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春天,吳國人把這一萬石糧食當種子用,結果都不發芽,到秋天顆粒不收。這一年,吳國發生了大饑荒,國力大不如前,而越國的國力卻逐步強大,為滅吳創造了條件。
馮諼薛地“市義”戰國時,齊國相國孟嚐君,封於薛(今山東滕縣東南),稱薛公,門下養有食客二三千人。一日,他對眾食客說:“哪一位熟悉會計,能為我到薛地去收債?”馮諼說:“我可以去收債。”孟嚐君早已把他淡忘,便對他說:“我被瑣事搞得很疲勞,被憂患纏得發昏,整天沉溺於國家事務之中,怠慢了先生,先生還願意為我到薛地收債嗎?”馮諼說:“願意。”於是,準備車馬、行裝,把借契債券裝到車上。臨行前,馮諼問孟嚐君:“債收完後,用錢買些什麼東西帶回來?”孟嚐君說:
“先生看我家缺什麼就買什麼吧。”馮諼到了薛地後,深入民間,實地調查。凡是有能力償還債務的,或者立即收取,或者限期繳納,很快便收到了利息上萬錢。有一些窮人,無力償付債務,馮諼將他們召集到一起,當著他們的麵,將債券焚燒了,並當眾宣布:“薛公知道你們無力償還債務,他寧可自己為難也決不難為大家,他決定將貧窮者的債務一筆勾銷,希望大家千萬不要辜負了他。”眾人異常激動,感激涕零,高呼萬歲。
馮諼一回到齊國,便去求見孟嚐君。孟嚐君問馮諼:“債全收完了嗎?怎麼回來得這麼快?”馮諼說:“全都收完了!”孟嚐君很高興,接著問道:“用債款買回什麼東西?”馮諼說:
“臨行時,您說看我府上缺什麼買什麼。我心裏想,公子府上金銀珠寶應有盡有,好狗良馬不計其數,美人站滿了後庭,可以說,您府上什麼也不缺。如果說缺的話,那就是缺少仁義。”孟嚐君疑惑地說:“那仁義又怎麼買呢?”馮諼說:“公子如今隻有小小的薛地,您應該好好撫愛他們,隻有這樣,民才能為您所用。然而,您卻在他們身上做生意取利,對於富足的當然要他們如期償還,對於貧窮者,即使責罰他也無力償付,時間越久,債息越多,就越發難以償付。一旦逼緊了,他們就可能棄家出逃甚至謀反作亂。為了使公子能獲得一個仁愛士民的好名聲,我假傳公子之命,當眾把債券燒掉了,百姓高呼萬歲。這就是我用債款替您買來的仁義。”孟嚐君聽了雖然覺得有道理,但白白地損失了不少錢,心中還是不太高興,無可奈何地說:“咳,先生算了吧。”過了一年,孟嚐君被齊王辭退,回到封邑薛地。在離薛地百裏的地方,男女老少,沿路迎接。孟嚐君激動地對馮諼說:
“想不到先生為我所買的仁義,今天算是看到了。”範雎下車避穰侯戰國時,魏國人範雎才智過人,因受小人迫害,逃匿於朋友家。秦國使臣王稽出使魏國,聽說範雎頗有才幹,便暗中把範雎藏在車廂裏,離開魏國,走到秦國湖關地方,遠遠看見一隊車馬自西而來。範雎問:“來的是什麼人?”王稽答道:“是秦的相國穰侯。”範雎說:“我聽說穰侯在秦國獨攬朝政,他厭惡別國的謀士。今天若被他碰見,恐怕要受其羞辱,我還是藏在車裏為好。”一會兒,穰侯的車隊到了,穰侯同王稽二人互致問候,穰侯站在車旁問道:“車上有沒有客人,帶他們沒有什麼好處,隻會擾亂我們的國家。”王稽回答說:“沒有,我怎麼敢這樣做呢?”穰侯告別後,範雎從車中出來,說:“穰侯是個有智有謀的人,隻是反應慢些,剛才他懷疑車中有人,卻未加搜查,過後一定會後悔。他必然要派人重新查看。”於是,範雎徒步走了數裏,穰侯果然派騎兵返回來搜查,沒從車裏查到人才作罷。範雎得以脫身,他同王稽終於一同進入秦都鹹陽。後來,範雎在秦國受到重用,做了相國,為秦國的發展立下了功勞。
