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錦繡年華(2 / 3)

在山西建材局的幾年裏,她曾經參與組織了黨委換屆的工作。她參與組織大型演出活動、組織大型卡拉ok活動、舉辦知識競賽、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大型捐款捐物活動等等。那都是一些組織工作,都有許多具體的事情要做。比如寫標語,那是她自己去做,她的毛筆字寫得也很出色,有這些工作需要時,她就親自動手,實際操作,她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也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和鍛煉。這一段經曆也是使她難以忘記的,這使她很快成長起來、成熟起來,成為一名熟悉機關工作的公務員。也就是幾年時間,她成長為山西省建材局的一名女副處長,而且是稱職的副處長。時光過得很快,在2001年的機構改革中,撤銷山西省建材局,改革為山西省建材行業管理辦公室,張玲俐被任命為建材行業辦的黨委副書記兼離退休人員工作處處長,開始了她在行業辦的10年輝煌。

老幹部工作崗位上的十年輝煌

她直接管理的山西省建材行業辦離退休人員工作處,編製是4個人,實際上隻有3個人,那就是王洋和司機小馬加上她。而他們所麵臨的管理對象,也就是山西省建材局的離退休人員有103人。10年過去了,現在在世的隻有92人,已有11名老同誌離開了人世間。可以想象,他們麵對著的是那麼多的老幹部,他們所承擔的工作量是何等之大。

在現在的92名離退休人員中,有10名是離休的老同誌。這10名離休幹部中,年齡最大的是88歲的楊勇,這是1939年參加工作的老同誌,曾經是山西省建材局的副局長;在退休人員中,年齡最大的是1922年出生的一名老職工吉世祥,今年已經89歲高齡。離退休人員中,還有年齡最小的幹部,現在隻有40多歲年紀。

這是因為,山西省政府在機構改革時,山西省建材局機關有幹部職工70多人。其中有幹部60多人,其餘為公勤人員。而現在的山西省建材行業辦,隻有12名人員編製。老幹部處的3個人要負責起現在的92名老幹部的管理工作,忙碌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張玲俐上任以後,一心撲在老幹部工作上,她以負責的態度、忘我的精神、一心一意地做好老幹部工作。她工作出色,任勞任怨,得到了老幹部們的一致好評和讚揚。在接任老幹部處長時,這時的她,已經年近45歲。時至今日,她的年齡已經到了走到了54歲,這真是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啊!

這10年來,她付出了怎樣的勞動?這10年來,她付出了怎樣的艱辛?這10年來,有11名老同誌先後病故,她都是首當其衝地去處理喪事、後事。那是多麼繁瑣的工作,她和她的同事們都辦完了,辦好了,大家滿意了,後事處理妥善了。她在處理這些事情的過程中,操心、費力、麻煩、複雜,一言難盡……但是,她就這樣過去了10年。

她所麵臨的是一個龐大的離退休人員隊伍

在2000年啟動的山西省機構改革中,山西省的工業廳局有9個被縮編,這就是山西省一些老的工業廳局,像冶金廳、機械廳、化工廳、紡織廳、輕工廳、二輕廳、醫藥管理局、建材局等等。這些廳、局的工作職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已經不適應現今形勢發展的需要,於是從中央到地方,都對這些工作機構進行了縮編。省級縮編後的機構廳局變成了處級機構,人員也從當時的近百10人或是七八十人縮編為10多個人。工作管理權限也相應地得到了調整。人員減下來了,但是這些單位原有的離退休幹部人數並沒有因為機構精簡就減少,相反,精簡後的行業管理辦公室承擔了大量的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任務。這些單位,一般廳、局的離退休人員最少也有百十人以上,離退休人數多的廳局,可以達到200人以上,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啊!

在山西省建材行業辦,它所管轄的也是年齡大小參差不齊的離退休人員群體,這些人裏麵,有著各種需求,直接求助和反映的途徑就是離退休人員工作處。所有的涉及到老幹部的生活和醫療方麵的問題都要彙集到離退休人員工作處來。

更讓他們頭疼的是,在建材局撤銷以前,就有許多麻煩事,這都留給新成立的離退休人員工作處了。他們要幫助解決這些遺留問題。在建材局還存在的時候,就有許多告狀的人,這些問題都留在了新的班子和離退休人員工作處的工作日程裏。

