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任務,每日2個小時,3個月搞定,英文就開始流利起來了。完成之後,我們就可以進入中高級課程的學習了。
附:中國人的發音難點
由於在模仿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碰到連讀問題,盡管在中級這個階段,連讀相對來說很簡單,自己大聲地聽和模仿是可以搞定的,但是為了成功進入下一個環節——聽力大荒野的良好銜接,我們這裏給出一個比較傻瓜式的英文連讀弱讀的指南,供大家參考。因為是文字材料,無法詮釋得非常精準、具體,還是要請大家記住這些小訣竅,平時自己多聽錄音體會,或者聽了一段時間錄音積累了不少疑問後,再來翻開這些小訣竅一一驗證。
(1)基礎篇:比較難發的音。
美音的R怎麼發。
賴世雄老師有詳解,可以暫時參考他的說法,但是我們在這裏強調的是,如果你不知道R音怎麼發,或者覺得卷舌很惡心,那麼可以不發,這個絲毫不影響你的英文好聽和標準程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自以為是地把每個單詞都加上了R音,比如becuse(因為)一定要讀成/bi’krz/,fmous(著名的)一定要讀成/’feimrs/。
這些不能算是“英文口音”中可以接受的範疇,而是“發音錯誤”!不可以接受的!我們平時又沒有認真仔細模仿聽錄音的習慣,看了幾部美劇賣弄幾個小句子就得意揚揚地什麼單詞都亂發卷舌音,這是非常不正確的發音方式,必須加以改正!
基本原則就是:如果單詞中沒有R這個字母,就絕對不要發卷舌音!反過來,如果有R這個字母,可以發,也可以不發。
如果你記不住,那麼可以把卷舌音R統統省略,這樣最容易,因為波士頓和新英格蘭地區的居民,不少人都是這麼發音的。你聽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和肯尼迪總統的演講,也會感覺他們的口音和現在的流行美語圓潤的感覺完全不同——整體元音是美式鬆鬆垮垮的平易感覺,但是大部分的卷舌音R都被省略掉。既然母語人士可以這麼發,那麼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發音方式,不發R音,是最簡單有效發音矯正的第一步,而且也是標準正確的發音。
再強調一下,如果單詞中沒有R這個字母,就絕對不要發卷舌音!如果記不住,那麼以後說話時,不管R在單詞中間還是單詞結尾,統統省略,不要發卷舌音,最容易!
B.發好L音和N音
L音在開頭還好發,但是尾音就搞不定,因為漢語裏麵沒有這個輔音,尤其是little這個單詞,能讀對的不多,world跟word、girl跟gol能讀出區別的人,也不多。根本原因是尾音L發得不對。
如何發這個尾音呢?L音不管是開頭音還是結尾音,都要求你舌尖抵住上顎發出來,文字描寫比較抽象,大家可以說little,Kyle,title,world來試試。但是詞首音,並不是跟中文中的“啦”的開頭音類似的,詞首音的L發音口型跟詞尾音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也是要翹舌,輕抵觸上齒齦的,大家可以聽上麵推薦的賴世雄老師的課程仔細體會。
至於N這個音,口型和L一模一樣,但是氣流從鼻腔裏麵出來,鼻音嘛。
C.發好長短音/u/和/u:/
u這個音,分成了長音/u:/和短音/u/,長音很容易,直接發長音沒事兒,短音就麻煩些。
先講個笑話,foot和food這兩個單詞不是靠/t/和/d/區分的,而且靠/u/和/u:/區分的,如果你讀錯了,就會鬧笑話。
我的外教去香港旅遊,大家知道Hong Kong foot(香港腳)很出名,他吃飯時,服務員問他:“How do you think bout Hong
Kong foot?”
外教大惑不解,問:“Hong Kong foot?”
侍者回答:“Yes,it’s delicious!”
外教嚇呆了,說:“It’s smelly!”
末了才知道,原來服務員是把香港菜Hong Kong food說成了香港腳Hong Kong foot了……
請記住,美音中的短音絕對不是把長音發短了!音色有本質的區別,把短音拉長還是跟長音完全不同,我來教大家一個小訣竅,/u/這個音要噘嘴,把嘴唇卷起來,然後喉嚨發“餓”這個音,就是//音,這個音被稱為schw
sound(中元音)。幾乎所有的英文單詞都會出現這個音,但是請注意,短音/u/,要先噘嘴,然後喉嚨口發近似//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聽老外講good時常常聽到的是更類似/gd/,而不是我們以為的“古的”。
D.區分好/i/和/i:/
同樣,不是長短的區別,/i/發的是類似軍訓時喊口號的聲音。短促有力的/i/,而不是“衣服”的“衣”;/i:/相對簡單,拉長即可,和中文的衣服的“衣”很接近。
可以試試hit和het、ship和sheep,lick和lek等詞語比較練習。
(2)進階篇:在語流中的發音現象(教科書上一般很少認真講)
普通話講究一個字正腔圓,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把每個音都發得清清楚楚,英文卻夾雜了大量的連讀和弱讀在裏麵,這些給我們練習聽力都造成了大量的困難。
這裏也順便提一句,請大家不要再用所謂的加速軟件去練習聽力了!英文理解力和速度無關,和你對語言的熟悉度有關,而且因為英文的語流特點,你把慢速英語加速100倍也還是沒有連讀失去爆破,聽起來還是和快速英語不一樣,不要再浪費時間找這種沒什麼用的加速軟件了!