觸龍言說服趙太後戰國末,公元前265年,趙孝成王繼王位,母親趙太後掌管朝政。第二年,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提出必須以趙太後的小兒子長安君去齊國作為人質,方肯出兵相救。
趙太後不允,趙國危急,眾臣力諫,趙太後聽得不耐煩了,便對眾臣說:“有誰再提用長安君作人質事,我就朝他臉上吐唾沫。”大臣們不敢再說了。
官拜左師的觸龍言求見趙太後,太後氣呼呼地等他來拜見。
觸龍言的腳有毛病,慢吞吞地走進屋來,見了太後,說:“老臣腿腳不便,因此好久未能見您,我今天來此,特來問候。太後的身體怎麼樣?飯量沒有減少吧?”太後答:“我每天多吃粥。
你呢?”觸龍言說:“我每天堅持散步,飯量有所增加。”太後見觸龍言不提長安君作人質的事,怒氣也就漸漸消了。兩人彼此就親切地攀談起來。
觸龍言說:“臣有一個小兒子名叫舒祺,最不成器,懇請太後允許他到宮中作一名衛士。”太後問:“他多大了?”觸龍言答道:“今年15歲了,年歲雖小,但臣想趁自己未進棺材時托付給您。”太後說:“真想不到男人也疼愛小兒子。”觸龍言說:
“恐怕比婦人還勝一籌吧。”太後不服氣,說:“不,婦人更厲害。”觸龍言見時機已到,便說:“臣以為您愛女兒燕後甚於長安君。”太後說:“你錯了,我還是喜歡長安君。”觸龍言說:“父母愛孩子,應該為他們作長遠打算。想當初,太後送女兒出嫁時,抱著她痛哭,是因為想到她要遠離而不覺哀憐。後來,您卻祝願她的子孫世世代代在燕國為王,這難道不是為她的長遠打算嗎?”太後聽了頻頻點頭。
觸龍言接著說:“現在,您使長安君地位尊貴,封給他肥沃的土地,賜給他貴重的珠寶,但如果不趁此時讓他為趙國立功,一旦太後百年之後,長安君能自立嗎?所以我說,您對長安君不是真正的愛護。”趙太後恍然大悟,說:“好!這事交給你辦了,任憑你派遣他去哪兒都行。”於是,長安君到齊國當了人質,齊國出兵救趙,秦國退兵,解了趙國之圍。
張醜智嚇邊防官戰國時,齊國張醜,被送到燕國當人質。不久,燕國與齊國發生戰爭,燕國便打算殺死他,他聽到消息後,趁機逃出燕都,不幸在邊境被捕。
張醜對邊防官說:“你們燕王之所以要殺我,是因為有人說我有很多財寶,燕王想得到這些財寶。其實我並沒有很多財寶,可是燕王不相信。現在,你把我捉到了,如果把我送交燕王,我就對他說財寶都被你獨吞了,那燕王就會殺了你。”邊防官受到恐嚇,心裏非常害怕,立即把張醜放了,張醜就逃回齊國去了。
田嬰巧薦王後戰國時,齊威王的夫人生病死了。相國田嬰(威王的少子)奏請威王選立夫人,以定民心。後宮中有七個美女,都頗得齊威王的歡心。田嬰去問威王到底中意哪一個?威王不答。
田嬰想出一個辦法,命人找來七副玉耳環,其中隻有一副最華貴。田嬰把耳環獻給威王,讓威王賞給七個美女。第二天,田嬰見美女們果然帶上了威王賞賜的耳環,於是,他仔細觀察,記住了是誰帶著那副最華貴的耳環。他想:齊威王一定會把那副最華貴的耳環賞給自己最寵愛的美女,他便推那位作夫人,齊威王果然十分高興,一口答應了。