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我國一些地方曾冒出不少有“特異功能”的“神人”,出現過什麼“用耳聽字”、“隔障觀物”、“意念開啟物品”,甚至用眼透視內髒,遠程診病治病等奇談輕論。當時一些不負責任的文人,個別熱衷於商業炒作的媒體跟著推波助瀾,大肆渲染,一時間滿城風雨,甚囂塵上。這種不折不扣的反科學、非理性的謬論,稍有科學頭腦的人一聽便知,這不過是一些科盲加偏見者的獵奇、鼓噪和少數別有用心、另有所圖的人搞的一套低級騙術的惡作劇。然而,當時卻迷惑了眾多無知加迷信的老百姓。為了正本清源,還事物的本來麵目,徹底揭穿那些人反科學的卑劣伎倆。司馬南,這位正直有血性的學者,忠誠的科學衛士,義憤填膺、挺身而出,為捍衛科學精神,他竟出百萬元的賞金,不惜一切代價,承擔巨大風險,向偽科學發起轟動全國的大挑戰。因為他堅信科學的力量和真理的光輝,必將戰勝一切謬誤和邪惡。為此,他不辭勞苦地到處搞演講,做實驗,開展科普宣傳、教育,用正確的科學知識和理論,以生動具體的實驗技術,徹底揭露了所謂“特異功能”的荒謬觀點和騙人手法,教育了廣大群眾。
近幾年來,在與邪教“法輪功”的鬥爭中,也湧現出無數的科學衛士,有像何祚庥那樣的學者,也有普通的工人、農民、幹部和學生。他們對李洪誌大肆宣揚的歪理邪說不盲從,不迷信,而是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去認真地分析和研究,從而認清了其理論上的荒誕和謬誤,政治上反人類、反科學、反社會的反動本質,揭露了李洪誌及其邪教“法輪功”的險惡用心,從一開始就對邪教“法輪功”進行有力的批判和鬥爭。也有一些起初以各種善良願望和動機而盲目輕信、甚至迷戀“法輪功”的人,他們通過教育,結合自身的經曆、感受,也很快能以理性的態度和求實、求真的科學精神去反思,感受到邪教“法輪功”對自己及社會的危害。於是,他們用科學知識破除了迷信,相信科學,重新回到科學精神的懷抱。其中不少人還現身說法,反戈一擊,入理入情地批判“法輪功”的歪理邪說,成為反擊邪教“法輪功”的勇敢鬥士,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今天的人類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日新月異,高度文明進步的現代社會。崇尚科學,學習科學已成為社會發展、自我完善的時代潮流。每一個現代人都應該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各類科學知識,不懈地追求真理,用真理武裝自己,並以此為武器同一切反科學、反人類、反社會的形形色色的歪理邪說進行堅決的鬥爭。
2.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與法製觀念
現代社會是一個逐步完善的法製社會,學習法律知識,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和法製觀念,是戰勝愚昧和根除邪惡的根本途徑。法律是文明社會的產物,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文化作為整體來理解,它不是哪個階級獨有的創造物,而是人類社會實踐長期積累起來的智慧結晶。但是,法律作為統治階級統治的工具,又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之上,集中體現著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誌和利益,因而它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即工人階級的階級性。這一階級性決定了社會主義法律以維護社會主義國家安全、社會發·238·展、人民安居樂業為己任,反映了國家、集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意誌的高度統一。誰要是違反了法律,實際上誰就損害了包括自身利益在內的整體利益。近幾年來,我國大力開展了係統的普法教育工作,通過對法律的學習普及,廣大公民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公民的自我法律保護意識、維權意識極大地增強了。但相對來說,公民的守法護法意識還較薄弱,法律至上的觀念還沒有真正形成,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法律意識和法製觀念還相當淡薄。在這種背景下,很難想像那些缺乏法律知識的人,能夠自覺地形成守法意識,能夠主動地同各種違法行為作鬥爭。特別是當社會改革的某種製度、方針、政策觸及其既得利益,或利益不能依據新的製度規範如願以償時,這種自覺守法意識和主動護法意識就更加難以形成。
邪教“法輪功”組織從初始階段隻進行些偏離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逐步發展到後來反政府、反社會、反人類的極端違法犯罪活動;從初期隻在部分地區開展少數非法活動,隨後很快蔓延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建立“輔導站”,從事大規模的滋事、破壞活動,行為越來越邪惡、反動。“法輪功”此現象,從根本上說,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不強和法製觀念淡薄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參與“法輪功”非法活動的隊伍中,組織、策劃這些活動的人畢竟隻是少數,大多數人則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而盲目聽信一些歪理邪說,被煽動參與了各種非法活動,卻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損害還執迷不悟。許多科盲加法盲的群眾受李洪誌的毒害和控製如此嚴重卻難以自拔,這方麵的教訓實在慘痛、深刻。
因此,要預防和打擊邪教“法輪功”犯罪就必須加強法製宣傳教育工作,讓每個公民尤其是“法輪功”習練者,都能認真學法、懂法、守法、護法。尤其是要大力宣傳一些關於邪教犯罪的常見方式、手段、危害和懲治邪教犯罪的措施、法規,讓人們了解我國邪教犯罪的現狀和治理邪教犯罪的立法情況。通過這些宣傳活動,促使人們自覺地學習法律知識,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增強自身法製觀念,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升自覺守法、護法的法律素質,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處處、事事都能依法參與社會活動,自覺遵守國家法律、積極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堅決抵製邪教,防範邪教的滋生和蔓延,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