行業辦在後來的時間裏,解決了許多遺留問題,其中包括醫療、危房改造、環境改造等等方麵的問題。

在離退休人員工作處的工作中,凡是離退休人員住院,他們照例是要去看望,有的還要給聯係醫院,辦理住院手續。年齡在80歲以上的離退休老幹部、老職工,每逢過生日時,都要送上生日蛋糕,表示對老人的生日祝福。後來改成了送禮金,離休人員過生日送200元,退休人員送100元。

由於隊伍龐大,什麼事都可能讓他們碰到。小事太多,積多了也就是大事。但是更多的還是那些瑣碎事、雜事。他們實際是在做著一種很繁瑣的工作。但最終的出發點,就是為離退休老幹部服務。

剛接手時的103人,到現在已經成為92人。這是10年來的離退休人員變化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還在變化著。

每逢年節是他們工作最繁忙的時候

應當說,他們麵對著這麼多的離退休人員,節假日裏,是他們工作量最大的時候。

每年的幾個節日,是他們組織老幹部出去活動的時節。從每年的元旦、春節開始,他們的工作也就開始了。

元旦、春節期間慰問老幹部,這是照例不可少的,這是有集體活動也有單個參加的活動內容,還要召開座談會,形式在不斷地變換著的。春節要開團拜會,要開茶話會,要給老幹部通報行業一年的工作情況,行業發展情況,老幹部工作情況,還要表彰一下,等等。

春節團拜會,活動內容還比較豐富多彩。有小型運動會、有知識問答、有唱歌跳舞,還要頒獎。

三八婦女節,要召集婦女離退休人員開座談會,在市內參觀,看動物園、城市規劃展、參觀省工藝美術館等,每年有變化,每年有調整。

八一建軍節,要召集離退休人員中的轉業、複員軍人開座談會,適當地在市內組織參觀考察。

九九重陽節,是離退休人員的一個好節日,每年都有活動,每年都有變化。

這就是10年來的老幹部工作中的幾個重頭戲,一直堅持到如今。這10年中,凝聚了張玲俐的心血與勞動,展示了她做人的豐采,也看到了一位女性在做老幹部工作中特有的耐心與細致。張玲俐是追求完美的人,在工作中也體現了她追求完美的風格與特點。細致入微,對老幹部和藹可親,把黨對老幹部的關心與愛護體現在老幹部工作的方方麵麵。盡心盡力,追求完美。這使她在老幹部工作上不斷攀登,而且攀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新的境界。

老幹部工作是一種群眾工作,是一種服務工作,還是一種思想工作,麵對著曾經對國家和人民有過貢獻的一批老幹部,應當是一種崇敬心理,一種感恩心理。隻有一代又一代地傳過中國曆史發展的接力棒,才能一代又一代地把中國革命和建設推向前進,才能不斷地向著更高的目標攀登。正確地做好老幹部工作,正確對待老幹部,對於當代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對於後代人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千秋萬代都應該做好的工作。

安排好離退休幹部的生活是一件大事

在山西省建材行業辦的工作中,有一項讓人們分外重視的工作內容,那就是安排好老幹部的日常生活,還有安排好老幹部每年的外出參觀學習活動,對老幹部出來說,這應當是一件大事。

安排好老幹部的日常生活,無非是逢年過節時的慰問和日常生活的瑣碎事。張玲俐和她擔任著的老幹部處處長,總是不厭其煩地對老幹部的家庭生活給予了解和關照,這是最基本的。逢年過節時的上門慰問,這是在具體的關懷中更人性化,更具體化,更充滿時代色彩。

在這之外,仍然有著很大的工作空間。他們對於老幹部的每一件具體事都要千方百計地加以落實和解決。家裏的水管漏水了,隻要打來電話,總要安排人去修理;冬天的暖氣不熱了,他們也會上門查看,並加以解決;哪位老同誌住醫院了,他們更會去看望,同時了解病情,與院方一道想方設法解決有關問題,使病人盡快康複,與此同時,還要認真地做好老幹部家屬的思想政治工作。

他們,各種各樣的情況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解決辦法也都使用過,麵對複雜情況,仍能沉著冷靜,想辦法,動腦筋加以解決。不厭其煩地做好工作。

離退休人員工作處的王洋對我說:

“張玲俐書記工作很細,她對老幹部的出生年、月、日記得很清楚,誰是哪一天的生日,她從來不會忘記。離退休人員百十來號人,誰是哪天的生日,她總會提前買好生日蛋糕,上門探望,親切慰問,問寒問暖。一般情況下都是我和她一起去登門拜訪的。對於住醫院的病號,隻要是我們知道的,也都要去醫院看望。一般情況下,送去一籃雞蛋、一箱牛奶,表示機關對老幹部的關懷和慰問。10多年了,一直堅持到現在,從來沒有間斷過,這是鐵打不動的。”

