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從財會工作的實際出發,提出、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具有針對性的特點。
財會論文涉及財會工作的內容廣泛。諸如管理體製、觀念原理、製度規章、分配關係、核算方法、指標體係、效益考核、資金管理等各個方麵。隻要是財會工作中需要研究的問題,都可以包括進去。選擇什麼內容去寫,就要麵對現實,首先考慮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去選擇與當前財會工作密切相關的,或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必須針對財會工作中時常遇到的實際問題,或者是財會人員所關注的問題發表意見。
這樣,提出的主張和見解才會引人注目,產生反響、當然,選擇要寫的內容,必須是自己熟悉的問題,而且要在一定的研究基礎上進行,對自己能否寫好要有恰當的估計。如果還沒有充分考慮成熟,也就不能較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急忙去寫是寫不好的。因此,就寫作而言,既要有敢於動筆寫的積極性,也要從實際出發,考慮一下自己的專長、興趣、能力,力求對所要論述的問題有較為深入、透徹的研究,並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之後,再去著手撰寫。
比如,掛賬包袱就是供銷社係統近年來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早在1986年全國供銷社財會處長會議上就已指出:供銷社的經濟包袱多年沉積,問題成堆,成因比較複雜,涉及內外各方,處理損失重、難度大。1988年更加明確地提出:各級供銷社要把處理經濟包揪作為一件大事來抓。上述李文選擇這一重要內容,剖析成因、研究對策,寫成的財會論文,是很有針對性的。在會刊上發表以後,令人矚目,對解決掛賬包袱問題有指導意義。它是怎樣提出這個問題的,基於什麼樣的認識,可從三點論述中,看出其觀察深入,切中要害,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下麵來看李文的三點論述。
一是,它破壞了企業會計核算的正常秩序,助長了損失浪費。按照會計核算原則的規定,會計決算期必須盤點實物,對庫存商品和債權債務要按實存計發後調整賬務,決算損益。而掛賬包袱是把年積月累的一些損失或應列支的費用掛起來,不進行損益處理,不調整賬務,用來左右盈虧,弄虛作假,使利潤成了一個千變萬化的魔術捧,為我所用。因而它的存在破壞了企業會計核算的正常秩序。
二是,它攪亂了企業、國家和職工三者關係。由於掛賬包袱實際上是通過搞減緩支出、虛增利潤以保發獎金,結果在國家和企業的關係上,形成企業背著包禎給國家繳稅;在企業與職工的關係上形成企業挑著虛盈實虧的擔子,給職工發獎金。因此有人說:掛賬包袱的存在,使國家、企業、職工三者關係上,形成了“一虛、二保、一空”。即:國家虛收;一保了企業領導者的位子;二保了職工發票子;挖空了企業的家底子。
三是,它是影響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障礙。企業進行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標,是不斷地提高經濟效益。而掛賬包袱的存在,形成了企業核算不實,盈虧不準,使企業在急功近利、短期行為的軌道上運行,它把企業的家底眼前挖空了,後勁挖沒了,使企業難以走上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良性循環的軌道。”上文的幾點簡短論述,具體而生動地把掛賬包袱這個問題展現在人們麵前,既指出它的嚴重危害性,又揭示了問題的性質。不論從哪個方麵講,都是違背客觀經濟規律的。因而所提出的問題是針對現實的,是很有見地的。
4.推動財會工作在探索中前進,在突破中提高,具有創見性的特點。
財會論文有無新的內容,能不能在加深對經濟規律的認識上有所發展,能不能推動財會工作有所前進,是衡量一篇論文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的標準。寫一般文章都要求有新意,能使人耳目一新,讀了從中受到啟發。撰寫財會論文就更不能人雲亦雲,泛泛而談。一定要確立認真思考,刻苦探求的嚴謹態度,深入調查研究,搜集整理資料,不拘泥於前人的成果,不滿足於已有的結論,力求有所創新和突破,寫出確有見地、具有新意的文章來。
有些財會工作內容雖屬經常發生,司空見慣,但在新的形勢下有著新的任務,不同時期賦予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原有的工作內容,隨著客觀形勢的發展和具體條件的變化,也必須從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論點,做出新的探索。比如,加強資金管理,一向是財會工作的基本任務之一,在貫徹深化改革和治理整頓方針的特定條件下,資金管理如何適應宏觀控製和微觀搞活的需要,做到控製總額,調整結構,正常運轉,提高效益,這就有很多文章可做。一篇有價值的論文往往是先人一步,勇於突破。能夠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刻意追求,著力挖掘,提出獨到的見解。也就是說要做到常議常新,不隨人後,具有創見性的特點。
我們還是來看李文提出和分析掛賬包袱問題,最終目的在於尋求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研究對策,提出主張,才是文章的主旨。作者經過深刻剖析,充分論證,獲得帶有創見性質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四條對策:(注:限於篇幅引用時做了刪節)
要更新觀念,嚴肅對待掛賬包袱。自從利改稅的財政體製實施以來,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這個前提就決定了企業經營的好壞,核算盈虧的虛實,,直接與企業的興衰、生存和發展,以及職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如再承認企業利用掛賬包袱來左右盈虧,勢必迎合了一部分投機鑽營者的短期行為。因此,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嚴肅地對待掛賬包袱,切實認識它對國家、對企業和對職工長遠利益的嚴重危害性,從加強宏觀控製入手,嚴密製度,堵塞漏洞,使這個多方關注、急待醫治的掛賬包袱問題逐步得到徹底解決。
實事求是,寬嚴結合,有效地解決現實問題。當前掛賬包袱數額之大,涉及企業麵之廣,都是很可觀的。首先應劃個杠子,卡住包袱數額,解決不斷增長的問題。對於曆史掛賬包袱和現實發生問題的處理,應采取寬嚴結合、區別對待的辦法。對於曆史掛賬包袱,由於考慮到曆史上一些客觀因素和政策因素,在總額卡死的基礎上,可采取利潤核銷後,承認利潤因棄的辦法。對於現實發生的各項損失,必須是隨銷售隨時列入經營損益,正確核算盈虧,不能再承認掛賬了。
建立風險基金和商品削價準備金製度,適應商品經濟的新形勢。在當前商品經濟不斷發展、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新形勢下,經營者購失誤性和企業的風險性已大大增加。因此,為了保證企業資產的完整,職工哼正當權益,防止利用掛賬包袱左右企業盈虧4行為,應從經營者收入和企業稅後留利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一定數額的風險基金,用於企業經營虧損時,扣罰經營者和企業以豐補歉。與此同時,還應按銷售額或進貨額的一定比例,提取一定數額商品削發準備金,用於彌補企業因進貨失誤,而造成的超目標的削降價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