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被鄉幹部逼出來的老板——龐士偉(一)(2 / 2)

開春之後,龐士偉家雖然沒有耕牛,但是把手扶拖拉機拖鬥卸掉,換上耕具,耕起田來比牛好使。主要是拖拉機聽話,不需要人哄,也不用吆喝它,更不需要用鞭子打,一天到晚忙個不停也不嫌累,晚上歇機了,往院子裏一丟,還不用人伺候。龐士偉家裏人服氣了,鄰居服氣了,全村人都服氣了。

不用說,龐士偉賺到了第一桶金,成了當時全村最富的人。甚至把生意做到漢口和鄭州。

他開始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理想。

龐士偉首先為自己家蓋起了全村唯一的樓房。上梁那天,全村人都來幫忙。當然,幫忙是象征性的,不但看熱鬧,中午還能混一大碗大白菜燒肉的蓋澆飯。由於來的人多,聲勢大,事情驚動了鄉裏。鄉長和書記一商量,決定把他樹立為帶頭致富的好典型,號召全鄉老百姓向龐士偉學習,新聞稿發到了鄂東日報上。

第二件事情是他一下子為兒子的學校捐獻了10台電風扇。不僅給四個教室每間安裝了兩台,連老師的辦公室也都裝了兩個吊扇,這下,兒子爭氣了,立刻就當班長了,老師對待龐士偉兒子比對村長的兒子還客氣。

龐士偉的第三個計劃是為村裏修一條水泥路,從村裏一直修到鄉裏。條件都已經談好了,他出錢買水泥,村裏出人工,石頭不用買,直接從山上揀,撿完了就去挖,全村每家每戶按人頭出工出石頭。等到石頭已經收集得差不多了,眼看著就要動工了,鄉幹部突然幹預。說眼下鄉裏都沒有通水泥路,你們村就把水泥路通到鄉政府,是錢多了燒的呢還是要向鄉裏示威呢?鄉長這話不是對龐士偉說的,而是對村長說的。村長平時對老百姓嗓門大,可一見到鄉領導,嗓子就卡住了,說不出話,勉強說出來的話,不是啞音就是磕巴。最後,還是鄉長說話,鄉長說:要修水泥路可以,幹脆你們把鄉裏街麵上的水泥路一起修上。村長回來找龐士偉商量。龐士偉一開始態度硬,不答應,說憑什麼我要幫鄉裏修街道?為村裏修路,大家鄉裏鄉親的,圖個人緣,自己家進出也方便,為鄉裏修街道,知道的是給幹部壓的,不修不行,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拍馬屁呢。

“不行,”龐士偉說,“我們龐家自古就沒有拍馬屁的。”

鄉長苦著臉,說:“你姓龐,我也姓龐,一筆寫不出兩個龐。論輩分,我還喊你叔。叔,你想想,如果不聽鄉長的,我這個村長就當不成了。我們姓龐的不當村長,肯定要姓何的當。我自己當不當這個村長無所謂,可我們姓龐的就都要受窩囊氣了。”

村長當時是上門求龐士偉的,所以這話是在龐士偉家裏說的。因此,當時龐士偉的老父親也在場。老父親老了,現在已經不怎麼說話了,但是,那天聽村長說到這裏,立刻拿眼睛瞪著兒子。

“那好吧,”龐士偉說,“可是話講清楚,我隻出水泥,別的一概不管。”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村長拿出對待鄉長的態度對待龐士偉,一邊說著,一邊把頭點得像雞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