖祖輩輩就我一個人坐過大汽車、大火車!”

這個回答令我哭笑不得,但一聲聲“首長”叫得我心裏甜滋滋的。他收腹挺胸的動作挺標準,看來他在新兵連短短的訓練中,一定非常刻苦認真。我又問:“你身高多少?”小兵悄悄踮起腳尖,來了個迂回作戰,“我爺爺說,隻要有大米飯吃,我準超過一米八!”

我有些惱火,“體重多少?”他仍不正麵回答,躲躲閃閃,“我爺爺說,隻要有大米飯吃,我準長得比大肥豬還胖!”

我不知道他是真傻呢還是故意裝傻,不禁火冒三丈,拍案而起,“大米飯大米飯,你就知道吃大米飯!說實話,你今年多少歲?”小兵眼裏閃過一絲害怕,吞吞吐吐說:“我今年、明年……後年十……十八。”顯然用不著再多問,我斷然決定:“你不合格,必須退回去!”小兵嚇壞了,苦苦哀求:“首長,求求您……要是把我退回去,我爺爺準會被活活氣死!”終於,他徹底“坦白交代”:

原來,他的家鄉在黔北貧困山區,父母早就餓死了,他從小與爺爺相依為命。征兵時,爺爺賣了雞賣了豬賣了老壽木,托人給公社武裝部部長送了大禮,體檢時找了“替身”,幾乎弄得傾家蕩產,才好不容易混上了拉新兵的汽車……小兵聲淚俱下,“我爺爺說,當兵吃糧,娃兒,你當了兵就餓不死,咱家就斷不了根。”

說實話,我很同情這個小兵。正好,新兵連連長也是貴州人,特地跑來為小兵說情:“吳幹事,你是飽漢不曉得餓漢饑喲,人家娃兒正在長身體,退回去就餓癟嘍!你莫小看這個娃兒兵,不信,你跟他比比掰手腕、扭扁擔,敢不敢?”笑話,我一米七二,體重七十多公斤,還不敢跟新兵蛋子比?我跟新兵連連長打賭:“先說好:

要是我輸了,他就留下;要是我贏了,他就走人!”

“比就比!”小兵來了興趣,顯出一臉稚氣,來了個先聲奪人,“首長,我在村裏扭翻過大水牛!”萬萬沒有料到,掰手腕我輸了,扭扁擔他贏了,弄得我一頭汗水,滿臉尷尬。看不出,這小兵還真有一股子蠻力氣!他完全忘記了我是“首長”,索性脫了膠鞋,又向我挑戰,“還比不比?爬山!你穿鞋,我赤腳,敢不敢?”這時我才發現,他全身最閃光的就是那雙眼睛——山鷹一樣機警、敏銳!記不清我回團部是怎麼交差的,反正,這事最後不了了之。後來聽說,新兵連連長通過老鄉關係,將小兵分到衛生隊去了。

兩年後,一場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響了。我奉命隨部隊采訪,英雄事跡層出不窮,令人激動不已。這時,我聽到一件小事,雖不驚心動魄,卻是戰備觀念極強的典型——事情發生在野戰醫院。由於是山地作戰,傷員的傷口大多被汙染,需要大量的酒精棉球用於消毒。然而,因為一個護士小小的疏忽,帶去製作酒精棉球的藥棉花很快就用完了。不消毒,豈能做手術?大批傷員擁來,每一秒鍾都在流血啊!軍醫急得直跺腳,隻得拆開一件軍大衣,準備用一般的棉花代替藥棉花使用。正好,一名衛生兵從一線背傷員回來,寒風中汗水淋漓,一語驚人:“藥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