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實訓7.1馬鈴薯莖尖分生組織的剝離與接種(1 / 1)

1)目的要求;

(1)理解馬鈴薯脫毒的原理。

(2)掌握馬鈴薯莖尖分生組織的剝離與接種操作。

2)基本內容;

剝離馬鈴薯莖尖,莖尖的無菌接種操作。

3)材料與用具;

普通天平和分析天平、超淨工作台、光照培養箱、藥匙、玻璃棒、稱量紙、燒杯、容量瓶、三角瓶、試劑瓶、量杯、吸水紙、量筒、移液管、鑷子、解剖針、解剖刀、MS培養基各成分試劑、植物生長調節物質、95%乙醇、1mol/L NAOH、1mol/L HCl、洗滌劑等。

4)操作步驟;

(1)取材和消毒。將欲脫毒的品種塊莖用0.5~1mg/L赤黴素浸種20min,置於溫室內的沙床上或種在無菌的盆土中催芽,芽長4~5cm時,剪芽並剝去外葉,自來水下衝洗40min後,用75%酒精和5%漂白粉溶液分別消毒30s和15~20min,無菌水衝洗2~3次。

(2)莖尖剝離和接種。在無菌條件下,在雙筒顯微鏡下,左手拿鑷子固定材料,右手同時拿解剖針層層剝掉幼葉,露出兩個帶葉原基的生長點時,用解剖刀切取0.2~0.3mm、帶2個葉原基的莖尖,接種於MS+6BA0.05mg/L+NAA0.1mg/L(pH5.8)的培養基中,每試管接種1個莖尖。

(3)培養。接種的莖尖於20~25℃、1500~3000lx光強、16h/d光照條件下培養。1個月後,莖尖即可形成無根試管苗,此時可將無根試管苗移入無植物生長調節劑的MS培養基中進行繼代培養,再培養3個月,試管苗則長成3~4片葉的小植株。

(4)擴繁與生根培養。經檢驗為脫病毒後,進行擴繁。在無菌條件下,將脫毒苗切割成帶一腋芽的莖段接種到培養基上,每瓶可接種多個莖段。

(5)試管苗的馴化。移栽前,將帶有3~5片葉、5~10cm的脫毒苗,在培養瓶封口的狀態下移至室溫進行煉苗,待長到5~7片葉時開蓋,繼續煉苗,3d後可移栽。

5)注意事項;

(1)在催芽過程中,澆水時要澆濕土壤,不能澆在葉片上,防止水分感染莖尖。

(2)消毒時把握好時間和劑量,且操作時謹慎小心,避免損傷組織。

(3)每瓶隻能接1個莖尖,防止交叉感染。

(4)解剖時盡量讓莖尖暴露的時間越短越好,並在材料下墊一張用無菌水侵潤無菌濾紙,以保持莖尖的新鮮。

6)思考與分析;

(1)實驗過程中哪些因素影響實驗的成功率?

(2)如何統計汙染率、脫毒率、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