四、君子以自強不息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生活在同一時代、客觀環境大體相同的人們,我們發現,他們的人生道路、事業成就大小,卻有著天壤之別。有的人超群出眾,少年早慧;有的人鍥而不舍,大器晚成;有的人半途而廢,功虧一簣;有的人白發暮年,徒自傷悲。這種種差異固然與各人的天資素質和客觀環境不同有關,但是他們人生態度的差異,乃是一個重要的關鍵。縱觀“法輪功”習練者其消極的人生態度是陷入泥潭的重要因素之一。
1.樹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人的一生,必然會有許多艱難、苦痛乃至不幸。正如托爾斯泰所說:“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正因為生活沉重,才需要有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積極向上、開拓進取,既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顯著特征,也是每一個人實現人生價值所必需的人生態度。這種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首先表現在對社會前途抱有信心,對人生發展充滿希望。信心是生活的一盞明燈,樂觀是它發出的光芒。即使在黑暗中,這盞心中的明燈也能照出前麵一片光亮,光亮鋪灑到的地方,便是可以繼續走下去的人生之路。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境遇中,都不能失去樂觀和自信,都不能失去拚搏進取,否則,身處逆境就容易消極悲觀,自暴自棄。李洪誌讓人們漠視現實生活,把求仙成佛、“返回天國”作為“人生的真諦”和“真正的目的”去追求,就必然使人陷入迷惘虛幻的目標,喪失生活信心,逃避社會現實矛盾,放棄一切主觀努力。這種漠視人間幸福,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不能正確認識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不僅妨礙人·240·們去創造真正有意義、有利於社會的人生業績,還會使人以病態的心理尋求個人精神上的解脫和虛幻的精神滿足。嚴重者,還會產生心態和人格上的嚴重扭曲,導致精神上的恐懼、絕望,從而產生和誘發精神病學上的心理障礙或病態特征,有的人甚至由此產生自傷、自殘、自殺甚至殺人等反社會的極端行為。李洪誌鼓吹的一套消極、悲觀和荒誕的人生觀,已經導致了大量的這類人生悲劇的發生。
樂觀的人生態度包括經常擁有一份快樂健康的情緒和心態。快樂既是一種生活感受,也是一種精神素質,如同欣賞藝術的美麗需要有發現美的眼睛,品味生活的快樂也需要有感受快樂的心態。快樂的心態能夠創造快樂的人生,而灰暗的情緒則帶來灰暗的人生。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好比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
培養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最突出地表現在正確對待順境與逆境、成功與失敗、幸福與不幸、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之中。人生道路上都會有挫折和逆境,世人無一例外。但是,有的人一生總感到快樂,很少煩惱;而有的人一生總是悲觀,消極沉淪。悲觀的人特別羨慕樂觀的人,認為樂觀的人碰上的都是好事,壞事卻都讓自己遇到了。其實,大家都一樣,好比命運給每個人都準備了一杯甜酒、一杯苦酒,一視同仁。快樂是一種心態,許多的不快樂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悲觀的人喝這杯甜酒時說,怎麼才一杯,為什麼給我的這麼少;喝那杯苦酒時說,為什麼偏偏讓我喝了這杯苦酒,我為什麼這麼倒黴。而樂觀的人喝甜酒時說,太好了,人生真好;喝到苦酒時說,沒什麼,我喝到了這杯苦酒,以後再喝甜酒時就更感到甜。所以,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日子好過得多,樂觀的人往往會取得更多的成就。其實,困難擺在麵前,悲觀也罷,樂觀也罷,困難的性質和大小,確實不會因某個人的心態而改變。但是,悲觀主義者看困難,愈看愈大,愈看心愈煩,氣愈短,所以總想放棄、退縮;樂觀主義看困難,先在戰略上藐視它,心氣壯了,勇氣足了,就有可能戰勝它。
每一個人應該懂得,人生多磨難,困難、挫折十有八九,總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一路平川。但是,還應該明白,任何逆境、厄運,總會有盡頭,有轉機,要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樂觀心態。正像老愚公有移山之心誌,才能有移山的行為和成功。這裏,貫徹始終的正是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所煥發出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2.積極進取,自強不息,搏擊人生
