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繼續開展財會工作同工種競賽。
堅持定期會審彙編會計報表,按季公布評比成績,並建立了報表審核通知製度,以書麵通知的形式及時向各單位指出報表中存在的問題。今年月報與季報數字的差額以及報告差錯明顯減少,財務分析比較及時,專題分析的數量增加,質量也有所提高,為領導機關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數據。
我省的會計基礎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已進入了一個日趨完善的新階段,具體表現在,
1.加強了法製觀念。《會計法》和《會計人員工作規則》的頒布和實施,把會計工作提到了法製建設的高度,廣大財會人員對於自己的工作受到法律的保護感到十分欣喜和自豪。通過頒發會計證和各種普法活動的開展,認識到會計基礎工作具有很大的法製性,無論是會計科目的設置,憑證的填製,成本的核算,乃至數字的書寫,等等,都必須依法從事。做好會計基礎工作已經不單純是一個單位的業務工作問題,而是一個學法、執法、遵紀守法的過程。認識提高了,執法、守法的自覺性增強了。龍山縣物資回收公司會計向萬雙同誌,結合自身工作,耐心宣傳《會計法》和財會製度,堅持按章辦亊,抵製不正之風,使企業免遭經濟損失。常德市棉麻土畜產公司,兩次舉辦《會計法》學習班,共有120人次參加學習。通過學習,自覺遵紀守法,嚴格按章辦事,杜絕了白紙發票和白條子頂庫,為全麵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核算質量打下了基礎。
2.提高了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認識。會計基礎工作看起來平凡、繁瑣,而且枯燥,但把這項工作做好了,企業的損失浪費就少,經濟效益就高。如沅江縣日雜公司連續數年在資金管理上實現了無職工欠款,無短貨少款,無賒銷預付、基建超支、白條頂庫、懸賬懸案、違紀案件等,庫存有問題商品僅占庫存商品總額的1.4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1%。1987年與1986年比較,商品銷售額增加1.7倍,利潤增長15倍。湖南日報曾以《堅持按政策、法令、製度辦事,搞活業務的好單位》為題,報道了他們的經驗。而另一個縣級公司由於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審核製度不健全,一年之內由於多計運價,多計裏程,多計噸位等多支&運雜費4000餘元,今年1~7月又查出多計運費87筆,金額達3026元,形成鮮明的對照。
實踐證明,會計基礎工作的好壞與企業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息息相關,任何忽視或削弱會計基礎工作的做法都是有害的。
3.建立健全了崗位責任製。隨著各項經營責任製的完善,財會人員的崗位責任製已在全省普遍建立起來,並不斷地完善和健全,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保證了會計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邵陽市生資公司服務部,因會計生病,明細賬出不來,就按總賬和盤點表編月報,經公司財會負責人檢查發現“在途商品”和“應收應付貨款”金額與總賬不相符,便及時加以糾正。使賬賬、賬表一致。實踐證明,崗位責任製建立健全了,會計基礎工作的質量就有了保證。
4.激發了會計人員學習業務的積極性。當前,我省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偏低,沒有受過係統專業訓練的新手多,沒有技術職稱的多,開展工作有一定困難。為了適應新形勢對財會工作的要求,同誌們一邊勤奮工作,一邊努力學習。諸如收看收聽電視教學,參加函授、刊授,師傅帶徒弟,互幫互學以及巡回輔導,等等。懷化地區9至12月組織了一次不脫產的業務學習,重點學習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等內容,並由地區社出題組織測試。寧鄉縣社幾年來共選送財會人員18人參加電大、中專和短訓班學習。
5.摸清了會計基礎工作的底子。對全省的會計基礎工作,我們年年有布置、有檢查,但是由於深入實際少,多停留在會議或文件上,對基層單位情況的了解很抽象,誰個好、誰個差,好在哪裏、差在何處心中無底。通過這次全省範圍的檢查評比,使我們獲得了一個比較全麵的、清晰的概念。
會計憑證的編製和傳遞基本符合製度要求,絕大多數達到了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正確性的標準,但仍有個別單位搞大彙總做賬,一個月的銷售做一次賬,會計科目的對應關係不清楚,還發現一份記賬憑證用了五張,原始單據達1744張,訂了厚厚的三大本。大部分單位的賬戶設置和記載符合製度要求,隨意拆並會計科目以及刮、擦、挖.補和任意塗改的現象大夫減少。但還有少數單位未設現金日記賬,序時賬不序時記載的單位較多。還有的單位由於會計亊項處理不及時,反映做賬日期前後顛倒,或記賬憑證日期在前,原始憑證日期反而在後,等等。
堅持按期盤點商品,正確計算成本。門店和拒組一月盤點一次,倉庫和批發部門按季或按批盤點結清,按規定計算和結轉成本、費用。
會計檔案管理已經有了較好的基礎,
收集、立卷、舊檔、保管、借閱都有製度。積存會計檔案基本清理完畢,部分單位還建立了會計檔案室。
近年來,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兄弟省、市或先進地區比較,仍有不少的差距。我們必須以此為起點,奮發工作,急起直追,立足長遠,抓好當前。當務之急,應著力抓好下述幾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