下麵,我們就簡略講講筆者自己的學習心得,文字的表述能力固然有限,希望大家隻作為一個參考,個中微妙,還要靠自己參照本章推薦的教材和方法,反複練習體會才好。
失去爆破。
英文的爆破音共三組:T和D、K和G、P和B。
通常的語音書中習慣性分成濁輔音、清輔音等,規則也是一大堆,什麼爆破音相連,前一個音不發保持口型等。我們這裏講得很簡單:“凡是出現爆破音結尾的,不管下一個單詞是什麼音開頭,統統不發出聲音,隻簡單停頓0.1秒。”
比如說:
Sit down.(坐下)
Doesn’t mtter.(別擔心)
我個人建議,在學習初期,隻要是單詞末尾出現爆破音的 (tdgkpb),最好都不要發出來,尤其不可以爆破音重讀。/it/讀成/it/,這樣就會多出一個音節,這樣在模仿時就會遠遠跟不上美劇或者MP3原音的速度。
打個比方吧,我大學時的室友看過《刺客聯盟》這部電影,裏麵最後一句,很酷,是Wht the fxxk hve you done ltely?
可是他模仿出來就完全不酷,因為他喜歡把wht的t重讀,就變成了:Whtt the fxxkk hve you done ltely?多了一個音節,也很不流暢,就完全沒有原音的酷勁兒了。
而wht,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隻讀成/w/,/t/音幾乎完全被省略掉了。
所以注意:“凡是出現爆破音結尾的,不管下一個單詞是什麼音開頭,統統不發出聲音,隻簡單停頓0.1秒。”
B.注意t的讀法。
t大部分時候不讀成/t/,而是讀成/t/,所以look t 這個高頻出現的詞,都是讀成/luk/。因為這個詞出現頻率非常高,所以特別提出來強調下。
C.美音中的音變,也就是所謂的濁化現象
這一點,以T、D字母結尾現象最嚴重,也是造成嚴重聽力困難的大難題。但其實很簡單,記得兩個規則就夠了:
T在末尾,如果是要連讀的話,即下一個單詞以元音開頭,那麼絕大部分情況下,T是要濁化成D的。
比如說美劇《老爸老媽的浪漫史》中Brney的經典台詞:exhibit
,那個exhibit末尾的/t/不讀/t/,讀/d/,所以就變成了/ig’zibidei/,不信可以去劇中聽聽。
再比如EnglishPod中有一集女主角對男主角說:Pick me up t eight?t eight之間有很明顯的連讀,是/deit/的感覺。
b.T在中間,一般情況下也是讀成D,準確來說,是讀成近似於D的音。
比如,better其實讀成bedder,butter讀成budder,bitter其實是讀成了bidder。
D.H音的省略
這個一定要注意,以H開頭的單詞,很多時候跟前麵的單詞連讀會把h音省略點!比如,For him,讀成forim,tell him讀成tellim,tell her要讀成teller。
E.美音中的連讀規則
其實很簡單,隻要是前一個單詞末尾是輔音,後一個單詞開頭是元音,原則上就可以連在一起(當然有例外)。規則說得很容易,但是要扭轉國人字正腔圓、每個字都要發清楚的語言習慣卻很難,隻能靠不停地模仿原音來糾正,限於篇幅,在這裏就不舉例了。
以上即是我們列出來,一般比較常見和不太容易搞懂的發音現象,其他比較難的比如說N是個消音器,前麵的T都要省略等規則,暫時來說不太需要搞懂,按照上麵給出的tips按圖索驥,聽力可以立刻提高一大截。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所謂的現象,都是好事者總結出來的,美國人自己卻沒有注意過。因為在自然語流中,這些現象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所以絕對不要死搬規則、墨守成規,學習英文的自然發音感覺。最重要的還是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耳朵,認真去模仿和跟讀,而不是按照字典音標和眼睛看到的紙麵劇本來中國式發音——否則節奏絕對跟不上,天底下並沒有百分之百適用的規則。
比如說,Hven’t Met You Yet(《還未遇見你》)這首著名歌曲,由加拿大爵士樂天王Michel
Buble演唱,這首歌有兩個版本,一個原唱,還有一個是美國偶像集體合唱版本。Michel在唱的時候,是按照失去爆破的規律,唱成了hven’t /me/ you yet,把met中的t省略了。而美國偶像卻是按照t和you鏈接連讀,唱成了hven’t /metu/ yet.你能說誰唱錯了嗎?他們都是母語人士啊。
所以,任何規律,隻能參考,最終目的還是提高中級的聽力,讓大家像聽漢語一樣,接觸英語的時候,輕鬆自如。
事實上,這並不容易,因為東方語言語音係統和英文完全不同,一個德國人學英文的難度要遠遠小於一個中國人學英文。如果沒有聽力能力,其他語言能力便很難培養好,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漢語的語流特征盡量拋棄,把自己當作一個新生兒,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