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民本性善良、靦腆,遇到領導、好朋友、熟人或是談話較投機的文學發燒友,就不好意思收錢,免費給人家送兩本書。所以縱使這兩部長篇小說已經出版快兩年了,梁思民隻銷售了很少的一部分。家裏實在揭不開鍋了,梁思民被逼無奈隻好背著書在陝南各個縣城轉悠,搞簽名售書活動,希望能收回來一部分本錢。
梁思民逐漸感到做一個文學作家的不容易,生活的貧窮往往影響他今後的創作,一個人連生活都成了問題,何談寫作呢?不論是古代和現代道理都是一樣的。
歐陽春月沒有進入社會,她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她哪裏知道作家們在風光過後的無奈呢?
看到梁思民與自己的想象相差甚遠,歐陽春月很心酸。她匆匆購買了梁思民的兩本小說準備離開。梁思民卻不覺得丟人,他認真地在這兩本長篇小說的扉頁寫上了感謝和鼓勵的話,並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小心地把它們放在了歐陽春月的手裏,還給歐陽春月優惠了十幾元錢。梁思民解釋說:“自己的書,不按照定價賣,收回本錢就可以了。”
歐陽春月本不想讓梁思民給自己優惠,但又不想傷了作家的自尊心,就聽之任之。
歐陽春月本打算逛遍所有書店的想法已經蕩然無存了,她隻想快點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歐陽春月的腦海中還浮現出梁思民一絲不苟簽名的神情,從這些舉動上,歐陽春月才看出了一個作家與生意人的不同,才依稀找到了梁思民名作家的影子。
回到家後,媽媽看到歐陽春月無精打采的樣子問:“怎麼了,遇到不愉快的事了嗎?”歐陽春月就把遇到名作家梁思民在街頭擺地攤簽名售書的事情告訴媽媽,並歎道:“一個名作家居然生活的這樣不如意!”媽媽安慰說:“生活就是這樣,它是需要腳踏實地的。作家又怎樣?他還是和普通人一樣需要生活啊。經濟基礎決定一切啊。”
隨後的幾天,歐陽春月一個人躲在家裏看梁思民寫的這兩部長篇小說。優美的語句,精彩的刻畫,哲理的分析,引人入勝的故事等深深地吸引了她。“這才是真的梁思民啊。那才思高絕,文筆深厚,一位風流才子躍然紙上啊。”歐陽春月感歎道。
在對名作家梁思民的事耿耿於懷了幾天後,歐陽春月決定去找高中時的好朋友陳豔秋。自從高中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已經一年沒有陳豔秋的任何消息了。
陳豔秋的家在縣城外十裏地的一個小村子裏,上高中時,歐陽春月到過她家裏幾次。
歐陽春月騎上自行車,向陳豔秋的家裏趕去。出了縣城,滿眼的綠色撲麵而來,秧苗在水田裏搖頭擺腦連成滾滾綠浪,一人高的玉米苗迎風搖曳,白楊樹、水杉樹、柳樹等在道路邊排排站立,不時的還有幾隻知了在歡快的叫著。“這就是夏天,我喜歡的家鄉的夏天。雖然有些炎熱,但和秦城市比起來不知好了多少倍。”歐陽春月一邊欣賞如畫的美景,一邊感歎道。
臨近中午時分,歐陽春月來到了陳豔秋的家。
陳豔秋的家是普通的陝南民居,家裏沒有院落,隻有一座三間一層的磚房和兩間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