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核”裂變——“法輪功”習練者轉化的自我重塑(2 / 3)

詩人雅特瑪托夫曾這樣熱情謳歌理想:“正因為有了理想,生活才變得這樣甜蜜;正因為有了理想,生活才顯得如此寶貴。因為並不是任何理想都如願以償,我將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憧憬一直走下去,永遠走下去。”

作為“法輪功”習練者,應該從李洪誌的精神牢籠中跳出來,重塑正確的理想,並為之而奮鬥。

2.確立科學信念

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和理想所抱的堅定不移的觀念和真誠信服與堅決執行的態度。

信念是認識、情感和意誌的融合和統一。它是以一定的認識為基礎,並在認識基礎上產生某種情感,從而接受某種理論主張或思想見解即理想,並為其實現理想而產生堅持不懈的努力的一種心態。

信念是一種綜合的精神狀態,在本質上,信念表達的是一種態度。如果說知識是客觀的,那麼作為態度的信念是主觀的。“信”是信念突出的本質特征,信念的強度,取決於人們的信任程度。人們對某一對象的相信,占據核心地位,是信念形成的關鍵。即使是對於外界歪曲的反映而得來的錯誤認識,隻要人們相信,就有信念的確立。例如,有些人相信求簽算卦能預卜未知,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某些經曆似乎能跟算命先生模棱兩可的結論對上號。同樣,“法輪功”習練者之所以相信或癡迷“法輪功”是因為受李洪誌嘩眾取寵蠱惑人心的演講或經文的恐嚇與誘惑,通過心理暗示與聯想等主觀活動,符合個人的某種需要,而逐步形成自己的一種信念。可見,信念有正確與錯誤之分。不正確的信念必有不科學的認識基礎,正確的信念有賴於科學的認識。因此,信念強調的不是認識的正確性,而是情感的傾向性和意誌的堅定性。由於信念的具體內容與擁有信念的人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樣信念已超出單純的知識範圍,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成為一種綜合的精神狀態。

(1)信念的作用。信念不是人先天所固有的,而是人們通過後天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逐步發展而形成的。任何一種信念的產生,都是由人們的社會條件、經曆、知識、能力以及特定需要所決定的,可以說,一種信念就是一種需要的反映。當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按照某種理論、觀念或原則去進行嚐試,並獲得預期的效果,需要得到了滿足時,人們就會對這種理論、觀念、原則產生信任,並在行動上加以維護和貫徹,這時信念就確立起來了。信念一旦確立,作為對事物堅定不移的看法與態度,就會成為其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們的精神支柱,使人堅貞不渝、百折不撓地恪守信念,去追求理想的目標。因此,信念對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信念是認識事物的基點和評判事物的標準。信念是世界觀、人生觀的一部分,成為人們認識事物的思想出發點。信念與思想方法有密切關係,如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人,總以為所有的人都跟自己一樣自私,因而總對別人的善良願望和行為表示懷疑。信念還是評價事物的標準,信念本身表明著一種穩定的立場,這種立場會左右對事物的評判,與信念一致的就肯定,不一致的就否定。擁有不同信念的人,會有不同的是非標準。信奉“知識就是力量”的人,就會如饑似渴地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來充實自己;而信奉“金錢就是一切”的人,則可能認為讀書是浪費時間,或讀書就·230·是為了賺錢。可見信念的內容和強度,對一個人人生道路的選擇會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

其次,信念是強大的精神力量。信念中包含著堅定不移的認識和情感上的高度共鳴,使信念成為人們追求理想目標的強大動力。鄧小平同誌在總結中國曆史經驗時曾深刻地指出:“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鬥,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們自己的利益而奮鬥。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有了堅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奮、勇往直前,甚至生命受到威脅,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內心信念。夏明翰、方誌敏等革命先烈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事跡,充分說明信念是一種不可戰勝的精神力量。沒有信念或信念不正確,就會精神空虛、萎靡不振,甚至將自己引向痛苦與死亡的深淵。就像許多“法輪功”癡迷者,為了追求“圓滿”、“升天”而自殺那樣。

(2)科學信念與非科學信念。人生信念多種多樣,按其性質可分為科學信念與非科學信念兩大類。科學信念是以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為基礎,在實踐中不斷受到檢驗、修正與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種觀念和態度。非科學信念是以對事物發展規律的錯誤認識或以迷信為基礎,經不起實踐的檢驗,因而是一種消極的觀念和態度。

癡迷“法輪功”總的來講屬於非科學信念。因為“法輪功”本身是反科學的,實質是一種邪教組織,建立其上的信念必然是非科學的,它要求信奉主宰一切的教主——李洪誌;它強調人生充滿苦難和罪惡,要人們完全以反科學的手法,甚至殺人殺己去“消業”;它虛構一個極樂世界,鼓吹修煉“圓滿”,可上“天堂”,等等,這種非科學甚至反科學的信念,使成千上萬的人,丟掉了事業,放棄了學業,毀掉了家庭。

