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山西新絳威頓水泥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全國建材行業勞動模範 支俊秉
支俊秉,我很陌生。
我真想不到我能夠認識支俊秉,這實在是緣分。
就在我完成運城永濟市清華水泥廠廠長孟憲森的采訪後,開始走進新絳威頓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門檻。到這裏的任務其實很單純,就是要采訪威頓的副總經理支俊秉。對於沒有結識過的陌生人的采訪,一定是會有些心理障礙的,無論是我,還是被采訪者,都有可能這樣的。
我在威頓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沒有一個認識的人,隻是在電話裏與支俊秉有過簡單的聯係和對話,這也是在山西省建材行業辦的領導給支俊秉打過電話並作了安排以後的事。
從電話裏可以聽出來,支俊秉是個年齡不很大的年輕人,最少應當是個中年人。他說話很簡潔,幾乎沒有廢話,隻是說了個“歡迎來”,而且說他們那裏的條件不是很好,廠子在新絳縣城郊區雲雲……
老實說,我並不在乎那裏的條件如何,最在乎的是要采訪到我寫作時所需要的內容,因為我實在是沒法做無米之炊啊!
其實,我見過威頓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名字叫支振義,那是個年過半百的長者,看起來他很有精神,很沉穩。那是在一次大會上偶然見到的。這次我要見到的,是支振義的副手支俊秉,這是個40剛出頭的中年人。所以說他年青,是把他與他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支振義的年齡比較而言的。
我坐車從永濟市到新絳縣,同時在一個地級市——運城市的管轄之下,距離並不是很遠。但是天公不作美,在下著小雨,是那種“潤如酥”的毛毛雨,這雨下著讓人感到挺舒服的。雨蒙蒙,天色是灰暗的,大地被罩在一個特別大的灰色天網下,雨中,樹影晃動,樹葉婆娑,樹木分外清新悅目,綠油油地搖頭擺尾,露著喜氣,在祈求著雨水的降臨……
在大運高速公路口,迎接我的是威頓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派出來的一位年輕司機,有30歲的樣子。這是我見到的第一個“威頓”人。讓我驚訝的是,在這山西最南端的運城,竟然是派出一個山西最北端的大同人來接我。
司機很健談,他說在威頓水泥廠已經幹了有近10年了,應當是這裏的老員工了。他說在威頓公司,有不少的大同人在這裏工作,那是在這家企業開始營業時就進來的第一批人,這批人如今成了這裏的骨幹。
大同人,就是大同人的樣子。粗壯的身體,圓圓的臉型,黝黑的皮膚,構成了大同人的特質。
汽車跑得很快,路越走越遠,而且越走越窄,柏油路後來就成了砂石路。司機告訴我,縣城距威頓有20多公裏的路程。而且交通不便,連縣城的公交車都通不到威頓公司。
我問他為什麼把威頓水泥廠的廠址選在這裏,他說:
“這裏離礦山近,做水泥用的石頭從山上直接用傳送帶就送到廠裏了,就近取材,當然合算。”
果然,我從遠處就看到了一座山被裹在雲霧中。在這雨天裏,在霧蒙蒙中,隱隱約約地看到了遠處山頭下的傳送帶。
為什麼威頓水泥廠離城遠,這時我終於找到了答案。應當說,威頓的創建者完全是為了生產需要而把廠址建在這遙遠的城郊的,這裏可以就近取材,省去了中間的許多運輸環節,節省了運費,也省去了許多的麻煩,這就降低了成本,利潤也就增大了,企業的收入也就豐厚了。這當然是創建者站在生產廠家企業的成本與利潤角度上,選擇了這個遠離城市的廠址,真可謂是明智之舉啊!
實在的威頓人
威頓的廠名,真的有點氣勢,完全是國外進口的語彙,也像是國外的水泥品牌,好聽而有氣勢,讓人聽到這牌子就敬畏三分。我一進廠,看著這牌子,就很想了解這廠名的來曆。
車停在了威頓公司裏的賓館門口。讓人想不到的是,在遠離城市的荒郊,威頓人建起了這樣一座很有點氣派的賓館。這是個很像樣子的賓館,起碼在這新絳縣城的郊外讓人有這種感覺。賓館外表很有氣勢,建築也精良,裝潢很考究,就是略有點蒼老的感覺,這和見到老年人的感覺一樣,大約是這幢建築物建起來的時間已很久了的緣故吧!
