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被碰出來的大老板——秦寶才(2 / 3)

秦寶才跑回潮陽,跟老婆一說,黃巧貞當然高興,因為秦寶才的計劃是開夫妻店,這樣,黃巧貞就天天可以“碰球”了。

秦寶才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又得到在深圳的潮陽老鄉關照,很快就在黃貝嶺支撐起了一個家具店。

由於跟廣州的老板說好了,是“窗口”,所以進貨不要錢,等貨賣出去了下次進貨時再付上批貨的錢,因此,夫妻倆做的相當於代銷。其實也隻能是代銷,如果不是代銷,他們還真沒有那麼多的本錢。

既然是代銷,那麼他們必須賣得越多越好。為了多賣家具,秦寶才堅持送貨上門。沒有汽車,靠自己騎三輪車送貨。深圳天氣熱,那時候道路也差,大夏天的,為了送一件兩件家具,頂著大太陽,蹬上七八裏坑坑窪窪的路,送到之後,還要自己扛上樓,當時錢賺的艱苦勁,是現在大栓二栓根本沒有辦法想象的。這麼說吧,累到晚上,連“碰球”的勁都沒有了。但是,盡管苦,盡管累,盡管沒勁“碰球”,但是想到每賣出一件家具,就能賺到幾塊甚至幾十塊錢,心裏還是舒坦的。

為了賺錢,他們甚至接受顧客的一些近乎苛刻的要求。家具送去之後認為不合適,要求重新送的情況還不是最頭痛的,大不了就是再跑一個來回,反正做生意就是當孫子,等孫子當好了,生意也就做開了。問題是,有時候顧客提出的要求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滿足。比如有一次,一個顧客要求買一張“炕桌”,說是他父母要從東北來,一定要買“炕桌”。秦寶才和黃巧貞根本就沒有見過什麼是“炕桌”,不但沒見過,還沒有聽說過。打電話到廣州,廣州的老板倒是見過,說是當兵的時候在東北見過,就是那種放在“床上”的桌子,很矮,二三十公分高,五六十公分見方,深紅色。老板問要多少。

“就一張。”秦寶才說。

“那就算了,”老板說,“就一張加工不合算。賣貴了別人不樂意,賣便宜了還不夠單獨下料的錢。算了,你跟顧客解釋一下,就說深圳根本用不了那東西。那東西是東北人放在炕上用的,深圳根本就沒有炕,怎麼用呀。”

第二天,顧客來了,秦寶才把廣州老板的話學了一遍。

“沒炕,我坐在地上行不?”顧客問。

秦寶才還想爭辯什麼,黃巧貞已經攔在前麵說話了:“您實在要買,可以,一個禮拜之後來拿。不過要先付訂金,我們專門為您做。”

“沒問題。”顧客當場掏出一百塊錢。

顧客走後,黃巧貞對秦寶才說:“你不能自己做一個呀?”

秦寶才當然可以自己做一個。工具是現成的,技術也是現成的,木料也用不了多少,七拚八湊,還真就給顧客做成了一個具有深圳特色的小“炕桌”。

顧客來取貨的時候,非常滿意。說他老父親坐不慣椅子,就喜歡坐在炕上喝酒、下棋、嘮嗑,深圳雖然不用炕,但是坐在地板還是可以的。說著,還感謝了半天。

黃巧貞要找還二十塊錢給他,說隻要八十塊就行了,那人不但沒要找回的那二十塊,反而再甩出一百。

顧客走後,夫妻倆捧著錢,愣了半天。

“就是八十也賺不少。”秦寶才說。

秦寶才說的是實話,材料費最多隻有二十塊錢,剩下的就是出點力氣,可這點力氣比起在坑坑窪窪的路上蹬三輪車和扛著家具上八樓又算得了什麼呢?

突然,夫妻倆對視了一下,眼光一閃,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自己做家具?”

自己做家具也非常簡單,秦寶才本來就是木工,又在家具廠做過師傅,自己做家具還不是小菜一碟?

剛開始,秦寶才小打小鬧,就是做一些廣州那邊不生產的小件家具,或者為整套家具配一兩個小件,比如帶暗箱的床頭櫃,比如給相框增加一個夾層,還比如為大個子女人梳妝台配一個高點的小方凳等等,這些東西雖然不大,但顧客出手不小,所以利潤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