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有時之感 青春之思——李正謙之《有時候》(2 / 2)

也許美麗不需要結尾,疑問不需要答案。人生本沒有歸程,一切隻是過程。作者帶著強烈而濃重的自我色彩進行青春的自白,近乎“私語”的寫作方式把自己剖開來看的同時也讓我們走入他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沒有造作,沒有雕琢,沒有粉飾,隻有真實,真實得近乎玻璃般透明。“一個人的夜晚,獨自守望星空,心中有些說不出的滋味。不是寂寞,因為,我挺喜歡這樣寧靜的環境……”(《冬夜》);“我想,悲傷的時刻,隻有快樂才能治愈傷口;如果一味的傷心、難過,那麼淒涼便會永遠跟隨著自己……”(《伴隨我的,不隻是悲傷》);“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當然,其中有我們正確的地方。然而,當我們做錯了的時候,是不是該說一聲:對不起……”(《對不起》)這是自我的呢喃,還是青春的私語?是與內心的交流,還是與靈魂的對話?這樣的文字在書中俯拾皆是,令人目不暇接。

大多的書籍,或以文字見長,或以思想見勝,二者能完美結合的實在是少之又少。也許還是因為作者太年輕,也許他更傾向於作一個哲人,所以他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還顯青澀與稚嫩,讀他的書更多是一種思想的啟迪和感悟,而少了文字上的審美與魅力。不過,在這樣的年齡階段,有書若此,足以自傲了。

沒有功利,隻有表達;沒有所求,隻有喜愛;沒有隱藏,隻有宣泄;沒有結果,隻有過程。或者,這更接近於文學的本真。因之,我欣然為之序。

有時候,或許是我想的太多了。

作於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