我們提倡確立的社會主義信念,是科學信念。所謂社會主義信念,是指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正確理解和真誠信仰。具有社會主義信念的人,把社會主義的認識,信仰作為行動準則,堅信社會主義必勝,並決心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社會主義信念包括社會主義政治、理想和道德信念。社會主義政治信念,就是堅信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全世界最終必然實現共產主義,這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是在政治信念的基礎上產生形成的,堅信社會主義社會一定會實現,並把它的實現作為自己一生的奮鬥目標。社會主義道德信念,就是堅信社會主義道德將成為人們共同遵守的、自覺的行為習慣和準則,並以完美的人格來要求自己。

無產階級把共產主義作為自己堅定不移的信念,是基於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信仰,對人類社會曆史發展規律的客觀分析和科學預見。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提出了最終的奮鬥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其根本原因在於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結論是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特別是對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科學分析而得出的。它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曆史過程,是一個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客觀必然過程。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以及社會主義向更高階段即共產主義社會發展,這都是社會曆史發展的必然過程。這一發展過程,根源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曆史。社會主義消滅了階級、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因此,社會主義一定要代替資本主義。同時,社會主義能夠通過自身的改革,不斷地自我完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因此,社會主義能取得最終勝利,並向更高階段共產主義發展也就成為曆史的必然。

(3)確立科學信念。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當然其中也包括著信念的轉變,信念的轉變是個思想革命的痛苦過程,對·232·“法輪功”習練者而言,要背棄“法輪功”,樹立科學的信念,首先要認清“法輪功”邪教組織的本質及其危害;其次要勇敢地與“法輪功”決裂並批判它的毒害;最後,要確立融入社會、關愛他人,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貢獻的科學信念。

隻要每個人有正確的人生信念與追求,我們的人生就會美好。

三、博學之,明辨之

人生在世,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習不僅可以開發人的智力潛能,促使人成才,而且也能讓人聰慧睿智、明辨是非。學習不隻是學生時代的根本任務,也是人一生的要義。熱愛學習、刻苦學習、博覽群書、學而不厭,積澱寬厚的文化知識素養,是造就一個健康人生的基礎。生活在知識經濟社會和信息時代的現代人,更有必要努力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先進理論成果,不斷地豐富、完善自己的知識智能結構,全麵提高自身的知識文化素質。

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知識就是力量,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知則明,不知則愚,離開知識,就談不上人的發展。同樣,一個同家,一個民族如果缺乏知識,不能從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汲取古今中外的豐厚營養,就不可能成為強大的國家、強大民族,更不可能躋身於世界前列,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21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與人才資源的占有、配置、生產、使用將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每個人隻有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勤奮學習,不斷吸取新知識、新理論,自身素質才能得到極大發展和提高,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紛繁複雜的變化。我國是個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且人口的絕大部分又分布在廣大農村,由於種種因素的製約,大多數中國人的知識文化素質相對而言都比較低,不少人思想觀念陳舊,甚至愚昧無知,因而,也就成為迷信和邪教滋生與傳播的客觀條件。邪教“法輪功”正是如此。國家要發展,民族要強盛,首要的問題,就是必須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尤其是急需提高廣大農民的素質。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法律知識,並用科學知識的武器破除迷信,根除邪教,割除一切社會毒瘤。

1.學習科學,追求真理,破除迷信

所謂科學,就是關於自然與社會和思維的體係。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它涵蓋了科學思想、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是人類對於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與把握的體現。科學的價值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與日俱增。科學可以轉化為直接生產力,離開科學知識,就不會有生產的現代化和社會的現代化,而真理則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意識中的正確反映。真理是客觀的,要反映的對象是具體的,真理的客觀性和具體性、全麵性相一致。它包含在認識和科學的長期發展中,是一個不斷的發展過程。它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人們的理性精神發現並掌握了科學與真理,並廣泛應用於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偉大實踐,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隨著科學知識的廣泛普及和人們越來越多地掌握真理,不僅社會物質文明水平得到極大提高,而且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有力推動。實踐證明,科學與真理使人類真正從無知和愚昧中解放出來,並煥發出巨大的物質力量。同時,科學與真理為人類自身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從而促進社會的道德進步和法製完善。

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人民的頭腦,是戰勝愚昧,破除迷信的強有力武器。回首過去的100年、200年、300年,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近代文明進步的曆史,是科學不斷進步的曆史,是科學取得一步步勝利的曆史。科學在曆史上從來就是一種革命力量,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是破除迷信、反對邪教最有力的武器。它無堅不摧、無垢不除,任何偽科學、一切歪理邪說的神話、鬼話在它麵前都終將原形畢露、粉身碎骨。