這是一座三層樓,樓體不高,但裝修豪華。外表,是用瓷磚包了一層,大廳前上方有“威頓賓館”四個大字。這樣的賓館,在新絳縣城也是很難見到的。我曾經在新絳縣城住過幾次,那裏最好的賓館也就是縣政府招待所,也就是現在的縣賓館。那是一家臨著大街的賓館,但裝修也沒有像威頓賓館這樣的豪華、氣派。
我被安排在二層的一個套間裏,走進房間,我才感覺到,這間房裏大概平時是很少有人住的。畢竟是遠離縣城的賓館,沒有工作上的需要是不會住到這裏的。而且是豪華套間,就更是如此了。
在威頓賓館,接待我的是威頓一位年輕的部門負責人,名叫張旭。也是一位大同人。他告訴我,是他們副總經理支俊秉讓他來等著我的。
張旭,一看就是個小機靈,是個白白淨淨的白麵書生,看起來還有點靦腆的樣子。他長得很秀氣,說著一口普通話,讓我一下聽不出他是哪裏的口音。真的,在他身上有點奶油小生的樣子,他個頭不高,大約有1.55米。他穿著一身威頓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服,那工作服是天藍色的,很大氣。我在威頓集團廠區看到,還有許多來來去去的廠裏人,也穿著這樣的工作服。
這樣的賓館,在我走過的水泥企業裏還是頭一次看到。有這樣的實力建賓館,說明這個廠的經濟力量是雄厚的,管理水平是很高的。
張旭說話聲音不高,但很文雅。他說:
“支俊秉副總經理派我來接待您,您在采訪中有什麼要求,什麼安排,請盡管告訴我,我會盡力去安排的。”
我回答他說:
“我是來采訪你們威頓集團的副總經理支俊秉的,這是山西省建材行業辦的安排。來了以後,我首先要和你們支俊秉副總見一麵,商談一下采訪日程。這是當前最需要的,辦完這件事,然後才能展開采訪活動。”
張旭很愉快地答應了。
從這一刻開始,張旭就一直陪著我在完成這一次采訪活動,他成了我在這裏的助手,得力的助手。
中午餐是他安排並且陪我一起就餐,晚餐仍然是他。到第二天早餐時,就換成了一位年輕的女士。我問這位女士,張旭為什麼不來了。她告我說:
“張旭主任在班上下不來。”
在我問她的時候,也就是不到早晨8點鍾,看來張旭是上著夜班了。她告訴我,說張旭9點鍾左右才能離開崗位。所以派她來陪我吃早餐。
其實,這裏的早餐和午、晚餐都很簡單。他們陪我,是為了我就餐方便。餐廳裏也沒有多少客人,人們三三兩兩地進出。看得出來,來就餐的人大多是從外地來聯係業務的客戶。
餐廳設在賓館旁的一個不大的一組房子內,是由一家人承包的私人餐館,就餐環境隻能說過得去。這裏不是那種對外營業的飯店,而是隻能為外來的客人提供就餐服務,隻能做到滿足基本就餐需要的客飯而已。我看到,他們本廠的員工就餐,是在另外的一個大一點的員工食堂裏。
我在這裏就餐很簡單,每頓飯四個菜加上大米或者麵食,早餐有一顆雞蛋,還有一碗牛奶。午、晚餐,沒有人來陪我喝酒,隻能是靜靜地吃晚飯,然後投入工作。這樣很好,用不著我去費那樣的精力應酬,更無需擔心喝酒下去會有什麼副作用。非常簡單而又實用的餐飲,也不會有更多的繁瑣的禮節,沒有接風也沒有送別,非常輕鬆,這真是很難得的。
陪我早餐、午餐、晚餐的是兩個年輕人,他們話也不多,隻是給我做安排,然後就靜靜地離去。
張旭告訴我,支俊秉副總經理不在單位,他在外麵有事暫時回不來,我們隻能先召開一些座談會。我想了想也隻好如此了。當然,最好事先和支俊秉副總,或者是這個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支振義見一次麵,按照山西省建材行業管理辦公室下達的文件,說明來意,然後再開展工作為好。
張旭告訴我,他們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是一個人兼著的,經常不在廠裏,在北京和外地的時間比較多,所以見不著。麵對這樣的情況,我隻能先開座談會了。
張旭說,這個廠建廠並不是很久,這裏的年輕人很多,都是建廠時第一批、第二批陸續招進來的。他是第一批進廠的年輕人,而且是大同人。大同人在這裏很多,現在已經成為了這個工廠的骨幹。他是從山西省建材學校畢業後來到這裏的,是應招考進來的。他雖然離開家鄉大同很遠,但經過幾年後,他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他們這批人已經成了這裏的主力軍。有幾十個大同人、雁北人在這裏成了家、落了戶,在廠裏有了自己的宿舍。他說他和他的妻子都在這個工廠工作,都是從太原來的,是一個學校的同學。如今,他倆已經都有30多歲了,孩子在臨汾市翼城縣他妻子的老家那裏,他的嶽母和嶽父在給他倆照料著孩子,孩子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隔一段時間回到翼城縣城看看家人,回大同的機會就更少了。
看來,這裏的年輕人大都是這樣的情況。
每天傍晚時分,威頓集團的大門口總有一些人在等著接送車把孩子送回來。那是在附近鎮子裏的幼兒園就學的學齡前兒童。看來,他們就是這樣生存和發展的。畢竟是遠離城市啊!