人生是什麼?人生就是一個人生命活動的軌跡,是其一生中所扮演的各種社會角色和應盡責任的總和。人生的意義就是自己一生的活動能很好地履行時代所賦予自己的曆史使命,為社會,也為家庭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最大限度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創造自己完美的人生。然而真正實現這一目的,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人生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和複雜的境遇,有順境,更有逆境。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好事多磨,對此,必須有充分的認識和精神準備,更需要一生不懈地努力奮鬥,開拓進取,戰勝困難,搏擊人生。戰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孟子曾告誡世人:“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法輪功”習練者大都十分相信命運,認為自己人生險惡,命運不濟,因此而怨天尤人,消極沉淪。那麼,何謂命運,人生到底有沒有命運?怎樣對待命運?不同時代,不同的人對命運的理解、詮釋也各不相同。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者從來就不相信什麼“天定命運”的觀點。如果要說人生有命運的話,那就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和麵臨的機遇,以及自己把握機遇的能力有所不同罷了。實際上,人的一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總會有許多有利條件,也會有不少不利因素,一生也會麵臨各種機遇和選擇。問題的關鍵是,你如何去對待,去分析,去判斷,並做出正確的抉擇,實現人生的積極轉折。這裏除了要有一個積極的人生態度外,還要有良好的個人素質與能力。可見,人生的本義在於盡職盡責、拚搏進取,自強不息,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一個人隻要認清時代的發展潮流,把握好人生的發展方向,充分利用一切積極因素,克服各種消極因素,取長補短,挖掘潛能,積極進取,努力拚搏,堅持不懈就會成功。一切有成就的名人、偉人,所有生活的強者,正是這樣去創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當代的保爾、青年人的光輝榜樣張海迪,從小殘疾,高位截癱,一生與痛苦艱辛相伴,真可謂人生不幸,命運艱難。然而,她熱愛生活,有著美好的人生追求,並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勇氣正確對待自己麵臨的困境,長期的痛苦和磨難,不僅沒有把她擊垮,倒使她真正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更培養了她頑強的意誌和樂觀進取精神。身處逆境的她卻總是笑對人生,頑強地與命運抗爭。她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種種困難,戰勝殘疾,戰勝自我,又不斷地超越自我,刻苦自學而終於成才,為社會做出了連許多肢體健全的人都難以做到的卓越成績,從而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鑄就了她輝煌完美的人生。
一位家住在四川貧困山區的青年婦女,丈夫不幸去世,惡劣的自然條件和一貧如洗的家境,使她難以維持母女二人最起碼的生計。然而,她沒有向厄運屈服,決心出去闖天下。於是,她帶著幹糧,挑著不滿周歲的女兒,懷揣八元錢,步行幾百裏到了成都。最初,她白天沿街串巷,挑著女兒靠賣瓜子為生,晚上就棲身在簡陋的工棚中,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她沒有哀歎自己人生的不幸,命運的不公,而是以勤勞、樸實、堅強的性格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去不懈地奮鬥,自食其力。她的行為,她的精神,感動了周圍的許多人,不少好心人主動地幫助她。她十分感謝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卻多次謝絕人家給她的恩賜和施舍。她樂觀、自信,完全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來生活。有一次,一位顧客拿50元錢買了一包瓜子,由於當時沒有零錢,顧客說等有了零錢再找給他,說完便走了。下午,她為找給人家的40多元錢,竟在一路口等了幾個小時,令這位顧客非常感動,由衷地敬佩她的真誠與信用,當即決定把這些錢送給她。然而,她婉言謝絕了。就這樣,她通過自己誠實勞動,不懈的艱苦奮鬥精神,逐漸改善她的生活境況,也改變了她的人生。後來,在一些朋友們的鼓勵幫助下,她搞起了家禽的養殖與銷售,經過近20年的拚搏,從艱苦創業到積極發展,生意越做越大,效益也越來越好。這位原本隻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農家女子,如今成了成都郊區一家有著相當規模,有幾個連鎖店的實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她有了自己的寬敞、舒適房子,漂亮的汽車,女兒在她的教育影響下已長大成人,既懂事又能幹,是母親的得力助手。她的能力,她的業績,更是她的人品與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讓人欽佩、折服,也贏得了成都市一小夥子的愛情。今天的她,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夫妻恩愛,人生美滿。不過,她並沒有因此而停息,又繼續向著更高的目標攀登。一是繼續擴大市場,發展多種經營;二是重視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素質,她專門為自己請了幾位家教,利用業餘時間,補習有關文化科學知識和藝術技能,如學彈鋼琴,練聲樂等,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生活質量;三是積極回報社會,她每年拿出一定的資金,定點資助敬老院,經常親自到敬老院看望慰問老人,向社會奉獻自己的愛心。
人生一世,各有所誌,經曆不同,命運各異。不過,人是有著巨大能動性和創造精神的生命體,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隻要以積極向上、樂觀自信、拚搏進取的人生態度和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去開拓生活、搏擊人生,就能成為生活的強者。熱愛生活,創造生活,享受生活是人生的三部曲。追求美好是人之天性。尤其在今天,在我國,就應該堅信,我們的社會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人生也一定是美好的,隻是,美好的生活靠我們去創造,美好的人生要靠自己去搏擊。
“法輪功”習練者朋友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牢記兩句古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