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的暑假生活終於到來了,又可以與家人團聚了,同學們都很高興,開始興高采烈地收拾東西陸續回家。歐陽春月也早早收拾好東西,乘坐晚上的火車回家。
回家的路是艱辛的,那時還沒有高速公路。乘坐長途汽車走國道,不但耗時時間較長,還特別不安全。乘坐火車回家成了絕大多數家鄉人的首選。但火車非常擁擠,到達家鄉的小城還得十幾個小時。
坐在提前五天就購買好車票的硬座車廂裏,顛簸了一夜,無法入眠,終於在太陽升起時,到達了家鄉縣城的火車站。父親早在站台等候,接過她沉重的行李箱,心疼的說:“回家好好睡個覺,現在的火車為什麼這麼擁擠?”
出門千裏憂,在家一日安。歐陽春月覺得回到家的感覺真好。整個身心都放鬆了,環境也是那麼的熟悉,親戚、朋友和同學都非常多,也很熱情。
每天下午,一家人吃過晚飯後就一起來到不遠處的漢江邊納涼或者散步。漢江是這裏的母親河,是天然的休閑納涼場所。清澈的江水,許多居民們在這裏遊泳嬉戲,還有一些人坐在江邊悠閑的釣魚。最開心的是孩子們,他們在鬆軟的沙灘上盡情的玩耍,在淺水區洗澡,撿拾漂亮的石頭等。
歐陽春月非常喜歡漢江,這條長江最大的支流不但曆史傳說眾多神奇,而且它切實地改變著家鄉的環境和氣候。在漢江邊,還曾留下她童年和少年時期的足跡和許多成長的故事。
家鄉的縣城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冬暖夏涼,空氣純淨。縣城的居民跨漢江兩岸居住,東西兩座大橋連接南北。縣城不算太大,但很平坦。縣城內街道眾多,既有保存完好的古色古香的老街,也有綠化整齊、寬闊的新街,值得讚揚的是還從來不堵車。
在悠閑的暑假生活中,歐陽春月不喜歡呆在家裏,她每天穿梭在各地,想認真地調查和了解當地人的所思所想和生活狀態。
這一天,她來到縣城的文化一條街郵電路,這裏有數十家書店和報刊店,是學生和喜歡讀書的人們經常喜歡來光臨的地方。在郵電路的拐角處,也就是電信局營業廳的大門口,她發現有一個中年人坐在那裏簽名售書。仔細一問才知,這位賣書人就是陝南名作家梁思民。在作家梁思民的身旁放著一個大旅行袋,袋子口打開著,裏麵裝著梁思民這幾年自費出版的他的兩部小說《負重的板車》和《夢落漢江》。
在歐陽春月上中學時,就知道梁思民的大名,也經常在各種刊物上能讀到梁思民發表的散文、詩歌和小說。尤其在當地的日報上經常會刊登有梁思民的作品。梁思民近幾年來,可以說是當地的知名作家、文化名人。
但是,這麼有名的當地作家,怎會淪落到在大街上擺地攤簽名售書的地步呢?
在歐陽春月的眼裏,梁思民應該是名利雙收,瀟灑度日的。
歐陽春月從梁思民普通的穿著,木訥的表情,沉默寡言的神態等,根本就看不出來他就是文思敏捷,才華橫溢,人間人愛的風流才子。盡管梁思民才三十幾歲,但他臉上的滄桑已經看不到任何風流才子的印記。
梁思民不認識歐陽春月,歐陽春月也是第一次見到梁思民。歐陽春月小心翼翼地問:“出版社不給你稿費嗎?”梁思民看到眼前的這位年輕漂亮的女孩在問自己,略顯尷尬地說:“出版社隻給我書,讓我自己賣了賺稿費。”
歐陽春月哪裏知道,隨著這幾年出版行業的變化,出版社為了降低風險,對文學作品早已不在出資購買版權出版了,除非是全國知名的名家作品。導致可憐清貧的文學作家們,為了出版自己的作品,不得不給出版社出錢,自費出版。梁思民雖然在當地名氣很大,但在全國範圍內就不算什麼了。梁思民為了自費出版自己的作品,把自己這麼多年來省吃儉用的六萬多元全部都給了出版社,就換回了六千多本書。這些書都需要梁思民自己銷售才能收回自己的本錢。想靠這些書賺錢更是難是加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