條件是艱苦了點,但是,我看到他們還是很安於現在的生存條件的。因為在這裏廠門口,沒有進到縣城的公交車來往,要走若幹裏路,到前麵的鎮子裏等車,唯一的一趟車,是從臨汾市鄉寧縣城開過來的到新絳縣城的、兩縣之間的一趟班車,每天一趟,天天如此。
在廠門外,沒有什麼大一點的、稍微像樣點的商業設施,這裏的小超市或者商店隻有一兩處。能容納30~40人的、大一點飯店一個也沒有,隻有一兩個小飯館,條件很差,最多隻能放得下十來八個人的樣子,廠裏人基本上不去那裏就餐。
晚飯後我去大門口散步,直通臨汾鄉寧縣的、大的道路是沙石路,沙石路一直通向山腳下,在這條路上來往的行人寥寥無幾。廠裏的人們在忙著各自的事業。我看到,從這裏過往的車輛也很少,好在威頓集團有接送班車來往於廠區與縣城之間,這算是通往縣城的最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了。
在我與威頓人的交談中,感覺到他們對於這樣的生存環境還是滿足的。盡管有諸多不便,但他們的廠子效益是好的,收入是穩定的,也是可觀的,這是他們最滿意的地方。這裏的中層幹部,每年的年收入在3萬元的樣子。而普通職工,每月收入是1500元的樣子。在這個前提下,威頓集團對他們的生活在可能條件下給予了必要的關心和幫助,應當說是盡了心了,付出努力了。
我在廠區走著,不斷看到來來往往的年輕人,步履匆匆,節奏很快。他們忙於事業,走進廠區,各司其責,非常敬業,也非常讓人感動。
就是這樣一個水泥企業,成為了運城市最大的一家水泥生產廠家,2009年,年產水泥可達500萬噸,這個產量,在山西省境內的諸多水泥企業中,是為數不多的。這個廠子的效益,應當說是很不錯的。雖然這是一家私人股份製企業,但他們在思維上是超前的,理念上是先進的,管理上是高檔次的,水泥產品的質量上在山西省也是屈指可數的,這裏的產品成為當地人信得過的水泥產品。
創業者支俊秉
我見到支俊秉是在兩天以後。
張旭說,支俊秉副總經理要回來了,要和我見麵談一談。我說,我主要是來采訪他的,自然非要和他見麵並且親自展開談談才行。
其實,在這兩天的座談中,我已經了解到了支俊秉的部分工作狀態和人生經曆,因為沒見本人,隻能說是部分了解。廠裏的職工都說他是個好人,是個實幹家,是個創業者。
支俊秉是1988年參加工作的。在他工作後的20多年裏,他的人生軌跡非常醒目,也非常耀眼。他20多年走過的裏程,讓周圍的人望塵莫及。他走得很快,也走得很遠,走得還很踏實,一般人都趕不上。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
我看到,在支俊秉的履曆表上,寫有:男,漢族,大學文化程度,高級經營師,工程師,中共黨員,1988年參加工作,現任山西省新絳縣威頓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曾任化驗員、化驗室主任、總調度長、管理者代表、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1988年,他剛參加工作時是在山西省新絳縣地方國營水泥廠,而後,在2001年的時候,進入到山西省新絳縣威頓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一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