王洋還說:

“張玲俐書記對自己要求很嚴,對我們老幹部處的人要求也很嚴。當然,她對我們的要求,可以說是既嚴又寬。她要求我們對老幹部工作考慮細一點兒,做事做得實一點兒。她很重視思想工作,常找我們溝通思想,了解情況,談心,像一個老大姐那樣,耐心細致地做好工作。”

建材行業辦王保明部長說:

“張玲俐書記總是在高度維護班子的團結,她經常在做協調工作,在做溝通工作。在她的個性裏,有著很好的基本素養,那就是寬容和忍耐,能夠做到委曲求全,寧肯自己吃虧。她從2001年開始管上老幹部工作後,把老幹部工作做得井井有條。而且總結了建材行業老幹部工作的經驗、教訓,在原來的基礎上,深化老幹部工作,把建材行業辦老幹部工作規範化、製度化、標準化。比如,他們製定了《離退休人員活動室規則》《離退休人員活動室管理人員職責》《離退休人員定期家訪製度》《走訪慰問老同誌製度》《離退休人員參觀旅遊製度》《離退休人員閱讀文件製度》《加強政治思想工作領導聯係製度》《離退休人員用車管理製度》《離退休人員逝世喪事處理辦法》,無論在老幹部工作中遇到了什麼問題,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製度辦事,順理成章,事到臨頭,不至於手忙腳亂。這是他們在老幹部工作中的科學化管理,這是一種成功的嚐試。無論哪個老幹部身上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對照製度照章處理,大家心服口服。”

王保明說:

“離退休人員參觀旅遊製度》《離退休人員逝世喪事處理辦法》等多項製度、辦法的製定,使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規範化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帶有質的飛躍。”

比如,在離退休人員家訪製度中提到:

為了認真落實‘兩個待遇’,進一步做好老幹部工作,切實幫助離退休老同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全心全意地為老同誌們辦實事、辦好事、服好務,特製定以下製度:

一、主動熱情、耐心、細致、周到地關心老同誌們的困難和疾苦,每月至少到兩戶老同誌家中進行家訪,行辦主要領導每年至少要參加兩次家訪活動。

二、家訪活動中要問寒問暖,做好一個交流,做到三個了解,要主動和老同誌交流思想,在交流思想過程中,一是要了解家庭情況,二是了解身體情況,三是了解思想情況。

三、對生活確實困難的老同誌,要積極想辦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四、每次家訪要有記錄。

這個《定期家訪製度》,確實體現了對老幹部的關懷和愛護,從製度裏麵,可以看出愛心和關懷,體現著一種感情,反映著離退休幹部工作處工作的細致與深入,這確實是很難得的。

王保明還說:

“張玲俐書記最大的優點是待人寬容,在建材行業辦的班子裏,她首先是嚴於律己,然後就是遇事忍讓。”

建材行業辦的黨朝旭部長說:

“張玲俐書記在工作上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她在工作上有耐心,有信心。麵對這老幹部工作管理難度大的問題,她常常能從實際出發,耐心細致地向老同誌解釋相關政策和規定,她的協調工作是做得很出色的。她也能很好地配合其他領導同誌的工作,隻要是能做到的,她就會全力以赴。”

話說到這裏,黨部長還特別強調地說了一句:

“無怨無悔,是她最大的特點。從來也沒有聽見過她有什麼怨言,她總是在維護班子的團結。她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好,隻要是班子定了的,她會認真地去執行,會上會下是一致的。她和同誌們團結得很好,離退休人員工作處聽不到不團結的問題,也聽不到不協調的問題。”

黨部長喘了一口氣,接著說下去:

“每年組織老幹部出去旅遊、參觀學習,張玲俐書記很重視。這種參觀學習,讓老同誌們出去看看中國各地的發展,看看改革開放的成果,開闊眼界,是堅持得很好的。這一點比其它廳、局做得好。有的單位的局長說:給老幹部發點錢就行了,帶老幹部出去有風險。但我們這裏一直在堅持,省內省外,每年出去好幾次。我們這裏的老幹部與在職的思想溝通好,大家有感情交流,有問題能及時解決,所以我們這裏這幾年告狀得少,與這有很大的關係。有什麼事,在一起交流一下,就理解了,就解決了。”

黨部長說:

“我們建材行業辦的班子不錯,這是建材局好多年以來最好的時期,張玲俐在裏麵起著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