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透析法大戰英文原著4(1 / 3)

循序漸進,先打好長篇基礎。

大部頭的書籍常令人敬而遠之,人們更願意讀網文、報紙和雜誌的短篇文章,即媒體人士常掛在嘴邊的“淺閱讀”。對於英文原著的閱讀,很多人以為自然應從短篇開始,再到長篇,符合“循序漸進”。

然而,我運用透析法讀懂的第一本英文原著Dughter of Deceit(《欺騙的女兒》)就是263頁、12萬詞的長篇小說,後來又讀了一本1977年的The Yer's Finest Fntsy(《年度最佳奇幻短篇小說集》),感覺不太容易把握好幾個小故事的內容,其中有個故事是續寫Frnkenstein(《科學怪人》),講科學怪人從北極開始地心遊記的故事,當時我還完全不了解科學怪人的故事,讀起來感覺相當痛苦。

相比之下,長篇其實相對還要容易一點,而先讀短篇是個糟糕的建議。以讀一個30頁的短篇小說和900頁的狄更斯名著Dvid Copperfield(《大衛·科波菲爾》)做比較,如果同樣是讀了頭15頁才大致明白是講什麼的,適應生詞出現的頻率和作者的寫作風格,然後才能進入狀態。問題是:15頁在30頁的短篇中占1/2,你剛剛開始明白作者在說什麼,再看沒多少頁就已近尾聲,讀得雲裏霧裏的,再讀新的原著又得重新適應;15頁在900頁的長篇中占1/60,適應之後就可以一直讀到底,開始理解得不太好的內容到後麵有足夠的篇幅內容修正認識,會越發有意思。

除了適應期的問題,短篇短小精悍,構思巧妙,往往需要細加咀嚼才能理解——這意味著讀完容易不知所雲,長篇則寫得淋漓盡致,反而易於理解。讀了十幾本幾百頁以上的長篇打好閱讀的基本功以後,我才開始讀News Week(《新聞周刊》)、Economist(《經濟學人》)等原版雜誌,這才是循序漸進。

讀完長篇,你將擁有超強的成就感——旁人看到我捧著磚頭般的Dvid Copperfield在看,都把我當成英語高手(事實上我的確在快速進步),讀了一個半月後自信地“一覽眾山小”了:900頁以下的原著,我已不放在眼裏。此後,我雄心勃勃地挑戰更長的原著,又成功讀完了眾多長篇小說和大部頭專業書:

Wr nd Pece(《戰爭與和平》英文版)1344頁;

Three Kingdoms(《三國演義》英文版)1096頁;

Cecil Essentils of Medicine(《希氏內科學精要》)1022頁;

Vnity Fir(《名利場》)1000頁;

Medicl Microbiology(《醫學微生物學》)826頁;

stronomy: From the Erth to the Universe(《天文學:從地球到宇宙》)816頁;

News Reporting nd Writing(《新聞報道與寫作》)770頁;

Economics—Principles nd Policy(《經濟學——原理與政策》)755頁;

Humn Resource Mngement(《人力資源管理》)456頁。

進軍短篇,讀盡天下英語新聞

到了今天,人們的大部分閱讀其實已經遠離書本,閱讀時間越來越多地傾注在網上。如果把大量的上網時間引流到英文網站,不僅能提升全球視野,還可提高英語水平。經常上英文網站的中國人,往往是有某方麵需要的。作為媒體專業人士,我出於學習與工作上的需要,幾乎每日都要花大量時間登錄以下4個英文網站:

www.en.wikipedi.org (英文維基百科)

在Google(穀歌)上搜索名詞,隻要維基上有的話,一般會在第一條列出維基的鏈接,因為這個知識的寶庫太優秀了,詞條質量遠超國內的百科網站。

www.psychologytody.com (今日心理學)

大量心理學專業人士,特別是許多有教授、博士頭銜的“正規軍”在上麵長期寫博客。定期上去看文章,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動態盡在掌握之中。

www.quckwtch.com (偽醫學觀察)

美國打假鬥士Stephen

Brrett(斯蒂芬·巴雷特)博士建立的反偽醫學網站,揭露國際上幾乎所有健康騙局。健康問題關乎每個人的生命,而社會上的健康騙局多如牛毛,非醫學專業人士多上此網也可多活幾年。

www.skepdic.com (懷疑論者詞典)

美國懷疑論者、哲學家Robert Tudd Croll建立的科普網站,批判唯心、超自然的信念,全麵打擊偽科學,特別是偽心理學,多上此網可看穿各種思維謬誤。

需要是因為有用,有用往往意味著產生利益。把英語用起來,歸根到底就是謀利,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一般活躍在外貿、學術等少數領域。我本來從事與英文不相關的中文媒體工作,但長年堅持把英語用起來之後,自然就創造了更多使用英語的機會:無論你在哪一行,需要英語的地方多的是。

如果你確實沒有很充分的上英文網站的理由,那麼你就很難持續出現這種行為:上個Yhoo(雅虎)、BBC瞅兩眼是有的,但每天習慣上去看就不一定了。這裏,我們要分析自己每日對新聞資訊存在的需求:有的人習慣看每天的報紙,有的人習慣開電腦看新浪網上的新聞,有的人習慣等QQ登錄後的新聞彈窗,還有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智能手機上打開網易的新聞應用。新聞可以說是每日的精神食糧,也可以說是會成癮的毒品,你不看完主要的新聞就不想開始新一天的工作,或者在工作煩躁之時看看新鮮事來緩解精神焦慮。現在,我們可以嚐試切換到看英文的報紙、新聞網站和新聞應用。比較簡單的是培養上主流英文門戶網站的習慣,例如:

·www.yhoo.com (美國雅虎,lex上統計流量排名長期位居前列的綜合門戶網站。)

www.huffingtonpost.com (美國赫芬頓郵報,據說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英語新聞網站”。)

www.gurdin.co.uk (英國衛報,一些國外媒體專家眼中“做得最好的報紙網站”。)

你可以把這些網址收藏起來,每日點擊瀏覽,甚至設成瀏覽器首頁,讓自己一打開就能看見。

複雜一點的做法是安裝RSS閱讀器,然後選擇你喜歡的新聞信息來源網站。事實上,雅虎之類的網站就已聚合了多個來源的新聞,例如雅虎新聞頻道除了自己采新聞,還常規轉發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