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壽誕(4)(3 / 3)

“知生”時,嶽父母所帶禮物一般是兩瓶酒、四斤肉以及糕、麵等。酒是祝願小兩口天長地久,麵是祝願小兩口長壽,糕是祝願他們能步步高,肉是祝他們富貴綿長。要為女兒治辦一套新衣服,是為了表示女兒有了依靠,讓小兩口將來相依相靠。在女婿生日時,嶽父母亦要帶以上禮物,以表祝賀。“值生”以後,如果沒有分家,公婆每年都要為媳婦“過生日”,在生兒育女以後,可以與老人分家,分家後的生日就由自己過了。這些生日都是“小生日”,不請客,不祝賀,在自己家裏辦一桌較小的家宴權作對生日的祝賀,有的人家因家境不好,隻有將麵條作為生日食品亦可,但大都要吃糕,以求吉利。

第四階段是從六十歲以後開始,有賀六十、賀七十、慶八十、做米壽等不同的做壽方式。這些生日就不是自己操辦了,而是由兒女們出麵辦理,因年齡的不同,其規格與禮儀也大有不同之處。六十歲生日仍然是以家宴為主,但較之以往生日的家宴則要豐盛得多。一般不邀請客人,隻是自己家人、兄弟姊妹等參加。七十歲生日與六十歲生日基本相同,但可以邀請一些至親和至友參加。有至親至友參加者,壽筵要大一些。

八十歲生日是人生值得慶賀的大事,所以,陝北民間將八十歲生日稱做“慶八十”。其規模之大,規格之高,是以往任何壽禮都沒有過的。要搭壽堂,雇請鼓樂,發出請柬邀親各方人士參加,主家要準備紀念品,等等。

八十歲慶壽以後不再舉行壽禮活動。到了八十八歲時,又要做大壽,這次大壽被稱做“米壽”。所謂“米壽”,是指“米”字是由上麵一個倒“八”字和下麵一個“八”字與中間的“十”字組成而言,將其拆開後,就是八十八的數字,與八十八歲生日相合,故名“米壽”。之所以要做八十八歲大壽,一則要避九和十,到了八十九和九十歲是不能做壽的,另則,八十八與米相合,我國舊俗中有“添糧補壽”的俗信,所添之糧就是米,米能補壽,在八十八歲時做壽,求的就是為老人添壽。還有將八十八歲生日稱做“彌壽”的,彌壽就是彌補壽數的意思,是從“添米補壽”衍化來的。取其米能補壽的俗信來為老人彌補上壽數,使其長壽。米壽的壽禮規格在陝北民間是最高規格的。較之“慶八十”還要大,為世人所羨慕和景仰。在陝北民間常有××人家給老人做過米壽的傳頌。無論是“慶八十”也好,還是做“米壽”也好,鄰裏村人都可以去為老人祝壽。一些過往客人和行乞人等,都可以去吃壽宴,有的甚至將鄰村人都邀請來參加慶典。

米壽以後,就不再有壽禮活動了,一直到老死為止。這一習俗主要是源於避九和避十。八十八歲以後是八十九、九十。九十歲以後,年年有九,所以就不做了,即便是到了一百歲或者一百歲以後,也不做壽了。百歲和百歲以後不做壽的原因是源於我國古代尊卑長幼的傳統觀念。傳統理念認為,皇帝稱“萬歲”,諸侯稱“千歲”,知縣大人才能稱“百歲”,平民百姓則是不能超越百歲的,如果言稱自己是百歲之人,就有越禮之嫌。其實,這一俗信到未可全信,試從操辦大的壽禮所需經費來看,也是不小的一筆開支,剛剛過了“慶八十”、“慶米壽”的壽誕,還有一個經濟承受能力的問題。另則,人過九十,越不想死去,所以就忌諱起死來,過壽就說明又老了一年,死期也就更近了一年。其實,這是一種心態反映。在這種心態狀況下,陝北民間的一些百歲老人自始至終都不肯說出自己的實際年齡,今年問他多大歲數,他說九十九歲,明年問他還是這個數字,他可以將九十九說到老死。

人過大壽是喜事,尤其是“慶八十”、“做米壽”,更是令人羨慕的大事。在這種壽禮上,有各方麵的人士前來祝賀道喜,其中也少不了那些說喜的人。他們在壽禮活動中的祝詞很優美,比擬也很生動。

壽星今日過大壽,福壽雙全世少有。

我來祝壽慶大壽,添福添祿又添壽。

五彩壽堂如宮院,金碧輝煌有氣派。

大紅壽字貼正中,麻姑獻壽掛上麵。

南極仙翁懸堂上,八洞神仙掛兩邊。

鶴立鬆枝長壽圖,大海兀石萬壽圖。

高山蒼鬆上壽圖,萬年青花萬壽圖。

壽燭高插在壽台,壽桃幾個獻仙壽。

壽糕保佑步步高,壽麵祈來長壽福。

壽聯句句華辭章,壽幛字字吉祥語。

字畫盡是長壽圖,壽禮都是福如海。

壽翁高坐在上席,壽婆陪坐在身邊。

陰陽合德能長壽,夫唱婦和能益壽。

孝男孝女賀大壽,親戚朋友祝高壽。

唱壽歌,頌壽序,堂上堂下讚福壽。

曲曲都是長壽歌,字字都是福壽詞。

祝罷壽,受過禮,壽翁堂前走幾走。

童顏鶴發容光煥,上壽能到九十九。

說罷壽慶說壽像,水有源頭樹有根。

長壽本是修來的,常施恩德積攢的。

壽翁前世是善人,善人自有善因果。

今世又是恩德人,恩德於世能延壽。

憐憫窮人添了壽,幫助眾人增了壽。

信奉佛事賜來壽,勤節持家益了壽。

一心向善修來壽,積了陰德加了壽。

敬奉天地保佑壽,孝敬老人能長壽。

做了好事能福壽,多行善事能增壽。

壽翁行善天照應,恩德封蔭多子孫。

子孝媳賢世少有,人口興旺大家族。

兒孫繞膝滿堂紅,一代更比一代強。

子輩個個前程好,孫輩前程美如錦。

子媳婿輩辦賀壽,世人感恩來祝壽。

喜登高壽望期頤,祝壽綿綿天地佑。

明年我還來祝壽,年年祝壽年年壽。

送上一副祝壽聯,祝壽無邊在其中。

壽比南山不老鬆,福如東海水長流。

陝北民間還有“做冥壽”的習俗。做冥壽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誕辰壽。就是人死去以後,到了八十誕辰或九十誕辰、一百誕辰時做壽。是人在這些壽誕之前就死去了,後人在他們的誕辰達到這一年齡時為其做壽,是一種誕辰紀念活動。另一種是忌日壽,就是在人死後的第十年的忌日時為其做壽,是一種哀思的紀念禮儀。無論是誕辰壽,還是忌日壽,隻做一次。做這樣的壽禮活動比較簡單,隻是到墳地進行祭奠後,回家治辦壽宴,親人們吃一頓完事。不邀請客人。有的將娘家人或一些至親們邀請來參加活動。由於此儀是“壽”的禮儀範疇,所以隻穿吉服。

@@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