20世紀90年代,當“法輪功”邪教打著“氣功”的旗號,以“科學”為幌子,大肆宣稱“法輪功”可以強身健體,包治百病;大肆鼓吹修煉“法輪功”可以“成神成佛”、“飛離地球這個宇宙垃圾站”,進駐·234·“極樂天國”等一整套歪理邪說,在當時,確實網絡了一批人,誘惑了一群人,也使得許多科學知識貧乏、體弱多病、心理壓抑、思想消沉者紛紛加入“練功”的行列。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告訴我們,世上絕沒有可以包括治病的“靈丹妙藥”,宇宙間也根本不存在極樂世界的“美好天堂”。否則的話,那他李洪誌作為宇宙間“最大的佛”為何生病後卻要三番五次上醫院尋醫問藥,又為何還帶著妻子兒女生活在這個肮髒的“宇宙垃圾站——地球”上呢?道理很明顯,李洪誌隻不過是借“練功治病”來誘惑那些無知善良的百姓對他的頂禮膜拜,借“美好天堂”來貶低社會,抬升自己,神化自己而已。李洪誌他根本不會治病,更不可能度人上“天堂”,他隻會把人推向災難和死亡的深淵。過去幾年所發生大量的“法輪功”癡迷者精神錯亂、自殺、自焚、殺人等觸目驚心的案例便是有力的證明。

科學還證明,李洪誌本人是個地地道道的科盲,卻還妄談科學,把實為偽科學的“法輪大法”吹噓為“最高科學”,胡說什麼“現在的科學不算科學……因為用這個科學,這條道路永遠都探測不到這個宇宙的奧妙”。“人類所掌握的知識發展到今天已經到頂了”。還可笑地說,科學再往下發展就“歸到神學上去了”,“法輪大法是最高的科學”等等,這簡直可笑之至、荒唐之極。其實,隻要我們懂得基本的科學知識,具備一定科學素質,就絕對不會相信他的歪理邪說,更不至於上當受騙。科學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實證性,即科學知識是具體明確的、可被實踐檢驗的。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永無止境,需要在豐富的實踐中不斷發展,不斷檢驗,由相對真理不斷趨向絕對真理,逐步實現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的統一。可見,人類科學的發展也是永無止境的,也絕沒有發展的盡頭。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科學隻是剛剛起步,正值青春年少,大有作為之時,誰也不能阻擋其前進的步伐,誰也抹煞不了科學的偉大功績。正相反,李洪誌所鼓吹的“最高科學——法輪大法”,卻沒有任何科學理論根據,也沒有經過實踐檢驗,完全是李洪誌別有用心編造的謬論並杜撰的虛幻空想。李洪誌之所以詆毀科學,其真實原因正是他害怕科學,對科學的發展進步感到不安和恐懼。李洪誌心裏很清楚,科學正是他的天敵,他的克星,因為科學從來都是與偽科學及愚昧迷信勢不兩立的,而且是在不斷戰勝愚昧迷信和偽科學的鬥爭中向前發展的。科學的勝利就是李洪誌的末日。

人們在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育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人類從長期的科學探索中概括衍生出來的關於人在處世行事中所具有的一種精神氣質,是一種追求對世界和人生的深刻認識和理解的執著探索精神。科學精神是人類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勵著人們驅除愚昧,求實創新,並不斷推動著社會的進步。無論是西方近代的文藝複興,還是中國現代的五四運動,都充分展示了這種可貴精神的極其巨大作用。正是科學精神導致了科學的昌盛,促進了社會文明的發展。從蒸汽機到電動機,從熱氣球到宇宙飛船,從鑽木取火到使用核動力……人類從愚昧野蠻走向光輝燦爛的文明世界的慢慢征程始終貫穿了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對一個民族來說,科學精神是最重要的,它是照亮人類心靈的燈塔。而崇尚理性思考,敢於批評,正是科學精神的突出特點。合理懷疑是科學理性的天性。在科學理性麵前,不存在終極真理,不存在認識上的獨斷和絕對“權威”。馬克思在其女兒要求他填寫的一份調查表中,把“懷疑一切”作為自己最喜愛的座右銘。這種懷疑,絕不是懷疑主義意義上的懷疑,而是對掩蓋事物真相的假象的懷疑,是對似是而非的論調的懷疑。懷疑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懷疑精神是破除輕信和迷信,衝破舊傳統觀念束縛的一把利劍。缺乏懷疑精神,容易導致盲目輕信。正如古人雲:“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懷疑精神是批判精神的前導,批判精神是懷疑精神的延伸。沒有合理的懷疑,就沒有科學的批判;而沒有科學的批判,就沒有科學的建樹。新思想是在對舊思想的否定中誕生的,真理是在同謬誤的鬥爭中發展的。沒有哥白尼對托勒密“地心說”的懷疑和·236·批判,就沒有“日心說”的創立;沒有對“物種不變論”的懷疑和否定,就不可能有達爾文進化論的創立;沒有對牛頓經典物理學的絕對時空觀的懷疑和超越,就不可能有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出現。崇尚真實的基本道理是很簡單的,世界上幾乎沒有人宣稱應追求虛假,然而,曆史上卻曾發生過無數科學精神迷失的事例,現實生活中也多有科學精神缺損並造成嚴重後果的現象。不少人主觀上是崇尚真實的,然而卻在工作、生活中脫離了實際,陷入主觀主義,被虛假所迷惑,乃至把偽科學當作真科學,成為歪理邪說的俘虜和宣傳者。正是由於忽視了對科學精神的培育,導致人們的精神未能獲得有效的武裝,偽科學、反科學、甚至迷信對需要精神生活、同時又天生具有好奇心的人類心靈“長驅直入”,而對“長驅直入”的一切,不少人缺乏起碼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