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上戰場(2 / 3)

馬斯河畔的戰鬥,決定了法軍第17號計劃和霞飛總司令第1號命令遭到破產。法國不僅進攻阿爾薩斯和洛林沒有得逞,相反,自己的邊境被德軍突破,法軍被迫向南大撤退。而德軍卻侵入法國領土,向其心髒地區長驅直入。在邊境的一係列戰鬥中,法國的損失相當嚴重。法國最富裕的北部淪為德國占領區,法軍陣亡人數達38萬,受傷、被俘和失蹤的達60萬,戰前受過訓練的軍官80%死亡和受傷。德軍傷亡人數雖比法軍少些,但其速決戰略卻未能取得預期效果,這就給其戰爭的前途埋下了失敗的伏筆。

戴高樂離開戰鬥生活3個月後,於11月底重返前線。他所在的33團,經過激烈的戰鬥,兵員大減。戴高樂重返部隊後,並沒有被暫時的挫折所嚇倒,而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加了新的戰鬥。在一次對德軍的偵察任務中,他勇敢機智,克服了一切困難,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1915年1月20日,在第2師發布的一道表彰令中,關於戴高樂有這樣一段話:“在異常危險的情況下執行了一係列對敵軍陣地的偵察任務,帶回了有價值的情報。”

以後戴高樂在戰鬥中又負過兩次傷。第1次是1915年3月15日在香檳前線。

在西線,1915年德軍處於戰略防禦,部署了200萬軍隊。法英聯軍方麵參戰的有300萬大軍。德軍戰線的努瓦榮突出部離巴黎僅100公裏,嚴重威脅著法國首都。1915年春,法英聯軍先後在香檳和阿杜瓦地區發動進攻,企圖削平德軍的突出部,迫使德軍撤退。香檳戰役規模很大,由法軍第2、第4兩個集團軍共37個師擔任主攻,配備有2000多門大炮;第3集團軍在馬恩河右岸策應。這一戰役持續了將近半年。9月20日,法軍開始向德軍陣地開炮,在連續6天的轟擊中,共傾瀉了300萬發左右的炮彈到德軍陣地上。25日,法軍步兵發起突擊。頭兩天,法軍進展順利,攻破德軍第一道防線,俘虜25000人,但以後的進攻連續受阻,傷亡高達150000人,被迫於11月6日停止進攻。

戴高樂在這次戰役的初期就負了傷,可到9月4日,他的傷勢剛剛痊愈,就再次出現在前線。鑒於他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上級提升他為第33團第10連上尉指揮官。

戴高樂率領的第10連士兵都是北方的礦工。33團團長布爾多上校對戴高樂這位年輕的下級指揮官非常欣賞。若幹年後,布多爾回憶說,戴高樂是一位非常嚴謹的指揮官,他對全連每個士兵的戰鬥經曆及秉性脾氣都了如指掌。來到這個連隊剛剛3個月,他就要求把他的連隊派往激戰的凡爾登前線,布多爾上校同意了。他記下了決定中的下麵這句話:“鑒於局勢嚴重,而且由於此項任務極端重要,我認為唯有戴高樂上尉才能勝任。”

凡爾登戰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1916年初,德軍在西線集中兵力,決定選擇法國的凡爾登作為進攻的目標。德軍之所以選在凡爾登發動進攻,是因為這個地方是英法聯軍的突出部分,對深入法比的德軍有很大的威脅。另外,凡爾登還是法國的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如果凡爾登失守,將給法國以沉重的打擊。因此,德軍統帥部認為,法國為了保衛凡爾登,必將投入它的全部力量,所以,這次軍事進攻將成為“碾碎法軍的磨盤”。

於是,在1916年初,德國就已著手進攻凡爾登的周密準備。德國皇太子威廉親自統帥精銳部隊實施這一計劃。

麵對這樣的戰爭局麵,法軍總司令霞飛對凡爾登要塞的重要性卻認識不夠。這主要是由於在1914至1915年的戰鬥中,法國戰線與俄國戰線上一些大要塞的迅速失陷,使軍事家們對永備築城工事失去了信心。遵照霞飛總司令的部署,在凡爾登僅以戰壕、掩護體、土木障礙和鐵絲網等野戰工事、外加10萬餘人防禦。而德軍進攻的部隊有27萬餘人。雙方對比法軍處於明顯的劣勢。

2月21日早晨7點15分,德軍以猛烈的炮火拉開了凡爾登戰役的帷幕。炮火持續了9個小時,據當時的記載說:“曆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猛烈的炮火。”與此同時,德國的飛機也對法國的鐵路進行了轟炸。傍晚,德軍步兵發起攻擊。

激烈的戰鬥進行到25日,德軍取得了初戰的巨大勝利。法軍陣線被切成數段,與後方的交通也全部斷絕。

德軍的巨大勝利迫使法軍統帥部重新考慮它對保衛凡爾登重要性的看法。為此,法國采取了緊急措施,最高統帥部的預備隊被緊急調去支援凡爾登,並委任亨利·菲利普·貝當為凡爾登地區的司令官。霞飛總司令嚴格命令部隊“不惜任何代價將敵人攔阻”在馬斯河右岸。

當時法軍提出決不讓德軍通過凡爾登的口號,而德軍則決心要攻占凡爾登,於是雙方反複拚殺,形成拉鋸戰。戴高樂所在的部隊就是在這種緊急情況下被調往凡爾登前線的。全連士兵雖然在年輕的戴高樂上尉指揮下英勇奮戰,但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敗了。

1916年3月2日,德軍重炮猛轟戴高樂所在部隊堅守的陣地,陣地上到處是塵土和硝煙味,戴高樂及士兵們苦苦支撐著,熱切盼望著援軍的到來。突然之間,有人高喊:“援軍來了。”戴高樂一聽說援軍到了,興奮得從戰壕中跳了出來,轉身向“援軍”來的方向看去,隻見一群戴著法軍藍色鋼盔的士兵。這些鋼盔剛才還戴在陣亡了的法軍士兵頭上,現在卻在打死他們的德國兵頭上了。戴高樂定神一看,終於看出了破綻,知道受騙了。他馬上命令全連上刺刀衝鋒。幾乎就在同一瞬間,一顆子彈穿透了他的大腿。年輕的戴高樂再次倒下了。指揮作戰的布多爾上校眼見他中彈倒下,遍體鮮血,以為他死了,戰鬥結束後就寫信通知他的雙親,說戴高樂上尉已經陣亡了。貝當將軍接到報告後,立即“追授”這位年輕的上尉一枚最高榮譽十字勳章,並寫了下麵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